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方法分析 |
范文 | 向朝苏 摘要:语文作为初中学校教学的必学科目之一,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起着基础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学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不断提升为教学目的。有关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持久而弥新的话题,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也迎来了新的变化和发展机遇。本文中,笔者从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以及阅读和写作结合,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等方面谈谈初中语文教师开展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7-250 课堂是学校落实教书育人工作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学习各项文化知识的场所。教师充分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的时间进行有效教学,通过师生有效互动,师生间的交流,愉悦的学习气氛,能够促进课堂有效教学。因此,教师如何利用好课堂45分钟的时间成为教师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奇是人类的一大美德之一。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理,即学习兴趣。初中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从兴趣和个人喜好出发,对于那些单调的,枯燥的练习,枯燥的说教不感兴趣,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提取教学资源,建立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语文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感到有趣,这样学生才愿意学。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学起来就轻松愉快,思维也最积极、最有效,学生创造灵感的火花才會自由绽放。 例如,在教学《昆明的雨》这篇课文时,教师通过谈话创设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雨吗?(喜欢)为什么喜欢雨?”(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同学们喜欢哪个季节的雨呢?”(学生说喜欢春天的雨,因为春雨预示着万物复苏,春回大地。有学生说喜欢秋天的雨,给人带来一种悲伤寂寥的气氛。)听了学生的们的发言,教师总结道:“雨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之一,却成为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笔下寄托情感,抒情的对象之一。同学们能说一说古人描写雨的诗句吗?”(学生自由回答。)“在近代,有这么一位作家也借雨表达了自己的情思。这位作家是谁呢?没错,就是汪曾祺先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昆明的雨》。”通过设置问题,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增进了师生互动,有效调动起了学生关于“雨”的谈话热情,营造了教学气氛,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开展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采用灌输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尝试有效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教师按照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和基础层次等,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小组合作阅读时,要注意营造合作探究的气氛,让学生受气氛的感染和启发,自愿地进入讨论状态中去,此外,合作探究的题目要适当,不宜太难,打击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和信心,也不宜太简单,使合作流于形式,发挥不了小组合作的功效,因此小组合作探究的题目要难易适中,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例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初步认识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区别,说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教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导入新课,让学生速读课文,小组内讨论交流以下问题:1.石拱桥有哪些特点?2.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3.课为中列举了我国哪几座有代表性的桥?4.为什么课文中单列举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例子呢?5.中国石拱桥取得辉煌成绩的原因有哪些?6.第10段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通过小组合作,学生掌握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代表性建筑、取得成就的原因和最新发展。 三、阅读和写作结合,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 写作是初中生必备的素养之一。很多初中生害怕写作,每次写作都达不到规定的作文字数。这与学生的文学积淀有关。由于缺少文学积累,写作时时常感到无话可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只有大量阅读,广泛积累写作的素材内容,才会在写作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因此,在阅读课上,教师要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丰富学生写作的内容,提高学生写作内容的丰富性。 例如,在教学《周亚夫军细柳》这篇课文时,这篇课文选自《史记》。教师在教学课文时,可以开展以《史记》中的人物为中心的阅读活动。但是由于《史记》记载的内容异常丰富,初中生能自由支配的时间有限,因此,教师可以挑选原著中的几个著名人物和故事让学生阅读,如虚怀若谷、韩非的悲剧、莫测高深的老子、苏秦与张仪、屈子沉江、毛遂自荐、大将蒙恬、猛将黥布、“赋圣”司马相如等等,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减轻学生的阅读负担,让学生从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来阅读,阅读完了以后,让学生以“我眼中的…”为角度,自立题目写一写读后感。 总之,有关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持久而弥新的话题,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也迎来了新的变化和发展机遇。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的时间,通过师生有效互动,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把课堂和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潜能和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重视写作教学,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拓展阅读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阅读书籍的兴趣,补充学生的人文知识,丰富写作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周芫.试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影响及对策——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7(06):164-167. [2]许兰.立足文本 以读悟写 以写促读——试论初中生读写能力的培养[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10):34-36. [3]张鑫,赵玉霞.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纳税,2017(24):168+17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