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积累素材在写作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范文

    张育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7-339

    写作,学生是畏惧的;批改,老师是痛苦的。五年前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调查作文书的覆盖情况。当时我所带的两个班级共74名学生,几乎每人都有一本作文书,有的学生甚至有三四本。问及作文书的用途,有的孩子说的很含蓄:写作文之前参考一下;有的孩子就直白地说:“借鉴”里面的文章。这里的“借鉴”不用我多做解释,想必大家已经明白,就是抄袭。近几年,随着手机的普及,作文书被网络所取代,学生多从网上抄袭文章。抄袭大致分三种情况:1、自己写的字数不够,从网上摘抄一部分内容来凑够字数。2、仿照优秀习作进行写作3、全篇抄袭。选择多篇文章,然后各取一部分,拼凑成一篇文章。我们戏称这种为“裁缝作文”。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学生自己说的“课业负担太重,写作文太耗时”,网上搜索“借鉴”更省时,方便。亦或是对自己的写作水平不自信,觉得网上的范文更好。

    学生不喜欢写作很大原因是缺少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米,再心灵手巧的人儿,也会犯难。那么老师就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帮助学生学会积累素材。

    生活即素材。引导学生去观察、记录学习生活的点滴,如果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那么写出来的文章才更贴近学生实际,更动人。老师可以尝试采用“以读促写”的模式,让学生读完文章后,摘录一些构思巧妙、含义深刻的语句,积累写作素材。例如我们班上的姜涵博同学,他摘录了《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语句(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后來用在自己的作文《考场》中,来描写监考老师目光的犀利和同学作弊未遂时的煎熬。夏迎雪同学则是用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里的一段话(适合你的事业,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这不但因为相宜的事业,并非像雨后的菌子一样俯拾即是,而且因为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如抽丝剥茧,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然费时弥久,精神的小屋也定须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来反思初中生的生活现状,激励同学要建造属于自己的精神小屋,来安放自己的学业。

    假期是学生阅读、写作的好时段。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鼓励学生去创作。可以让喜欢阅读的同学做一个“读书记录单”,记录阅读日期、阅读书目、内容摘抄,阅读感想。让喜欢旅游的学生用手机把旅途中的美景、美食或者趣事编辑成文字,与老师同学分享。用小文章的形式记录心情,积累生活中的创作素材。而不是布置一些限制学生发挥想象、抒发真性情的命题作文。

    我想,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就不再畏惧写作了吧。

    最后,我想用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中的“人生三境界”来结束我的论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对于写作,只要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再加之日积月累的素材和轻装上阵的零束缚,学生一定会有信心主动写,用心写,动情写,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看到灯火阑珊处的“伊人”,尝到创作的甜头。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