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常态化家长学校促进落地式家校共育的实践思考研究
范文

    龚光尧

    摘要: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任教育者,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通过遵循办学、教学、共育的教育理念实现家校共育,让这一教育方式常态化,全面提升教育效率,促进学生生活、学习的有效管理,实现学生身心的综合成长。因此,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主要阵地,如何通过两者的“共同作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树立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家庭教育和学生品质教育的结合,已成为父母和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常态化;家长学校;落地式;家校共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8-360

    引言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孩子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家庭和学校度过,更是学生成长的第一摇篮,然而再以往的教育中,家庭更多的承担着“生活辅导”,学校主要承担“学习指导”,两者无法有机协同,学生难免出现一定的心理适应问题和学习作风问题,不利于学生的综合成长,所以,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开端,对于处在成长阶段具备较强可塑性的学生而言,对其进行有效的落地式协同教育十分必要。

    1、家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家长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一个心理成熟和正确思想价值导向的成年家长,要将学生的品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成绩也要关注,但是不能过度关注,必要的时候要给予孩子一定的鼓励,疏导孩子存在的问题。其次就是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之间不和以及家庭离异都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家庭解体的后果会直接压到孩子的身上。所以,家长为了孩子,要保持和谐的家庭氛围,具备积极乐观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最后就是采取科学合理的育人方式。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文化修养以及教育方式都会极大的影响孩子的发展轨道,所以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而科学的育人方式应该是民主式的、宽容式的,家长在此过程中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系、呵护以及尊重。

    2、家校协共育展开教育

    除去家庭以外,要想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还需要家庭协同学校,通过两者间的有机联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生活指导和学习指导。家校共享教育的典型做法之一就是做好沟通协作,借助于网络平台,让双方都能第一时间收到来自对方的反馈,自上而下形成完整的品质教育机制。此外,家长如果对孩子的思想动态不清晰,也可以及时咨询或者向教教师反应,通过反馈,让家长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疏导策略,通过这种取长补短的方式,全面提升教育的实效性。此外,班主任教师也可以通过微信交流的方式向家长咨询学生近段时间来的作息规律、生活情况以及思想动态,以便于之后针对性的开展心理辅导和思想价值给引领教学,家长也可以第一时间向教师咨询学生是否存在思想问题以及学习适应问题,借助于微信、QQ等线上交流平台,实现学校和家长的有效沟通,构建出家校一体化的教育机制,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驾护航。

    3、以人为本、采用细致的家校共育方式

    家长和学校首先要采用更加精细的教育方式,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引导人,要进一步关注孩子的发展,将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为第一要务,切勿因为工作繁忙就疏于对孩子的教育。当下多数学生的思想行为都比较叛逆,这就需要家长和学校要用更加亲切热烈的方式服务于孩子,将重心放置于学生的成长经历和成长体验当中,把生活和学校教育真正做到孩子心中去。

    4、总结

    家庭同样是学生教育的关键一环,许多父母由于家庭内部原因,导致长期以来忽略了对学生思想的引领和学习指导,且部分家长认为立德树人更应该是学校方面的事情,教育思想存在偏差,因此,在新时代下,家庭方面要及时转变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放在首位,并加强学校和学校的沟通,構建出家庭、学校为一体的落地式共育机制,充分发挥出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作用,两者充分协同,促进学生的全身心成长。

    参考文献

    [1]常远志,王宝华.深化家校合作维度研究 搭建家校合作实践路径[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0(09):19-20.

    [2]张周.新时代高品质教育视域下家校协同共育实践路径初探[J].教育科学论坛,2020(25):37-4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4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