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范文 | 张景琼 摘要:新的教学理念,追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为了教育的均衡发展,人们也开始注重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那么该怎样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呢?首先我们要明白,创新能力不单单是指学生的一种能力,不是像我们想的那样的智商或者情商的培养。现在的学习状况越来越要求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考试题目也越来越注重于检测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自学能力。于是,教师们更注重于培养一个拥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学生,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课堂参与;自由讨论;课余时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7-233 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因有很多,中华文化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民族心理,在古代就有枪打出头鸟之说,这就说明了中国民族趋于求稳,不敢去冒险的心理。同时还与教学理念有关系,很多学生从小就被教育在家,要听家长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慢慢的服从就成了学生们的做人准则,这很不利于学生们创造力的发展,让学生们缺乏了一种批判性思维。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学习机器,他们只知道在课堂中,无脑的接受教师的教导,也不去思考教师们的知识是否有用,也不敢去反驳,更不要说在已经学会的知识上进行创新了。学生们慢慢的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这很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因此,教师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多给予他们提问的机会。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提升学生课堂参与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只是自己一味的去讲解课本中的知识。根本不在乎学生在课堂中学到了什么,他们是否对自己讲授的知识听进去了?他们又理解了多少?教师们更多的是去注重学生们的记背能力,或者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如果不培养学生的兴趣,怎么才能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呢?教师应该多给予学生一些课堂参与机会,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课堂中是有作用的,他才会有想法去思考,进而创新。 例如,我在给我的学生们讲解《狼牙山五壮士》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我会先让学生进行课下预习,预习的时候讨论以下几个问题。本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本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以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轻松一点。在课堂的讲授中,我会让学生起来回答课前任务中的一些问题。给学生们创造回答问题的机会。同时,我还会让学生自行提问自己有什么疑惑,给予他们提问的权利。让学生在提问与被提问之间进行思考,从而对本节课的理解更加深刻,進而培养创新能力。 二、鼓励学生自由讨论 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给予学生一些讨论的机会,以此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交流能力,更是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互相之间讨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渐渐的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开始自我思考语文学习的内容,从而对学习过的知识有一些想法,才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给学生们营造一种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下自由的讨论,有着自己思考。 例如,我在带领学生们学习《开国大典》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我会像往常一样提前准备好资料和课件,我会在上课的时候将开国大典那种壮丽的景观放给学生们看,毛主席慷慨激昂的演讲,吸引了学生对于本篇文章的学习兴趣。之后,我开始带领学生们通篇学习这篇课文,我知道,如果我只是本分的去讲解,学生们很快就会觉得枯燥无味。于是我将学生按照成绩分成学习小组,我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些不同的学习任务。学生们在小组内按照我的指导进行学习,各自有着各自的目标,在小组内自由讨论,提高了创新思维与自学能力。 三、有效利用课余时间 想要真正的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能够去限制学生的学习范围,不能只是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很多教师太在乎学生的学习本能,为了应试一直去给学生灌输课本上的知识,也不知道学生喜不喜欢。对于课外知识,教师们总是不愿意让学生去学习。甚至有的教师认为课外知识不利于课文学习。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只有学生在课下自主的去探讨学习,他才会对课本上的知识有所了解,从而基于这些知识去发问。 例如,我在讲解《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给学生们听的时候,我会提前去搜索一些有关地球的照片以及地球发展的历程。同时,我也会让学生们去了解一些与地球有关的知识。在课堂的讲授中,我会先询问学生们是否知道地球的演变历程。以这个问题打开学生的思维,之后再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不时的向学生进行提问。同时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讲解完之后,我会给学生们布置一些课下任务,让感兴趣的同学去搜索一些与宇宙相关的知识,扩充他们的课外知识。 四、发挥学生实践思维 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和爱好,他们对于事物有着自己的看法。但是有的学生担心自己的看法受到教师的批评,因此不敢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使得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进行表达,将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发展。 例如,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我会与学生分享最近看到的一些新闻报道,让学生对社会上的事情进行了解,并说一说自己的看法。由于学生的个人经历不同,他们对于事物有着不同的看法,因此会各抒己见,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会肯定或者否定任何一名学生的个人见解,而是给予学生保留自己看法的权利,鼓励学生能够勇敢说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使学生能够在对实际事情进行分析的时候,更好地发散自己的创造性思维。通过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有主动表达意见的勇气,并能够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不断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首先,教师要给予学生最大程度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们体会到语文课堂的魅力。同时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多加讨论,在自由交流的过程中引发思考。最后,学生要利用课余时间多普及一些课外知识,才能对课本上的知识思考更加全面。 参考文献 [1]王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6(02) [2]谢玉梅.基于素质教育背景探究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语文建设,2013(3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