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设计课后作业
范文

    徐向珍

    摘要:实际同众多学科一样,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课后作业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是学生们进一步探究所学知识以及拓展综合能力的有效渠道,需要各任课教师加强重视,由此,实际针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们就有必要基于对所教学生的详细了解而研究总结多元课后作业设计策略,从而为学生创设良好拓展锻炼机会,益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持续提升,最终达到理想水平。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后作业,科学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1-399

    在一直以来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虽然大都认识到了课后作业环节的重要性,并在课后作业设计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精力,但是因为在此过程中对学生主体重视不足,所以许多时候设计的课后作业都欠缺一定适用性,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锻炼需求,难以促进学生学习效果优化,更无法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大幅拓展。鉴于此,在当前新课程改革活动逐渐深入的大背景下,实际进行课后作业设计工作的时候,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就不能如以往那样忽视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而要充分考虑学生当前能力、学习特点等,进行大量针对性探索研究活动,尽力每一次为学生们设计恰当课后作业,促使学生们课后投入科学有效拓展练习实践,以顺利巩固课上所学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学科综合能力,有助于他们思想道德品质显著提升,慢慢成长为综合型有用人才。

    一、设计生活化的课后作业,激发学生持续探究知识兴趣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们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每个教师都需要为诱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作业练习活动中而进行大量研究工作,益于学生课后切实得到拓展锻炼,最终顺利达到既定学习目标。鉴于此,实际课堂上,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就有必要在明确本学科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上,为学生们设计诸多生活化的课后练习作业,诱发学生生活联想,从而顺利激发学生持续探究知识兴趣,益于学生主动参与练习实践,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

    例如,平时课堂上带领学生们完成《做聪明的消费者》部分教学任务之后,为了进一步升华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更加深入准确地理解与把握所学知识,同时也为了切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我针对性设计了系列课后练习题目,且融入了丰富生活元素。具体题目包括“平时生活中,我們如果在购物的过程中遇到矛盾和问题,可以向哪个部门投诉?”“小亮妈妈周末去超市购物,结完账出门的时候警报器响了,超市工作人员怀疑小亮夹带了没有付款的商品,要求翻看她的口袋和书包,这时候小亮妈妈应该怎么办?”“实际当中很多小学生觉得不浪费是大人需要做到的事情,和自己没有关系,这种想法正确吗?”“学生小张在超市购买某商品之前,内心的想法是‘这个物品我没见过,我得买回去。这种想法是否恰当?为什么?”等等。在此生活元素的诱导下,班里几乎每个学生都可以产生一种熟悉感,联想到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以他们持续探究相关知识的兴趣与热情自然也就被充分激发了出来,有助于他们积极有效参与到实际练习活动中,慢慢深化学科认知,逐步提升综合素养。

    二、设计分层次的课后作业,增强学生拓展练习参与动力

    大量教育教学经验已经证明,学生参与课后作业练习活动是必要的,他们可以在此过程中得到更进一步的锻炼,从而在巩固先前学习成果的同时拓展综合素养和能力。但实际当中,各学科教师虽然增加了对课后作业的重视,但在具体设计作业时没有考虑到学生差异这一情况,所以很多时候并不能促使学生积极有效完成课后作业,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鉴于上述情况,具体针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活动的时候,每次课堂结束的时候,各任课教师就可以在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设计分层次的课后作业,增强学生拓展练习动力,益于学生切实投入课后练习实践,顺利拓展综合素养。

    例如,平时课堂上带领学生完成《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这一课相关教学任务之后,临近下课的时候,我就为学生们布置了系列需要课后完成的练习作业,且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之间的差异,融入了分层理念。具体而言,我根据学生课堂表现而将他们划分到了不同层次,接着就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了不同难度的课后练习题目,即课堂表现稍差的学生需要独立思考解答诸如“我国第一大岛是哪个岛?”“我国名著《红楼梦》反映了哪个民族的社会生活?”等难度相对较低的问题;课堂表现良好的学生则需要基于课上所学完成“祖国的大好河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保护,那么在实际旅行过程中,同学们打算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爱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呢?请同学们设计一份《旅游公约》吧!”等高难度习题解答任务。这样,因为需要完成的作业在自己承受范围之内,所以班里几乎每个学生参与拓展练习实践的动力都大大增强,有助于他们积极高效投入其中,从而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进一步升华课堂学习效果,切实改善综合思想素质。

    三、设计实践性质课后作业,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真正提升

    在实际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师都需认清一个现实,即自己所担负的责任不仅仅是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促进学生切实理解相关内容,并以此为指引改善实际生活行为。鉴于此,实际针对小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每次临下课的时候,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就有必要设计一定实践性质课后作业,为学生创设综合锻炼机会,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真正提升,实现理想育人目标。

    例如,平时课堂上带领学生们学习《公共生活靠大家》部分内容的过程中,完成基础性知识分析教授任务之后,我在临下课的时候又为学生们布置了一定课后作业,且其中包含一项实践性质作业,即在课下阶段的时候,学生们需要自由结成一个个不同的小组,然后结伴到当地各个孤寡老人家里,去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为老人梳头、帮老人打扫屋子、为老人表演节目等等,以为他们带去一定的慰藉。这样,通过完成此课外实践作业,每个学生都切实理解了课上所学理论知识的深刻含义,认识到了自己在社会中所担负的责任,增强了社会奉献意识,有助于他们改善平时行为,真正提升道德素质。

    总之,在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过程中,鉴于课后作业环节的重要性,每一个任课教师都有必要以学生为中心探索总结多元科学作业设计策略,为学生创设更多有效锻炼机会,切实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恒.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的优化思考[J].华夏教师,2017(21):84.

    [2]苏东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教师,2017(22):1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1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