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数学趣味性问题情境构建路径
范文

    高珊

    摘要:在新课改的推进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趣味性问题情境的构建策略,既能够带给小学生学习乐趣,也能够启迪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知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生活、合作等方式,将数学问题与趣味方式进行有效地结合,从而为学生打造趣味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进行探究,发挥自身的学习主体性,将数学知识收归囊下,提高学生的数学整体实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7-157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语言向学生传输知识,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很容易形成被动式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需要摒弃陈旧的教学形式,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投身于数学学习中。为此,教师在进行备课时,融入了趣味化的元素,设计了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思考数学问题,既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也能够激发学生探索欲望。以下是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工作所总结的教学经验,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带来帮助。

    一、在游戏中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且受到自身兴趣与情绪的影响与支配。但是数学知识时循环上升的过程,难度逐渐加大,知识面逐渐拓宽,需要学生长时间地学习、理解与记忆。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由于两种“体系”的不同,学生的学习质量始终得不到有效地提升。为此,教师可以采用以游戏的形式学习核心数学知识,通过游戏为学生创设趣味化的情境,并在情境中提出有效的问题,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使学生在兴趣的支配下,注意力得到长时间的集中,理解能力也逐渐增强。

    例如,教师在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时,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的概念,并能够在练习中准确地进行区分与判定。为此,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了“我比你猜”的游戏。首先挑选6名学生,然后教师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图像,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这六位学生根据图像排出相应的图像,然后由其他学生猜测,这个动作属于哪一种运动方式?如学生看到一个三角形在旋转,那么此时留个学生摆成三角形的图形,逐步挪动自己的步伐,呈现旋转的状态,其他学生则可以进行猜测,并说出为什么。再比如,多媒体上显现一条直线,在不断地移动,六位学生也一字排开进行移动。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创设了趣味化的学习环境,活跃了课堂氛围,也将“猜”作为问题的形式进行有效融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生活中提问,增强学生探究欲望

    小学数学知识虽然最为基础,但是抽想性比较高,如何让学生理解数学数理,掌握基本的数学算法?是小学数学教师探究的主要方向。在新课改中,提倡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拉近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与关系,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生活意识,从而使得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得到有效地增强。与此同时,生活是学生赖以生存的环境,倘若教师为学生提问生活化的问题,能够瞬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驱动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最终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时,以学生常用的长方形课桌作为举例内容,如:“现在老师想给大家的桌子周围点缀一圈装饰条,让它看起来十分漂亮,大家的学习劲头也会更足,那么老师怎么才能够买到合适大小的装饰条呢?”学生回答:“首先要知道这个桌子的长和宽有多长,然后再把所有的长和宽的长度相加,最后用得出的答案买合适长短的装饰条。”此时教师发现学生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周长”的存在,便直接引出周长的概念:“现在大家所说的把所有的长和宽加起来,便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周长。”紧接着,教师可以再列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已知的经验回答问题,从而检验学生对周长的理解。最后,教师再与学生一同从问题与回答中,总结出“周长”的具体概念。生活与数学知识紧密相连,能够带给学生一定的亲切感,而生活中的问题则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转换,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在合作中提问,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很多教师认为小组合作教学不适合在小学阶段使用,其实在高年段使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也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礎。因此小组合作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教师提出一个值得钻研的问题,便可以让学生共同探究,完成对问题的猜想、分析与论证,最终得出准确的答案。在数学课堂中,小学生本身的自制力不高,很容易形成课堂混乱的状态,因此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时,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探究情况,张弛有度,既给予学生一定的探究与交流空间,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也要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始终处于探索的过程。

    例如,教师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首先为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当一个图形,既不是长方形,也不是正方形时,我们应该怎样求面积?”此时学生们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各自分享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说:“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拼接的方式进行面积计算,把他们拆解成我们认识的图形。”还有的学生说:“我认为可以把这个图像比对小平方厘米的小方格,只要数清楚小方格,便可以得出面积。”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此时教师发现一个组中的学生都出现了沉默的状态,便上前了解情况,发现大家的思维出现了堵塞,没有思考与探索的方向,便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找到方向。如:“虽然这个多边形,我们没有学习过,但是我们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你觉得这个多边形可以进行分割吗?”于是大家便纷纷进行讨论,对多边形进行分割,并将分割后的图形面积进行相加,最终得出了多边形面积。

    综上所述,“学贵有疑”,心中有疑问,才会有向前进步的动力,学生只有在面对未知的知识才会有求知欲。趣味情境中融入一系列的问题,既能够带给学生新颖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帮助学生打开数学思维,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最后,希望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能够关注情境与问题的融合,探索出更多有效、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与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为学生未来学习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顾银燕.开放的数学: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J].文理导航(下旬),2020(09):20-21.

    [2]王志忠.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让小学数学课堂绽放活力[J].科技资讯,2020,18(11):154+15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