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研究与对策 |
范文 | 金芳 摘要:长久以来,作文教学对于某些教师来说是苦不堪言的事情。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就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纵观小学生写作现状,一些学生惧怕写作文,作文内容词不达意、素材匾乏、胡编乱造、敷衍了事等问题依然凸显。本文通过对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内涵做解析,对目前小学生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教师角度探讨作文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以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1-166 引言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是小学学习阶段一个基本学科,需要教师利用生活中的点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将生活中的情景带入写作之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问题 虽然我国素质教育已开展多年,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一些一线小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繁重的教学任务还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尤其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面,不少教师总是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指导学生对不同类型作文命题的写作技巧上,忽视培养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另外,教师缺乏把学生的写作视野向他们身边的生活或社会体验引导的意识,学生没有走进生活和感悟生活的经历,便难以激发写作灵感。 一些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感觉无话可说,缺乏写作的素材和灵感。小学生每天沉浸在学校和家庭的“两点一线”中,缺乏对身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这样的作文根基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文内容难免空洞乏味。小学生缺乏写作兴趣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理念,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任务与学生的学习任务均较为繁重。教师容易把充满童心和生活趣味的写作演变成一种枯燥呆板的应试训练,不少教师忽视学生生活体验的写作教学,使学生的真情实感和独特感受无法充分表达,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作文评改作为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如果能有效发挥作文评改的激励作用,那么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而且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评价修改能力。然而长期以来,部分教师沿用以往的作文批改方式,忽视学生这个评改主体,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作文精批细改。事实上,这样一本本的作文评改下来却收效甚微,教师因工作量过大而疲惫不堪。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对策 (一)拓宽写作空间,着眼于学生观察意识的培养 拓宽学生的写作空间,实际上就是拓宽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在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适时开展校园主题活动和户外教育活动,让学生能够回到生活的源头获取写作素材。首先,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要以诱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通过精心设计作文题目、把学生的写作视野引向课堂之外等途径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学生逐步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最后,教师要创设作文生活化教学情境,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总之,通过多样化的课内外活动,给学生创造开放的适宜他们成长的写作空间,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关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这样学生的写作便不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二)优化作文评改方式,缩短师生心理距离 魏书生老师在《教育工作漫谈》中指出解决语文老师批改作文这个“苦差事”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学生互改作文。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来说已具备“生生互改”的能力,教师从作文格式、卷而、错别宇、标点符号、文章中心、选材等方而制定评价标准,让学生参与作文批改的方式可以增加学生对作文课的新鲜感,而且在批改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同时,语文老师可以把批改作文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研究教材和教法,提高教学效率。从一定程度上讲,“生生互改”的模式打开了作文评改中师生双赢的一个新局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因此,教师应该放下权威,俯下身倾听学生的心声,和学生平等对话。运用到作文教学批改过程中,要求教师在“师评”作文中突出评语的真诚性、激励性和幽默性,以作文评语作为载体,和学生进行心灵对话。这种情感教育不仅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更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在不知不觉中让他们学会真情表达.体会到写作的快乐。 (三)创设生活情境教学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体验到生活。因此,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多种生活情境,采取丰富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兴趣,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习作的教学中,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经验和写作素材,促使学生可以写出优秀的作品。 例如:教师在进行《习作:猜猜他是谁》这一部分教学时,便可以通过采取游戏教学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组员均等,然后让小组-名同学来描述自己看到同学的外观,衣着或者其他特点,由小组其他成员猜,看那一个小组成员正确次数最多。通过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而在这-过程中学生则是可以通过亲身参与,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语言表述能力,为其今后学习奠定有力基础。 结语 小学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坚持将生活作为教育的主阵地,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将生活与语文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写作,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袁治军.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1):249. 注:此论文为结题论文,课题题目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学生生活化研究与对策》,课题编号:JFYD 296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