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合作学习对提高艺术(美术、书法类)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 |
范文 | 郭美良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新课程改革正在不断要求艺术(美术、书法类)课程内容向综合化、生活化发展,教学方式也要由“教师主导教学”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学习发展。因此可以说合作学习是未来艺术(美术、书法类)课程的教学发展方向。笔者作为一名艺术(美术、书法类)教师,以自身实际经历为蓝本,首先分析当前合作学习在艺术(美术、书法类)课堂中的发展现状,找出急需解决的教学问题。接着,探究如何在艺术(美术、书法类)课堂中发展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从结合学生认知发展特点、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与设置合作成果展示平台三方面入手,强化合作学习的功能性与效果。 关键词:合作学习;教学效率;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7-148 合作学习又被称为协作学习,从简单定义来理解,合作学习就是一种拥有强大理论支撑,且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并互相帮助解决重难点的一种学习模式。此外,要想在艺术(美术、书法类)课堂中发挥好合作学习的优势,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习氛围的浓郁化,并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引导其建立优良的审美心理体系。笔者也希望通过这次总结能够为日后合作学习在艺术(美术、书法类)教学中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一、合作学习教学在艺术(美术、书法类)课堂中的发展现状 传统的艺术(美术、书法类)课堂过分强调知识的单方面输出,而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艺术(美术、书法类)作为一门以视觉性为主要特征的学科,如果教学过程都不够直观,会导致很多学生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多数都会产生厌学心理,并与课本知识完全无法共情,更不要说理解并欣赏艺术(美术、书法类)了。因此,合作学习这种高互动性的学习模式应当在艺术(美术、书法类)课堂中广泛应用起来。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新式学习方法,直到新课程改革开始全面进行后,才引起教育有关部门与学校的重视。新课程改革指出良好的教学应当以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为主,为学生搭建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的平台与机会,使他们形成自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并活跃学生的艺术(美术、书法类)思维与联想能力。 二、在艺术(美术、书法类)课堂中运用合作学习法的策略研究 (一)结合学生认识发展特点,制定高效教学内容 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值个体发展的启蒙阶段,其认知的发展主要依靠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推动,其中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核心与基础。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够完成基础性的思维观察能力,并存在一定的认知意识,其想象力也正处于活跃发展的时期,这致使他们的审美心理取向逐渐从具象思维转化为能够运用抽象思维创作出具有内在逻辑的作品。 针对以上的认知发展特点,教师应将其当做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以此来制定具有人性化、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并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课程内容作为主题,着手制作学习意愿调查问卷,将其纷发给学生,让他们在选项中选择自己最容易接受和喜欢的课堂模式。然后教师通过调查问卷来收集与整理信息,运用多数原则确定课堂内容与形式,然后再合理的将少数意见融合其中,做到基础性与个性化和谐互动的课堂效果。 (二)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加强组内成员间的有效交流 合作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但这种小组学习方式通常存在一些弊端。笔者在教学时发现,一旦用学习小组的模式展开教学,有一部分学生便会遭到一定程度的孤立,继而在学习的过程中陷入被动的境地,非常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过于强势且不懂得尊重不同的意见与声音,让合作学习的核心内容缺失,这同样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因此,笔者认为合作学习一定不能忽视个体化的需求,更不能放弃个性化的发展培养。优秀的合作学习应当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即教师应当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巡视,引导学生们向开放包容的方向探讨课题内容,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差或是个性化很强的学生更要积极鼓励,通过引导的方式促使他们进行思考,继而重拾学习艺术(美术、书法类)的信心,更快地融合进集体的交流合作中。 (三)设置合作学习成果展示平台,确保教师主导地位 在合作学习的尾声,设置合作学习的成果展示环节是刻不容缓的。这种展示途径能够让学生做出自述与他述,还能收获教师对学习成果的总结评价,并从中提炼出该课程内容最核心的重点。具体来说,合作学习成果的展示能够让各组员互相吸取经验,并总结相应的收获。而组外互评环节则有利于各小组之间的交流与良性竞争循环,尤其是让学生跳出组内的舒适圈。对组外进行汇报解说时,更能清晰地验证自己创作的作品是否符合课程的标准与要求,又是否具备自身的特色。 因此,设置成果展示平台不仅能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更能使整个班集体的学习氛围更加浓郁,并且能够有效加强合作意识,也可以防止小集团排挤、恶性竞争等不良学习意识蔓延。而教师的总结,能够明确且清晰地为合作学习成果做出梳理与总结,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艺术(美术、书法类)创作与课程核心要求之间的距离,以促使他们更加有针对性地改进不足,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 三、总结 合作学习在艺术(美术、书法类)课堂中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其在合作探讨的学习过程中,加强自身的创新精神与竞争意识,并提升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这些能力均是新课程改革下艺术(美术、书法类)核心素养的体现,亦是艺术(美术、书法类)教学的目标所在。笔者作为一名艺术(美术、书法类)教师,深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主导位置的引导作用,用趣味化、生动化、科学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思维方式。因此,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其实重点在于教师职业素质的高低与否,我们应当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并跟进学科发展前言,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展开强有力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靳玉乐.合作學习[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44. [2]李玉平.课堂开放了怎么办[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黄展.合作学习的现代德育意义[J].教育评论,20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