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
范文 | 卢宗能 摘要:在初中教学中,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其中,初中数学的学习情况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日后的各项学习,主要原因在于数学成绩取决于学生的数学能力高低。同时,初中生已经具备了自己的意识,教师已经不能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仅仅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而是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核心素养。本文据实际情况出发,对初中数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策略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学生为主体;初中数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6-059 引言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时,不能只在乎学生的成绩分数,而是应该重视加强学生的能力锻炼,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过程,使得学生能够在日后学习中,不需要教师的引导也能够快速的了解和学习新知识。因此,为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构建更加轻松、愉悦、有趣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更加乐于参与到课堂中,进而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更具有主动性。 一、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数学涉及到的知识趣味性很弱,所以,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是正常的,但是,教师应竭尽所能改变这一现象。首先,教师需要将初中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可以是生活中常见情景,也可以是一起广泛关注的社会事件,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融入到课堂中,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在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同时,这样的情景创设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知识,从而使得学生更有动力的学习数学,进而使得学生养成通过数学角度观察事物的习惯,也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例如,教师在开展“乘法公式”这一课时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每人一张的卡片,卡片的背面写着乘法计算题,需要计算的题目可以是2×2、15×15、35×35这种难度不一的计算题,也可以是(9-3)×(9-3)、(20-2)×(20-2)、(100-25)×(100-25)这种类型的计算题,之后教师可以统计学生答对的情况,并将学生每次课堂的情况记录下来,每周进行统计,最终给与答对次数最多的学生一定的奖励。事实上,针对这一课时内容来说,这样的计算题目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进而更加积极的参与其中,还能够为需要讲解的内容做铺垫,加强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1]。 二、提倡分工合作开展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是学生需要学会的必要技能之一,同时,小组合作的过程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思路和想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事实上,单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若只有一个人解决这一问题,那么学生很有可能因为不熟悉勾股定理的应用而出现不该有的错误,但是,若小组之间互相探讨,就能够极大程度的避免這一问题的发生。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开展小组分工合作。例如,教师在开展“勾股定理”这一章节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一种合理的分组方法,将学生进行分组,之后教师可以交给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门框的尺寸长1米,宽2米,问一块长3米,宽2.2米的长方形薄木板能否从木框内通过?为什么?”这是一个稍有难度的勾股定理问题,这时,教师可以给与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讨论,小组之间的成员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相互补充,最终就能够得出结论。这样的过程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教学中,学生过于被动学习的问题。另外,在过去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没有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习惯,教师也没有针对这一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计划,事实上,这样的现象使得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的思考问题。所以,教师应列出完整的预习、复习计划,要求学生完成,最终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前找出不懂的部分,并带着问题听讲[2]。 三、注重知识的推理过程,正确的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在过去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只会讲解知识点的基本概念,不会讲解各种知识概念和数学方法的推导过程,然而,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使得学生只能够简单的应用数学方法,面对相对复杂的问题,学生并不能通过问题题目分析出其中的本质。同时,过去的教学模式也使得学生对这些数学方法的应用非常生疏,因此,教师在讲解数学方法等知识点时,应引导学生初步的理解其中的原理和方法。 四、将实际生活与数学课堂相结合 数学知识往往源于生活,若想要学好数学,将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相结合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同时,通过生活设置情境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要点,而且能够使得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充满期待,进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进行学习[3]。 结束语 传统的数学教学通常将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现如今,教师应该做学生的辅导者和引导者,将学生作为开展教学的主要角色。教师可以根据以下几种方式开展教学,第一,设计有趣的教学游戏,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环境。第二,引导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学习。第三,改变过去只关注结论的习惯,加强过程的讲解。第四,将实际生活与初中数学知识相结合。 参考文献 [1]王诗佳.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以《完全平方公式》的教学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17):60+12. [2]录红喜.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初中数学教学探究[J].教育艺术,2019(06):80. [3]贺凌冰.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4):18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