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
范文 | 刘瑶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语文并非仅仅是积累文化知识与生活常识的重要方法,更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积累文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鉴于此,教师必须肩负起教好语文,并引导学生学好语文的重任。但在现实情况下,很多教师却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导致教学工作难以深入推进,收效甚微。那么,教师應当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去解决这一问题,提升教学效果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并根据个人教学经验以及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1-011 众所周知,语文知识具有知识点琐碎,且不易形成知识框架的基本特征。同时,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之中有着大量需要学生背诵记忆的部分。受此影响,很多学生不愿意在课堂中投入足够的精力,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鉴于此,教师必须调整自身的教学策略,转变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结合动画视频、情境教学以及通过有效设置问题,去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联系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并及时引导学生思维,以此为语文课堂增光添彩,为课堂教学赋予生命力。 一、结合动画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基础动力来源,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鉴于此,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始终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放在教学工作的第一位。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爱玩,导致他们难以在课堂之中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课。同时,小学生对动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心理需求,因此,为了让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更强,更好的抓住学生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插入动画短片,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执教《曹冲称象》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在课前,教师从互联网中下载讲述《曹冲称象》故事的动画。在课堂上,教师播放动画,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大致了解曹冲所使用“称象”方法的原理,以及整个故事的故事情节。此后,教师为学生深入的讲解课文,并有意识的将课文内容与动画视频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更加全面的理解。接下来,教师再结合动画中各个人物的形象进一步详解课文,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认识曹冲的聪明才智,从而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利用学生对动画的兴趣,使用兴趣迁移的方法,将学生的兴趣点有效的转移至课堂,让学生兴趣盎然的进入课堂。 二、结合情境教学,联系现实生活 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且体现在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鉴于此,教师想要更进一步的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就需要借助语文学科的生活性特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或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情境,并通过合理的手段将学生引入其中,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思考问题,感受文中人物的情感。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在现实生活与语文课堂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并促成其形成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的探索与思维习惯,养成从现实生活出发的学习习惯。 例如,教师在执教《北京的春节》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在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现实生活,并让学生尝试说出自己的家庭为了迎接春节而做了哪些事情,在春节期间做了哪些事情以欢度佳节。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绪便会回到现实生活,置身于现实生活的情境之中。此后,教师为学生讲解课文,并归纳出课文中所述北京春节的民俗文化。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对比北京春节的民俗文化与当地春节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尝试说出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有效的把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学习语文,在语文课堂中认识生活。 三、有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明代学者陈献章曾经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两句话将学习与思维之间的关系表现的淋漓尽致,意思是说,教师想要帮助学生提升成绩,就需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思考,以此带动其思维能力发展,使思维行为与思维能力更好的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通常来说,教师会在课堂中向学生提问,以此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与状态。鉴于此,教师可以设置更加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从而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执教《将相和》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向学生提问:“廉颇与蔺相如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导致二人不和,又是为什么使二人和好如初?”学生由于尚未学习课文,便无从作答。此后,教师组织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阅读,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为学生深入剖析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整体把握。接下来,教师急需提问:“从廉颇负荆请罪的行为中,你看到了他怎样的品质?”同时,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而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需要教师勤加思索,结合学生的特点与学情,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让教学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周立聪.克服阻力,创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2):57-59. [2]毛海燕.聚焦核心素养 构建高效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2):21-2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