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借助信息技术,点亮小学数学课堂 |
范文 | 郭佩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教学领域也不例外,将其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图画、色彩、声音等方式对数学公式、概念、定理等进行渲染和润色,使其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信息技术还可以展示思维的形成过程,让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7-36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并运用更直观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见,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角,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下新课改的主要目标。 一、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存在的问题 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信息技术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但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具体实施中,却存在诸多显著问题。具体体现在下述几点:第一,教师未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方式。有些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只是把课本内容从黑板移到多媒体屏幕上,对信息化教学缺乏认识;有些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日常教学的意识缺失,应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大都是在评优课或是公开课上,日常教学基本不用。有的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只重视知识密集度,只考虑给学生展示的手段,而忽视学生思考的时间。第二,相关部门对信息化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学校课堂教学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教师缺少成熟的信息化教学技能。未构建良好的评优制度,针对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内容太多太杂,使教师不能针对一个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深入研究。 二、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方式 (一)利用信息技术直观呈現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兴趣是维持个体认知活动的根本因素,是提高认知能力的关键。”数学教学中,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呈现声音和图像等素材,表现方式更加直观,也更符合学生的兴趣点,进而帮助学生有效集中注意力,使学生的思路能够一直跟随着数学教师的脚步,保证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图形》时,可以在课件当中展示学生比较喜欢的动画人物,这些人物大部分都是由各种不同的图形拼接起来的,教师通过讲解就可以引导学生,并激发出学生的兴趣点和注意力,之后教师再给学生进行介绍,分析小动物都是由哪些图形拼接而成的,以此来让学生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圆形、三角形等各种不同的图形,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就可以掌握这些知识,从而获得数学能力的提升。 (二)利用信息技术实施动态教学,帮助学生理解 我们知道,数学教学需要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知识。而数学知识多是静态的,小学生的理解难度较高。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呈现静态的知识。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有效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优化,比如可以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提升学生的听课效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融入信息技术,就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网络知识结构。例如,在教学《阴影面积》这一课时,通过运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学生就需要有效地把题目中一些需要计算的阴影部分面积,通过其他的一些方式来进行搭配,使其能够转换成一种较为规则的图形,之后再利用自身所掌握的一些知识来计算出阴影的面积,在此过程中,不仅学生能够运用较为简单的方式来进行计算,同时还能使学生的思维获得更加灵活的发展和提升。 (三)利用信息技术理论结合实践,了解知识本源 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需要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来强化学生的思维认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能够让课堂的教学内容以及课外知识相互结合在一起,从而给数学教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数学知识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是随处可见的,比如在日常生活当中所使用的一些物品都是什么形状的,买东西的时候需要花费多少钱,小动物有几只脚等。因而学生需要能够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在生活当中能够找出比较有趣的题材,采取有效方式解决问题。学生可以通过不断地探索来找到答案,从而能够深入了解到数学问题中所蕴含的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比较有趣的。例如,在教学《钟表》这一课的过程当中,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将钟表指针的行走演示出来,让学生观察模拟钟表是如何运行的,而且也可以模拟学生一天各个时段都干了哪些事情,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知识点的本质意义。 (四)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皮亚杰认知理论告诉我们,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是在一定的知识呈现中获取信息,进而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获得认知能力的提高。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创设出一些比较真实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始终保持好奇心,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来讲述一些与分数有关的故事:将一个西瓜平均切成两半,分给小狗一块儿,小猫一块儿。小猫看到了非常生气,觉得太少,想要两块,于是将第二个西瓜平均分成四块,分给小猫两块。教师就可以通过计算机的演示让学生发现,将一个西瓜平均切成两半,一人一半,和将一个西瓜平均分成四块,一人两块,其实是一样多的,这时候学生可能会产生一些疑问,并进一步对问题进行探索,而在思考的过程当中,学生就能够有效地对知识进行同化,带入整数除法当中商不变的性质认知结构中,从而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使数学教学资源更加丰富。信息技术的运用,让数学教学更为直观,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与此同时,通过信息技术能够使教学方法具有更强的动态化特征,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8(06):89-91. [2]黄家楣.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J].新教师,2018(12):63-64. [3]田华.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15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