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论钢琴演奏中触键对音色表现的影响
范文

    杨继萍

    摘要:音色,其实就是一种音响效果。在钢琴演奏中,想要更好的控制钢琴弹奏中的音色关键是掌握科学的触键技术。触键高度、触键力度、触键速度、触键层次等方式的不同会对音色产生不同的影响。四种触键技术应根据所弹奏的音乐作品的需要予以灵活运用。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的触键技巧造成的不同音色效果,帮助钢琴学习者在演奏中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钢琴;音色;触键;影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8-174

    钢琴是一种键盘类乐器,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被称为“音乐王冠上的明珠”,然而钢琴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有扎实的基础才能求得长远的发展。触键是钢琴弹奏中最基础又最重要的问题,它会对音色产生不同的影响。触键高度不同,会使得钢琴音色的饱满度不同;触键力度不同,会使得钢琴音色的音量不同;触键速度不同,会使得钢琴音色的表现力不同;触键层次不同,会使得钢琴音色的穿透力不同。总而言之,不同的触键技术会演奏出不同的音色效果,从而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受和音乐氛围。通过对触键练习的分析,引导钢琴学习者做正确的触键练习,提高学习效率。

    一、触键高度

    (一)垂直触键

    在学习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垂直触键”这个说法,它是指手指与琴键的接触面为90度,只用指尖的“小面积”触键,音色效果明亮、集中。这种触键方式多用于古典音乐,在弹奏古典奏鸣曲时,例如贝多芬奏鸣曲的演奏多用垂直触键来表现作品中强烈的力度对比,戏剧的动机发展及丰富的感情色彩。

    出于表现作品中强烈的音乐感情需要,一些练习者往往用力地敲击琴键,就是我们所说的“砸琴”,这样身体各部分的肌肉会处于紧张状态,弹出来的音色粗糙、刺耳也不具表现力。古典作品的音色变化丰富,要求演奏者在弹奏时注意掌关节要自然撑好,指尖下键后立刻放松,以获得灵巧细微、通透典雅的颗粒性音色。

    (二)水平触键

    水平触键即“贴键”,在实际练习中,大多用于连贯的抒情性旋律。贴键演奏是创造柔和歌唱性音色的关键。这种水平方式的触键,可以使琴键以一种缓冲的方式受力,从而使弹奏出的音色轻柔连贯、优美且富有歌唱性。

    弹奏浪漫派的作品大都使用水平触键,从时代上讲,十九世纪中叶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全盛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真正开始了运用水平触键演奏的新阶段。随着钢琴性能的不断完善,钢琴演奏的音色出现了多层次、多变化的现象。钢琴之所以能够做出各种变化的层次,产生变化多端的音色正是因为演奏家发挥了水平触键这种技术的作用。

    二、触键力度

    (一)手指力量

    触键力度受身体部位控制,其力度强弱因身体用力部位的不同而不同。钢琴演奏者想要很好的把握触键力度,满足不同音色的要求,就必须能够有效地控制、协调好自己的手指、肘臂等。在钢琴弹奏中使用手指力量触键,产生的音量较小,音色清脆、细微。例如莫扎特奏鸣曲(KV330)中第一乐章右手“跑动”的音型以及轻快的小跳音几乎都要用快速、垂直的手指力量触键,手掌和手腕的动作应保持平稳,当音符出现大跳时,让手腕平移过去。

    (二)全臂力量

    全臂触键即用整个胳膊的重量及力量,这可以给人一种强烈的音色体验。弹奏着要根据音乐自身的高低起伏、音符强弱把握触键力度的变化。当需要表现慷慨激昂的旋律时,就需要身体保持在轻松的状态下,将整个胳膊的力量全部传送到指尖,从而使指尖具有爆发性的触键,这样所发出的声音辉煌嘹亮,往往能表现强烈的音乐情绪和色彩效果。

    三、触键速度

    所谓触键速度是指演奏者下键的速度。通常分为快速和慢速触键两种方式。两种触键技术的不同,对钢琴音色的表现是不同的。

    (一)快速触键

    下键速度越快,琴槌击弦的速度就越快,产生的冲击力就大,音量也相对大。例如:《莫什科夫斯基练习曲》中第一首(Op.72)第1小节至第48小节右手的快速跑动,需要在弹奏中做到手指迅速触键,同时也要做到指尖迅速离键,手指要灵活而准确,这样才能做到声音集中,旋律的流畅与连贯。一般快速触键整体上会给人一种欢快、活泼的音色感受,采用垂直触键方式如果加快速度产生的音色清脆、明亮,富有弹性。这种触键使用的领域很广,无论想获得明亮清朗的音色或是明快干净的音色,亦或是尖锐强烈的音色,都可以使用快速触键的弹奏方法,只是在发力点和触键速度上有所差别。

    (二)慢速触键

    使用慢速触键,手指力量较小,音色比较柔和。此种触键大都用在连奏中,从而保证弹奏过程中不会因为音色柔弱而失集中性。例如:弹奏莫扎特的《降B大调奏鸣曲》(Op.333)第二乐章用此方法,开始时右手的音程需要奏出柔弱却集中的音色,但不能弹奏得太慢,这样会导致两个音弹不整齐;太快会使声音过于突出。

    四、触键层次

    (一)深触键

    深触键需要在力度上加强,例如运用手指力量或手臂力量,甚至全臂力量触键。弹奏时一般速度较慢,常用于表现抒情、连贯及富有歌唱性的旋律性乐句,此时仅仅靠手指自身的力量是很难有成效的,还需要将手臂甚至全身的重量运用上,当然为了使得音乐线条清晰连贯还要注意运用重量转移法。深触键大多用手掌平铺在琴键上弹奏,这样有利于通过贴键和抓键的动作来很好地控制琴键,同时加深触键的深度。浪漫主义时期的许多音乐作品由于旋律性较强,所以弹奏时手指不仅触键要深,速度也要慢,当琴键弹到键底時就会获得清晰、饱满、浑厚的音质。

    (二)浅触键

    浅触键一般速度较快、时值较短、处于次要位置,多用于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如果手指施加给琴键的力量越小,那么触键的深度就越浅。通常在弹奏时琴键深度要控制在合适的位置,如琴键的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处,指尖和键底之间需要留有一点点空间,切勿过于用力地压琴键。有时也可以在全身放松的情况下让手臂稍稍抬起来以更好的控制琴键。

    五、结语

    在钢琴演奏中,触键决定音色。演奏者要想取得最理想的演奏效果,必须了解和充分掌握各种触键技巧。触键技巧掌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我们演奏时的音乐效果。演奏者要通过对作品本身的正确理解、感悟,合理运用触键技巧展现作品的内在思想,并富有感情地演奏,力求获得更加细腻丰富、打动人心的音色。

    参考文献

    [1]苏静芳.论钢琴演奏中触键与踏板对音色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3.

    [2]丘岳.琴键上飘逸出的斑斓色彩—谈触键对钢琴作品音色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2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