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如何实现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有效化
范文

    麻丽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广泛,从而对教师专业化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针对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及专业发展现状,探索教学和研究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教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9-383

    引言

    走专业化成长之路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基础教育新课程的需要,更是教育本身前瞻性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因势而动,成就教师职业的理想境界呢?

    一、提升素养,认真备课

    (1)钻研教材。根据教学要求,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教材的内容是整堂课的支撑。一般新老师不熟悉教材,因此就需要新老师多读教材,多钻研教材,还需要一本教师教学参考书帮助自己备课。在教学工作的初期很实用。接到教材要认真浏览一遍,要做到“心中有数"。大概知道这本教材要教给学生什么。我们要了解这本教材的性质,如德育教材经济政治与社会"是根据教育部的德育课程、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并经由全国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供给全国学校选用。本书内容与国家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联系紧密。教材的任务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オ的需要"出发,对提高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做好每一次备课。在准备每一次课时,“就像剥笋子一样,一层一层地剥出来。“在备课时要准备好讲哪些知识点,提出来的知识点在掌握层次上不同,分为了解、理解。备课时就需要细心,越是细心地“剥笋子”,知识就越全面。老师理解得越透彻,再用学生“受用的、巧妙的、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或是新颖的多媒体手段表现出来,会使学生掌握得更好。在知识的运用上,可以设计活动课,让学生亲自试一试,动起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步骤应这样设计:制定教学计划一教案一教学过程。

    二、做好教学计划和教案

    教学计划就是整个学期或整个学年要完成的一本或是几本教材,在教学内容安排、时间进度、理论课、实训课或者电教课等其他方式课堂的安排规划,一般是针对一个学期的。教案包括了教学模式的选择,如讲授式、接受式、自学阅读式、讨论式等;对教学目标的确认,在认知、情感、运用上,学生要达到一个什么水平;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备课时要考虑到这些如何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培养感情、构建专业思想、改善教学技能的发展过程,从而使教师走向自觉探究的专业发展之路。反思的内容是: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如教学准备、时间控制、突发事件处理、班级纪律、家长、学校与学生。教学反思的内容很丰富,其中在教学和学生两方面的思考最多。学生成绩包括课程考试期中、期末成绩、平时作业成绩、课堂表现(课堂考勤)成绩。学生成绩可从不同侧面反映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课程考试最终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计算,使评定客观、可信。如课堂表现(课堂考勤)成绩x10%+平时作业成绩×20%+课程考试期末成绩×70%=总评。

    三、充分挖掘教师发展的资源

    任何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人的因素,教师专业发展更是如此。只有深入挖掘“人”的因素,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オ能使教师专业发展取得预期效果。人力资源的开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联系校外名师;二是培养校内名师;三是与资深专家建立联系,使教师及时了解教育教学的前沿信息。依托网络资源。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关键要素。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需要,通过在线学习的方式,选择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别学习和自主学习,同时很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充分利用图书资源。阅读可以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可以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只有具备深厚知识积淀和文化底蕴,教师才能更好地成为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授者,可以说,阅读在教师专业发展成长的道路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注重实践专业发展途径

    课堂教学实践能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教师既需要理论积累,又需要实践积累。教师只有以主体身份投人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教学反思等实践活动中,他們的专业发展水平才能有质的提升。一是课堂教学。学校最主要的教学情境就是课堂这一主阵地,通过各种课堂教学活动,如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展示课、新教师试讲课、各年级组的研讨课、不同学校间的交流研究课等,更新教师的知识体系,锻炼教师的教学能力,让教师在真实的教学中得到历练,实现专业水平的提升。课题研究是教师业务学习、教学实践的纽带和桥梁。学校应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培养教师在实践中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決问题的能力。只有把课题研究、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研训一体化。

    五、做个常反思、善总结的教师

    指导层面来看,学校应将教师培训计划与教师个人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结合起来。学习理论知识、举办专题讲座、实行“青蓝工程”、组织基本功竞赛进行课堂展示等方式,适用于青年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他们强化教学基本技能、熟悉教学操作规范、积累教育教学经验:实践反思、课题引领、学术沙龙等方式,则更适合骨干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其生成教育智慧,形成教学风格。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指导,尽快促使青年教师成为“合格教师”“合格教师”成为“骨干教师”,“骨干教师”成为“名师”。

    结论

    总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来源于对梦想的追求,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坚守,来源于对自身人格的修养和锤炼,来源于对教学的钻研和反思,只有不断思考,不断超越自己,才会有职业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王永喜.“互联网+”时代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实践[J].学周刊,2019(28):189.

    [2]张子君.影响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因素分析及启示[J].基础教育研究,2019(15):27-29.

    [3]宁立新.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结构及提升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1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9:4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