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有效性
范文 张邦忠
【内容摘要】新课程的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多向互动,保持教学生态均衡发展。生态均衡中心环节是师生互动,构建和谐课堂。
【关键词】师生互动 有效性 差异公平
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它关系到新课程实施的成败。随着对话理论的确立,课堂教学问题的讨论不再局限于教师如何教、学生怎样学了,而是将师生的教学活动综合起来考察,于是就有了“互动”教学。
真正意义的“互动”是什么?它有两方面内涵:
一是师生之间发生交互作用和影响。教育专家认为:“师生互动是指在师生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所谓“交互的作用和影响”指的就是师生思维的交锋和共振,而不是师生言语的相互“对流”。
二是师生之间构成双向,立体的关系。在过去和现在的教学活动中,倘若我们稍作观察便不难发现,大多数课堂上,都属于一方指向另一方的“单向、线性的影响”,每当教师确定并提出问题后,不是自然地与学生共同思考,认真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而是翘首等待着学生的回答。一旦答案产生了,教师最多只是点评一下答案是否“有效”,而绝不会去分析探究为何出现这样的答案,应该怎样补充和完善。
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使师生在有效互动的作用下,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呢?我认为,应从四个方面谈起:
一、创设有利于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
新课程的实施,课堂角色的转变,使教师由原来课堂学习活动的管理者、传授者,权威者、裁判者变为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开发者。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意味着“互动”有了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
如我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中精彩的对话片段。在学生理解了轴对称图形后,教师出示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让学生选一个说一说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当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出现争执时,该老师充满期待地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道理。在学生各自表述了意见后,该老师没有给予肯定与否定,而是径直走到一個学生的身边说:“老师想跟你握握手,跟你握手并不表示我赞同你的观点,而是你在课堂上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如果课堂上只有一种声音,那是多么单调!”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的争辩更趋激烈。在结论渐趋明显时,该老师对出现错误的学生说:“你认为你的观点怎么样呢?”当学生说出如果这个平行四边形不能裁剪,就不是轴对称图形时,该老师恳切地说:“你的退让,让我们进一步接近了真理。”以上对话气氛是和谐的,场面是热烈的。正因为有了这种平等的对话,我们看到学生的思维不断延伸的轨迹。
二、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寻找“兴趣点”,以趣引动。如在学习《影子的长短》一课时,我就以激趣的方式导入新课。学生众说纷纭,有的说上午长;有的说中午长;有的说下午长;到底什么时候长呢?根据学生的猜测,灵活地引出课题。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就是抓住了学生的年龄特征,由生动活泼实践和猜想,唤起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达到了课堂设计的初衷。
又如,学完了“圆”的有关知识后,我出了这样一道题: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谁的面积最大?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开始寻求证明自己答案的途径和方法。
三、要选择最佳的师生互动教学策略
在教学方式上要讲究策略。“精讲精练”是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重要教学策略。
1.教师要“精讲”
所谓“精讲”就是指教师对基础知识用少而精的语言,抓住中心,揭示教材中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通过“精讲”可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动,即动脑、动手、动口等。要精讲就要突出“重点”。所谓突出重点: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分析,学懂重点;组织讲评,突出重点;练习设计,紧扣重点;板书设计,标出重点;直观演示,体现重点;课堂提问,问在重点;归纳小结,点出重点等。
2.教师要“精练”
所谓“精练”,是指练习要少而精。所以向学生提供的练习,要有目的性、层次性、递进性、探究性、典型性和综合性,练习方法要多样化,提高学生练习的成功率,使学生在“精练”中提升学习效果。
四、在关注差异上要体现公平与层次
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由多种原因形成的。在学生之间具有明显差异的班级中,我们要分层递进,因材施教,仍然是一个好的教学原则。课堂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公平、均等地促进人人成功的指导思想下,要协调教学目标和要求,使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可能性相互适应,进行分层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重要宗旨是让教师和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只有师生充分动起来,才会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获得最大的收效,同时老师也是真正的受益者,即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这样才会培养出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学生,同时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实现教学的个性化。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 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小学数学教师[M]. 上海教育出版社.
[3] 中小学教育[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安徽省肥东实验小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2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