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中德育工作探析
范文

    吴萍 丁丽萍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对高中阶段学生思想认识、责任感以及价值观培养至关重要。但这一环境下德育工作面临这一系列挑战,学生受新媒体影响严重。而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求,必须采用相应措施,提升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新媒体环境下的高中德育工作探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下;高中德育;工作措施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6-150

    引言

    发挥高中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高中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由之路。高中学校要贯彻落实习书记关于“学好网、用好网”的重要指示,建设好、管理好新媒体平台,真正实现高中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

    一、高中校园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1.思想引领

    中国的大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中。因此,我们必须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中校园媒体作为我国新闻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科学的理论武装、正确的舆论引导、高尚的精神塑造、以优秀的作品鼓舞广大师生。

    2.实践育人

    通过课堂以及各种载体活动,不断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高中校园媒体可以吸收学生参与到新闻采、写、编、中来。经过新闻培训和实践,学生不仅能系统地掌握新闻知识和思想政治理论,还能锻炼个人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对以后的成长成才意义重大。

    二、高中德育存在的问题

    高中德育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德育工作的综合影响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明显的问题,对高中德育工作的开展和人才培养工作的系统革新产生制约作用。其一,高中德育课程设置缺乏规范性,现阶段并未在综合分析高中生成长环境、个性需求的基础上对德育课程进行设计,德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极大限制了高中德育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不利于人才培养工作的系统推进。其二,高中德育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现阶段并未综合分析新时代教学理念和教学组织形式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并且教学平台的设置也不够合理,无法按照高中德育需求对学生实施多元化的指导,弱化了高中德育的有效性。其三,高中德育教学中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不够紧密,德育工作的开展难以得到高中生家长的认同和配合,在实际组织开展高中德育工作的过程中造成家庭教育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无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成长环境,严重降低高中德育教育的综合影响力,甚至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在教育新常态背景下,要重点针对高中德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合理化的德育改革方案,促进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高中德育工作措施

    (一)健全校园网站

    校园网站是校园与社会连接平台,也是学生和校园工作者展示学风校风重要场所,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校园网站成为信息展示重要平台,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必须重视校园网站作用,健全校园网站,利用其对学生影响,推动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具体实践中,德育教育工作者可利用网站发布相关德育信息,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相关知识,并通过德育教育宣传,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这就要求网站相关技术设计人员应做好前台网页设计,保证页面结构清晰、简洁大方,保证其交互性、稳定性同时,可展现良好的Flash效果,为学生提供优质信息平台,实现对信息高中、便捷查询,提高学生关注度,为进行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革新德育方式

    传统德育工作以知识宣讲为主,理论理解难度高,导致部分学生对德育领会不到位,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影响教育效果,因此,必须对教育方式进行改进。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应充分利用各项有利条件,以新型方式优化德育工作开展效果。如结合班级学生情况,建立不同微信沟通群,定分享德育知识,并与学生进行讨论,既可拉近师生间距离,可有提升德育教育效果,符合新时期教育发展要求。

    (三)拓宽媒介素养相关课程的普及,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

    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有责任和义务去营造绿色健康的媒介环境。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并掌握一定的媒介素养相关知识,是当代大学生必备基本素养。目前,高中针对媒介素养的课程设置主要在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等专业,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往往没有学习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这需要高中发挥教育优势,打通专业限制。在课程设置上,可以灵活安排相关专业的学生将其作为必修课,而非相关专业学生可作为选修课。通过普及媒介素养的课程,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

    结束语

    简而言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实践与动态过程,需要不断对新经验进行总结,尤其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教育工作迎来了巨大的挑战,教育与受教育之间也因此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需要高中对新媒体规律进行研究与探索,通过增强新媒体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好的影响来形成教育与学生之间的双向良性互动,从而构建其统一、和谐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牛粉莲.新媒体环境下的高中德育工作[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0):46.

    [2]肖偉.新媒体环境下学校德育工作途径探析——基于一位中学德育工作者的实践体悟[J].创新人才教育,2018(03):20-24.

    [3]杨军.新媒体环境下普通高中学校德育工作策略探究[J].祖国,2018(24):26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