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韦敏:浅析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如何有效开展
范文

    韦敏

    摘要:现阶段,小学古诗词教学随之得到了教师们的高度重视,古诗词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系列古诗文课堂教学策略,旨在针对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利用情境教学给出建设性的教学策略,促使小学古诗词教学质量提升。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376

    引言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特点是古诗文的篇目增加了。古诗语言凝练、节奏明朗,宜"高声朗诵,以昌其气;密咏恬吟,以玩其味”。教学中,以诵读、品味为主要方法,将课内与课外资源融为一体,适度拓展,可更好地引导学生入诗境、品诗意、悟诗情,充分感受古诗这一文化瑰宝的曼妙。

    一、视听情境的创建与合理应用

    视听情境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创建不仅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而且能够让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对古诗词内涵有全面了解。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古诗词需要美读。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对古诗词真情的美读才能了解到隐含在古诗词中作者真实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对古诗词的美读,让诗人情感再现,让学生走进诗人情感情境中感受诗人真实的想法。古诗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古诗描述的景象绘制图像,让学生借助图像完成情境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极大程度上帮助学生体会到诗人作词时的心情,而且可发散学生思维,最终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

    二、善于创设古诗文学习的意境

    小学语文教師要根据作品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媒体素材进行意境的创设,并且也要综合考虑我们能够用到的资源根据资源的特点来进行意境的打造。与其他的教学辅助手段相比较,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很多的便捷性,所以虽然不断地有新的技术涌现出来,但是信息多媒体技术应该成为教师持续不断学习的一个工作的手段和工具,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教师的实际教学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问题情境教学主要指的是以问题为中心开展高效教学的一种方法。在问题情境教学的应用上,教师首先需要设置个主问题,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中,并通过该问题的引导让学生积极发散思维,对古诗词进行深入探究。其次,教师需要在全面分析古诗词后,在关键的部分设疑,进而激发学生探索新问题的欲望,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体会古诗词中蕴含的深刻含义。

    三、融入乡土习俗,让品味有真切感

    教学《元日》《清明》《乞巧〉等古诗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读懂诗中节日习俗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本地有关这些节日的一些习俗,亲近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如教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可融入本地重阳节家人赏菊饮酒、吃重阳糕等习俗,引导学生了解这些习俗的寓意,明白重阳节所承载的尊老孝亲的文化内涵。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的时节,15岁就离开家乡来到长安的诗人,他不能和家人一起登高望远,独在异乡的他多么思念家人啊!两相比对,学生对“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品味就多了一份真切感。再如,教学贺知章的《回多偶书》时,可引导学生真切体会“乡音”中蕴藏的那一片真诚情感。教师可让学生读读福州童谣《砻砻榖榖砻砻》。熟悉的方言,熟悉的歌谣,乡音乡韵在心间萦绕,学生倍感亲切。回到诗句品读学生明白乡音里藏着的是浓浓的乡情,离开家乡几十年的诗人乡音无改,乡情不变。乡音就是乡情,就像根丝线,缠缠绕绕连成一个中国结。

    四、融入节气元素,让体悟有丰盈感

    根据时令的特点学习古诗,融入节气的有关知识,可以引导学生感知自然细微的变化,深入体会诗意。如在霜降时节教学杜牧的《山行》,教师引领学生走进古诗,欣赏美丽的“山林秋景图”。相机引入惊蛰和霜降节气有关知识,通过对“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层层引导,加深学生对诗意的体会。比读,品霜叶之美。深秋时节,正值霜降,这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时节,草木黄落,枫叶经霜而红。“这时的红,少了春天的娇艳,却多了一份成熟和优雅。”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节气特点,明白经霜的柿子更甜经霜的枫叶更红。最后,引读,悟诗人之情。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再读诗句,对诗人所传达出的“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情感有了更深的体悟。再如,教学杜牧的《江南春》,引入惊蛰二候仓庚吗的知识。“仓庚”就是黄莺,是最早感知春意的灵物,仓庚知春而鸣,应节趋时。春暖花开,处处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一片生机盎然。诗人眼中的春天万紫千红,美丽动人。学生不仅可以从诗中读出美丽的色彩,还能听到黄莺美妙的歌声。链接朗读“自在娇莺恰恰啼”“几处早莺争暖树”等诗句,感受诗人们对黄莺的喜爱,对春景的热爱,感受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五、优化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作为翻转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其有助于促进小学古诗词教学质量的提升。当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语文教师应从整体角度出发,综合总结本次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的优势与不足,针对不足寻找形成原因,确定可行的解决措施,并将其落实于下一次的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中。例如,当语文教师通过对翻转课堂教学评价环节的总结分析后发现:在课堂教学的前期阶段(朗读古诗词),学生的积极性整体偏低。对此,可选用创设适宜教学情境的模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此外,随着翻转课堂教学的持续进行,语文教师还应注意评估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变化,根据学生学习基础、能力水平的波动,适当调整教学目标的深度及教学视频内容布设,以促进小学古诗词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结论

    总而言之,古诗词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面对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通过情景教学方式的合理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文学素养,对提升学生诸多方面都有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春明.核心素养观照下部编版小学古诗文教材的使用[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5):66-69.

    [2]李婷.浅析古诗文的情感式教学[J].文学教育(下),2019(10):82-83.

    [3]王慧玲.小学古诗文教学之诵读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85-8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3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