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体育教学策略探索 |
范文 | 刘海龙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不断落实和渗透的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需要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采用更为科学、创新的方法和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基于教学实践经验,从结合信息技术教学、给予学生学习空间、组织合作学习活动、注重教师引导评价四个维度出发,来分析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和科学途径。 关键词:新課程理念;高中体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1-150 体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课程,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体育教学面临新的任务和要求,亟需转变落后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调整教学的策略、结构和体系,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因此,高中体育教师要跟随课程改革发展的脚步,积极推进体育教学的改革和优化,落实新课程的理念、目标和要求。 一、结合信息技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源泉和动力,只有激发起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才能够保证其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性,进而为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信息技术教学具有直观性、即时性等优势和特征,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路径。因此,高中体育教师需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专业能力,巧妙地结合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来辅助体育课程教学,将各种体育知识、动作以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进行呈现、展示,以创设出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例如,在教授“体操类运动”时,本节课程主要让学生们掌握倒立接前滚翻、前滚翻接肩肘倒立的动作特点,由于本节课程的动作技巧难度较大,学生们学习起来相对困难,对此,笔者结合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将课程中复杂的动作进行直观分析与演示,帮助学生们快速理解动作要领。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专注度非常高,纷纷被视频中的动作所吸引,待视频播放结束后,笔者再给予学生们尝试的时间,让学生们根据视频中对动作的描述进行演练。这样,笔者通过结合信息技术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优化了教学过程。 二、给予学生学习空间,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只有真正实现这一点,才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动观念,保证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所以,高中体育教师必须要从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出发,彻底摆脱以师为本、师道尊严等落后思想的影响和束缚,坚持并落实以生为本、健康第一等全新的理念,肯定并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与学生展开沟通、互动,营造出自由、和谐且宽松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和锻炼机会,使其实现深度的课堂参与,展现并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教授“武术运功”时,以往的教学中,教授通常占据大量的课堂时间对动作进行讲解,留给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空间非常少,这就导致了学生们的理论知识掌握的充足,而实践经验却不足。对此,笔者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中为学生们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发挥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如,笔者将课程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演练环节,对本节课程的内容与基础动作进行演示,其次是学生实践环节,让学生们趁着对知识、动作印象深刻时进行训练,加深学生们对知识、动作的理解,然后,笔者再对课程中难度较大的动作进行讲解,最后,再由学生们对动作进行巩固。这样,笔者通过给予学生学习空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组织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相互理解 新课程改革强调并倡导学生的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间的互帮互助并实现共同的发展和进步。所以,高中体育教师不能再单纯地展开统一性的班级授课了,而是要科学巧妙地组织合作学习活动。首先,教师需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来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把握他们的能力水平、身体素质等情况,在此基础上实现科学合理地小组分配;其次,教师需以探究任务为驱动,引发学生合作的欲望,促使学生展开组内的讨论、沟通、互动与交流,实现思维碰撞、优势互补和互帮互助,从而深化对体育知识、动作技能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球类运动”时,大多数球类运动都是团队运动,对此,笔者根据课程特点,为学生们开展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首先,笔者利用课前准备时间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小组成员划分好后,笔者再为学生们布置本节课程的学习任务。然后,笔者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配合能力,使学生们共同进步。这样,笔者通过组织合作学习活动,促进了学生的相互理解。 四、注重教师引导评价,提升学生学习自信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评价是不可缺少和替代的重要环节,能够让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成为改进教学的有效依据。所以说,高中体育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巧妙引导和科学评价,改革过去以成绩为单一标准的评价模式,并全面构建科学且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具体来说,教师需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多元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具体学习过程和最终学习结果,并适当增加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内容,以确保评价的公正、客观,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巩固体育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田径运动”时,笔者在课程中会根据学生们的学习表现对学生们进行评价,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情况,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笔者会在课堂中给予表扬,并鼓励其他学生向其学习。通过课堂表扬、评价这一环节,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提升,学生之间也形成了竞争意识,参与课堂活动的表现更加强烈。这样,笔者通过注重教师引导评价,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入的形势下,各个学科教育教学都必须要进行全面地改革、创新和升级,以满足全新的教学要求,继续展现体育学科的育人功能和核心价值。因此,广大的高中体育教师必须要最大限度地转变思想、革新观念,把握现代教育教学发展和变化的趋势,明确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并结合体育学科的基本特性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具体特征来展开思考、探索,进而通过结合信息技术教学、给予学生学习空间、组织合作学习活动、注重教师引导评价等策略的实践和运用,来推进体育课程教学的创新和优化,真正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盖其玉.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体育创新教学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6):8+10. [2]王海棠.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4):114-11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