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探究 |
范文 | 张东涛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有一个很好的引领作用。教师在对教材深入解读之后,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并且自己去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一昧地讲解课本,而应该结合生活实际,在生活中感受生命。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命教育;小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9-024 前言 生命教育在美国学者唐纳·华特士的推行下,在我国教育界也得到了很高的呼声。在现代教育中比以往更加注重学生人文关怀的培养。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生命、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思想,是生命教育的重点。小学教材《道德与法治》中包含了各个方面的生命教育内容,有关于人的生命成长的教育,有在生命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危险等,这些都值得教师在教学中去探索。 一、挖掘文本“生命”元素 当今社会是法治社会,人人需要知法、懂法和守法,即使是年龄较小的小学生。因此,小学阶段就设置了《道德与法治》这样的基础学科。在这个阶段的课程设置中,生命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生命的可贵,关爱生命。在整套教材中,都編排了有关生命的教学内容。 在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材中有《自我完善,健康成长》和《爱护地球,共同责任》。《自我完善,健康成长》是从我们自身的角度切入,我们的生命来自哪里,生命的长度有多少,在探索中教师由浅入深地向学生传递珍爱生命的理念。《爱护地球,共同责任》从大自然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聚焦大自然中的各种小生命,小草、鲜花、绿树、小猫、兔子、老虎等,它们都是有生命的,不能因为我们是人就不尊重其他生命。教材中都是以故事为主、图画为辅的内容,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既然课本的内容是有关于生命方面的,那么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就要有效地教授“生命教育”这一课。 二、彰显课堂“生命”主题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与平常的语文课数学课主要教授新知识不同,这门课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学习如何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教师在教学策略上不应该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而应该结合小学生日常生活生动、灵活地展开教学,使得学生自然、乐意地接受道德培养的课程。 1.基于情境的生命教育 情景教学在语文课和数学课等知识性课堂经常用到,这种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同样需要教师多多开展,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在《自我完善,健康成长》一课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做一些调查:比如你知道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吗?妈妈怀孕的时候是什么样的?你还记得在妈妈肚子里的感觉吗?你还记得你从妈妈肚子里出来是什么感觉吗?回忆一下你从1岁长到现在,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之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简单的教学设计。在导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妈妈怀孕的时候,小宝宝出生时,小宝宝学走路的样子,让同学们设想当时的心情。这样的情景创建会让学生更快融入课堂,体会到生命成长的不易,让学生在成长中学会完善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生命负责,更加珍爱生命。 2.基于体验的生命教育 生命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也是最脆弱的。 我们自己是生命的载体也是体验者。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体会他人感受的能力相对来说也比较弱。因此,教师就需要培养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让学生知道无论是一只小小的蚂蚁,还是庞大的大象,它们都是有生命的,它们有自己的想法,会流泪,会哺育自己的小孩。同时也要让学生理解弱者的难处,尊重每一个生命。在社会中,有一群弱势群体,有的看不见,有的听不到,有的没有手臂,有的不能走路。面对他们的不幸,教师应引导学生关爱他们,并且在他们不方便的时候伸出友爱的手。 三、拓展活动“生命”内涵 生命教育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生活中去,与其他人、事、物积极地互动探索,体会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酸甜苦辣,将各种经历和体会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反复思索,寻求到最佳的成长途径,让生命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例如在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第一单元《学会沟通交流》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都与我们的交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和朋友的相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友谊的可贵,友谊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总能带给小朋友们温暖,在无助的时候,伤心的时候,朋友总是第一个过来安慰我们,让我们重拾快乐。对于家乡的情感,,教师可以开展“寻找家乡中最可爱的人”的活动,让孩子重温家乡的温暖,将家乡最宝贵的、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激发大家对故乡的认同感,让学生体会到作为家乡一份子的自豪感。在爱家乡,爱祖国的基础上,同学们才会更加热爱自己。另外,在《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中,教师要让学生珍爱自己的生命,保护好自己的生命,远离容易伤害我们生命的东西,烟酒和毒品都会对我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可以组织全班进行一次“珍爱生命,远离危险”的手抄报比赛,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搜集各种信息,了解更多的关爱生命的小知识。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动手制作的乐趣,还得到了更多生命教育的知识。 结语 总而言之,《道德与法治》作为小学的基础课程,旨在引领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生命教育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内涵,将教材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命的体会。 参考文献 [1]任春.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的安全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9):64. [2]万茜.论如何将小学道德与法制教育回归生活[J].才智,2020,(10):93. [3]朱丽霞.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的安全教育[J].软件(电子版),2020,(1):8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