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中高年级科技制作活动的有效实施
范文

    吴慧

    摘要:小学阶段学生科技制作课程是有效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与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求知未知事物与知识,激发学生的自主动手学习兴趣。在我们国家当前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科技制作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部分,为了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科技制作课程的学习,教师需要对当前阶段小学科技制作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提升科技制作活动的有效性,助力学生综合发展,本文就小学中高年级科技制作活动的有效实施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科技制作活动;有效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7-323

    根据小学阶段的课程教学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方式是教师教学与调整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对于他们的学习情况有着比较大的帮助。科学课程的学习不仅仅包含着大量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涉及到了许多的实践应用,需要教师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学生在参与科技制作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促使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提升其科技意识,让学生能够真正爱上科技制作活动。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将实践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开展科学有效的科技制作活动。

    一、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科技制作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阶段的科技制作主要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结合具体的知识内容进行模仿或者实践操作的教学方式,在科技制作活动当中教师通常根据一个课题让学生展开实践,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拓宽自身思维。然而具体到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受着传统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的束缚,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依然采用演示方式,学生只能以观看的方式完成整体学习,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也会逐渐促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由此可见,教师在小学中高年级科技制作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创新教学方式,以便于更好的推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相对来说比较小,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多缺乏一定的自制能力,并且对于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相对来说是有限的,面对这种现象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加以引导,并且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通过实践方式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尤其是在科技制作活动方面,涉及到的内容问题比较多,制作程序也非常多,单凭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学生的个人能力难以有效完成。所以,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的活动内容,创建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推动教学活动开展的质量提升。

    二、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科技制作活动的有效性策略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出发,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科技制作活动当中的得力助手,在科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熟练掌握好多媒体技术,并且很好的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对知识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体验,帮助学生更加精确的掌握到基础知识,并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因此,小学中高年级科技制作活动过程中教师想要提升教学有效性,需要不断结合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起教学工具。

    例如,在进行“水滴显微镜”的制作活动教学过程中,首先,我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将水滴显微镜的制作视频播放了出来,并且注重视频播放的速度,引导学生掌握到水滴显微镜的动态制作步骤,从而满足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实际需求。然后,我再鼓励学生们开展制作活动,学生通过不断的观察与实践,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够完成制作活动,我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及时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指导与帮助。除此之外,我不仅注重让学生掌握到水滴显微镜的制作步骤,还强化了学生对于水滴显微镜的结构认知,提升了学生的理解与动手能力。

    (二)设置话题情境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

    所谓的话题情景主要就是以话题的形式进行探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核心知识内容转化为话题形式,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探究。由于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学生相对来说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在进行开展话题探讨的过程中,需要涉及到他们生活中的实际经验,或者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同时需要注重话题设置的逻辑性,使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以课题核心为重点。

    例如,在进行“平衡杂技”教学活动当中,为了调动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为學生呈现出了与平衡相关的话题,为了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平衡,并且调动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开展了自主讨论活动,要求学生们将自己的疑问写下来。然后,我再结合学生们的疑问进行适当的提示,与学生共同进行探讨,如此,学生就能够很好的从之前的好奇心逐渐转变为对于概念的认知,让学生发觉思考的作用,进而促使学生在内心产生新的概念认知。与此同时,我也会通过互联网渠道查询多方面的资料,并适当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不断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适当开展科技制作相关的实践活动

    科技制作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学习、知识运用能力,不断发展学生的智力、提升其知识技能,推动学生整体的素质与综合水平提升。所以,针对当前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学生在科技制作活动开展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具体活动内容开展常态化的实践活动,有效促进学生的参与面与学习质量提升。

    例如,我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科技制作教学过程中开展了多元化的比赛活动,首先结合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特征等引导其进行了比较合理化的分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参加比赛活动,由小组之间共同合作探讨、交流互动自主进行科技制作活动。有的小组自主制作了创意万花筒,有的小组制作了小孔成像机,我在各小组制作的过程中会及时参与并给予启迪性的指导。最后,通过投票的方式选择出最佳小组,并给予该小组一定的奖励与表扬,同时鼓励其他小组应继续努力。

    总而言之,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科技制作活动当中包含了大量的知识点,教师可以从应用媒体信息技术、设置话题情境、适当开展实践活动等多方面出发,全面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以及实践能力等,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新健.小学科技教育的优化路径探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9):109-110.

    [2]朱方廷.小学科技活动室运行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3):4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