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范文

    冯燕芳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角度,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060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越发重要,因此,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信息化环境对构建小学数学探究课堂的意义

    1.助推数学探究教学,提升课堂实效

    巧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能丰富数学课的内容和形式,利用典型图例、多媒体课件、视频媒体等有效载体,进行课堂展示,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更易于凸显、突破教学重难点,从而顺利激发学生参与数学课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2.拓展数学思维,培育综合素养

    巧借形式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从多层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为他们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促使他们获取丰富的数学知识、方法和技能,拓展数学思维,提升发现、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综合素养。

    二、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探究课堂存在的问题

    1.教师缺乏应用信息技术的探究意识

    在小学数学探究课上,有些教师缺乏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探究意识,在收集信息化教学素材和资源、开展多媒体课件设计时,往往局限于课本范围,不善于拓展教学视野和思路,只会照搬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缺少灵活性和变通性。

    2.探究课堂忽视学生信息化素质的培养

    教师有时十分重视信息化教学情境的设计,却忽视了学生在信息化情境中交互探究素质的培养;存在信息技术应用过度的不良倾向,制约了探究教学的优势和价值的充分显现,不利于捕捉学生数学认知方面的缺点和不足,也不利于学生信息化学习素养的有效培养。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现代教育技术中,信息技术是其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丰富的部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出千奇百怪、趣味多元的课堂情境,使课堂的氛围变得生动、活泼,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具体。

    如在教学《认识钟表》这一课时,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认识时针与分针。此时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来到小熊维尼的钟表店这一情境,小熊维尼是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的一个动漫人物,当多媒体中出现了小熊维尼时,学生眼神中充满着光彩,这时小熊维尼说“小朋友们,你们想要来我的钟表店看一看吗?”小朋友异口同声的说"想”!此时多媒体展示的便是学生生活当中能够看到了各类钟表,这些钟表都有一个短短胖胖的针,也有一个细细长长的针。趣味的情境导入让学生们都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当中,在欣赏完后,教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自己说出时针与分针的特点,加深学生的印象。在认识时间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出动态的时钟,让学生们看着动态的时钟,观察分针转了几圈,时针转了多少,经过多少的时间,到达了几点钟。这样动态的时间图像使小学生能够更加专心的观察时间的变化,分辨钟表上的时间。在小熊维尼的钟表店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郁,注意力更加集中,有效地展开了数学知识的教学。

    2.借助电子白板,直观演示动手动脑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动手操作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除了动手操作实物外,电子白板便是现代教育技术中,将知识与动手联系起来的重要设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将数学中一些复杂或者难以实践的知识点,在电子白板中直观演示,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如在教学《平移与旋转》这一课时,有许多学生无法做到在脑海中凭空模拟图形的运动画面,想象出图形运动之后形成的画面。对此,教师就可以利用电子白板中的旋转、移动功能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当中,掌握图形的运动。

    其次,交互式电子白板相较于PPT等教学常用的信息技术手段相比,克服了只能用于展示的缺点,加深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如在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中常常会出现将一些数分类的题目,利用交互式白板的容器功能,容器的教学效果可以实现满足条件的才能放入,否则会弹回到原地,这样可以直接给予学生以答案的反馈。

    3.合理利用微课,实现数学高效课堂

    在小学数学中有许多抽象的内容不易于学生理解,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会通过画图等形式辅助学生理解,但这种方法仅仅适用于平面图形,而且往往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教师可以通过数学微课的形式,将抽象化为具象、将枯燥转为生动,更好地实现数学高效课堂。

    如在教学平移、旋转、轴对称”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这些直观演示比较麻烦或很难用语言来清晰表达的课时时,通过微课的形式能够很好地将这些难点生动直观的呈现出来。通过微课的动画演示,使学生感受到十分的直观形象,同时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除此之外,微课的便捷性能够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感觉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课堂内容,可以在课后反复观看,直到明白为止。微课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还有很多,制作微课的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极大程度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4.多向开发资源,拓宽学生思维眼界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尤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就为学生提供了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无限空间。如学生在高年级初步接触立体图形时,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能力都在起步阶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形象直观的来进行动态模拟演示,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几何形体的内部结构。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学生虽对于日常可见的长方体看似十分熟悉,却无法明确把握它的特征。因此在教学时我通过将6个长方形通过平移、旋转后围成一个长方体的动画过程让学生体会到长方体的特征,帮助学生思维从平面图形跨越到立体图形,实现质的飞跃。此外还有如:教学“角的认识”时,通过先出示一个点,再延伸出两条射线来演示角的形成,使学生自觉理解角的含义。这样的设计利用动态的画面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还给课堂带来了极为广阔的资源,很多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历史。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多向开发教学有关资源,拓宽学生眼界。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可以让学生观看有关祖冲之和圆周率的知识;在教学“等式与方程”时,可以了解未知数的由来和为何大家都用x表示未知数;在认识多边形时,让学生体会大自然中的蜜蜂蜂房、蜘蛛結的八卦形网.....这些有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而带来的触手可及的庞大知识库,经过合适的筛选就给为学生描绘出光怪陆离的神奇数学世界。

    结论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辅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每位小学数学教师都要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灵活运用各项现代教育技术,使小学数学课堂呈现出不一样的活力,从而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张淑梅.借助微课,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20(11):133-134.

    [2]陶玉琴,韩海燕,杨颖.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数学素养探析[J].中国农村教育,2020(02):112-114.

    [3]尤秀梅.强化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教学实践性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2):118.

    [4]刘梅.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4):7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