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语文教学与名著阅读的有效结合 |
范文 | 徐书兴 摘要: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得知书籍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起着非常大的作用,阅读好的书籍能够提升人的内在修养,丰富人的文化内涵。由此,我国一直在大力倡导全民阅读,营造良好书香氛围。同样地,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建立正确思想,学会辨别真善美的年级,所以学生也特别需要进行大量的名著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名著阅读;阅读能力;文学修养;积累素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5-195 古人曾言:“人之初,性本善”,由此我们都知道每一个学生一开始都是善良的,只是因为后天的教育、环境等影响导致有的学生在正确的成长道路上迷失了方向。因此,教师在教育小学阶段的学生时,应该多加重视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因为书本中蕴含着很多正面的、积极的思想内容,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名著,帮助学生理解、学习书本中的人生道理。本文将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与名著阅读的有效结合展开讨论,希望能为各位教师提供帮助。 一、强化独立阅读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一开始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阅读,一方面是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正确阅读书本中的字音,另一方面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书本中所要表达的人生道理。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阅读的书本内容有着充分的了解。可是,学生并不能一直依靠教师的指导,应该学会独自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名著阅读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强化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脱离旁人的帮助下,正确理解书中道理,品味书中的情感。 例如,我在教授学生学习五年级下册《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时,我告诉了学生这篇课文选自老舍先生所写的《骆驼祥子》。此时的学生已经认识了大量的字词,学生也能够独立地翻找字典来查找自己不认识的字,所以这一篇课文我就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朗读,通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当学生阅读完全文,由于这篇课文主要是描写人物,作者通过运用大量的人物描写手法,给学生留下深刻的人物印象,于是,我要求学生独立寻找课文中所采用的人物描写手法,分析作者如何展现人物的特点,并且我还要求学生能够判断出作者刻画了人物的什么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这样结合名著阅读,强化了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自己掌握阅读文章的方法,从阅读中学习更多的知识。当然,我还会结合教材内的文章,引导学生独立性阅读整本书。在讲授《魯滨逊漂流记(节选)》这篇文章时,我发现学生对这样的素材比较感兴趣,便专门留出几节课的时间,指引学生阅读《鲁宾逊漂流记》这整本书。在学生阅读整本书时,我会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促使学生先阅读书籍的目录和前言,促使学生明确书籍所讲述的具体性的内容。紧接着,我便会让学生独立性深入阅读书籍,鼓励学生采用跳读法和指读法进行书籍阅读。我还会加强对学生的监督,促使学生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书籍上。这样,在我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有效发展了学生长篇文章独立阅读素养。 二、提高学生文学修养 名著之所以能够被称为名著,并且能够一直被流传让所有人阅读,这是因为名著中所采用的写作方法、所表达的感情、所揭露的真相、所蕴含的道理等都值得人们推敲、品味和学习。正因为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名著阅读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这样,学生在与别人进行沟通交流时,也能通过谈吐举止展现出个人的文学修养,给对方一种轻松、舒心的感受。 例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的内容,课文根据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进行了改编,但这篇课文对学生有很深教育意义,值得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主要讲述了孙膑以自己的才略,帮助田忌在赛马中获得了胜利。学生在阅读后都纷纷惊叹孙膑的聪明才智,表示也想要成为这样一位足智多谋的人。我向学生提出了疑问:“那你们从孙斌身上能够学到什么?”学生的回答大多数都是对孙膑个人品质的赞美。于是我告诉学生,我希望他们能够从孙斌身上学习他善于变通的思想,不要拘泥于传统的想法,应该学会变通、创新。通过这节课的名著阅读,学生能够将这篇课文进行一番思考,学习到运通策略的思路,不要墨守成规,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改变。学生以此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在一些此类的竞技比赛中,运用自己的策略取得胜利。 三、积累大量写作素材 小学生的写作水平一般都比较有限,他们由于阅读较少,通常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很大的缺陷,写作时总是会没有思路,并且写好的作文没有文采。这样,学生在写作方面会出现很大的问题。于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名著阅读时,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的名著,从名著中积累好词、好句、好的段落,以此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可以根据这些素材将自己的作文进行加工,丰富文章内容,增添文章文采,吸引教师的阅读眼球。 例如,我在教授学生学习六年级下册沈从文所写的《腊八粥》这篇课文时,由于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八儿等待熬粥和喝粥两部分内容,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腊八粥,所以学生可以从课文中积累很多有关描写事物的写作素材。于是,我要求学生在课文中寻找一些描写腊八粥的句子,分析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并且将自己感兴趣的词语、句子在课文中圈画出来。之后,我和学生一起分析了这些词语和句子,从这些句子中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然后学生再将这些词语、句子等积累起来,作为自己写作的素材。如此一来,学生在阅读名著、文章的过程中大量积累好的词语和句子,帮助了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名著阅读对学生有着非常大的积极影响,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现阶段的学习有所提高,还可以在学生之后的学习发展中展现出极大的优势。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种教学对学生的积极作用,广泛地普及这种教学,使更多的学生都能从中得到收获,提高学生自身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能够走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柳惠娇.小学语文名著教学的守正与创新[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06) [2]隋丽丽.如何引导学生开展名著阅读[J].文学教育(上),2015(0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