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范文

    段圣波

    摘要:教育主要就是老师通过情感运用,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而建立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行为规范,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然而现阶段,我国小学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究其原因,是因为班主任没有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情感指导作用。因此,班主任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善于运用激励机制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关键词:激励机制;小学;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7-246

    引言

    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班主任采取激励机制的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进取性和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班主任为实现有效班级管理的目的,要将学生放在主导地位,把握好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表现,灵活运用激励机制,使学生能够获得认可感,集中精力,更加专注于学习。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

    由于每个学生的接受知识的能力各不相同,对于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在课上听讲完之后能够很好的吸收。但是对于一些理解和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对于知识的领悟能力就相对比较弱一些,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进度不一样。使一部分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自控能力,经常会排斥去学校上课的现象。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上会遇到很大的挑战。

    (二)家长对班主任管理工作不配合

    有些学生的父母由于忙自己的工作或者有其他的事情,常常会忽略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缺少教育与引导,久而久之,与孩子的交流比较少,对孩子的日常生活情况不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产生生疏感与距离感,没有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孩子的情况,导致孩子的心里越来越封闭,性格变得孤僻,不愿意与人沟通和交流。使学生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

    二、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采取竞争激励的班级管理机制

    小学生都有比较好胜的心理,班主任老师要抓住学生的个性特征,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将班级所有学生根据性格、爱好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对团队纪律以及学习成绩进行考核,对于表现好的小组,可以进行奖励,奖品可以是各种文具和学习用品,通过这种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明白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要付出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学生们在相互竞争的同时,也收获了学习的乐趣,提高了自觉性,使自己的成绩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也使老师的班级管理工作变得更加轻松。

    (二)采取情感激励的班级管理机制

    在面对小学生教育管理的问题上,班主任老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还要时刻关心学生的情感变化。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关心程度,多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性格特点,观察学生在学校期间的一举一动,主动找学生进行谈心,交流感情,让学生感受到关爱,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情况,找出原因,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三)采取榜样激励的班级管理机制

    榜样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对于班级中成绩优秀、守纪律又人缘好的学生,班主任要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使他们成为学生的学习对象。通过互相交流,使大家能够取长补短,有助于学生取得进步。班主任老师同样要严于律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班主任教导学生要爱护班级的生活用品和保持室内的卫生时,要注意自己平时的行为举止,自己要做到不随意丢弃垃圾,看见有垃圾要主动捡起来,在学生面前保持一个良好的形象,这样才能让学生进行效仿和学习,教育学生才更加具有说服力。

    (四)采取评价激励的班级管理机制

    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有优点和缺点,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作为班主任不能因为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而进行区别对待。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帮助学生强化自己的优点,取得进步。比如,对于偏科的学生,如果一味的对他们进行批评,就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消极的心理,因此,班主任要平等对待,多多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也十分有利。

    (五)采取目標激励的班级管理机制

    对于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要做好对学生的目标激励,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拥有实现目标的动力。老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制定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对于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设计符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案,比如,一天计划背多少个英语单词,背诵几首古诗等等,循序渐进,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良习惯的学生,多动症、上课溜号、课上随意讲话等等,针对这类学生,班主任可以制定相应的目标激励机制,帮助学生改掉这些坏习惯,成为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实现学生自我价值的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班主任应采取有效的激励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疏导,解决班级管理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作为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因素,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来制定教学方案,学会运用情感艺术的教育方式来引导学生。还要在生活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让学生能够身心健康的成长。通过将文化知识教育和激励机制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创建一个合适的学习氛围,更好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参考文献

    [1]宋雅杰.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4.

    [2]张爱平.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5:256.

    [3]杨俊.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激励机制[J].中国新通信,2019,2117:20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