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如何在教学中塑造幼儿道德品行
范文

    沈梦瑶

    摘 要:幼儿阶段是塑造良好道德品行和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在倡导“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下,加强德育教育,提高幼儿道德品行,是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责。文章主要结合教育经验,就“如何在教学中塑造幼儿道德品行”这一课题从多角度进行探究,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幼儿;道德品行;德育教育;策略

    幼儿教育时期是孩子迈向自我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德育教育启蒙的关键时期。处在3-6岁年龄段的孩子,自身缺乏判断力、约束力、自控力,在幼儿园学习中,孩子们的习惯、思维、人格、道德品行等都能得到有效发展。俗话说“三岁看老”,可见塑造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行,要从小开始,幼儿好比一棵小树苗,需要我们施肥、浇灌、修剪枝叶,坏的习惯就像杂草一样,需要帮他们铲除,这样孩子们才会健康成长。那么,作为幼儿的启蒙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塑造幼儿道德品行呢?文章结合教学案例,做出如下教学尝试。

    一、 尊重幼儿主体,渗透德育教育理念

    由于幼儿性格活泼好动、好奇心极强、喜欢观察和模仿,如果教师采用强制性的方法制约,势必不能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会给幼儿带来恐惧、焦虑、不安等心理负担,因此,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教育。

    例如,每天入园时,教师跟幼儿主动打招呼“早上好!”幼儿也回应教师一句“早上好!”遇见同班同学也要鼓励幼儿开口说话,主动问好,教会幼儿如何在恰当的场合使用礼貌用语,在离园时要教会幼儿对教师说再见,同学再见的礼貌用语;在幼儿洗手时,教师要组织孩子们排好队,不能推挤同学,教会他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秩序;在就餐时,要提前把小手洗干净,教师组织幼儿小手背后,幼儿不能大声喧哗,教师说可以就餐时,才可以拿起餐具,同时要求幼儿不要到其他同学餐盘里面夹菜,要给幼儿养成安静地就餐环境,进餐的德育教育,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同时也能培养幼儿从小养成讲卫生,树立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当幼儿不小心把同学的水杯碰到地面时,幼儿要主动向对方说声“对不起,”对方回应“没关系”在遇到困难时,要教会幼儿主动向他人寻求帮助,得到了他人帮助之后,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要真诚地和对方说声“谢谢”和“不客气”,在幼儿午睡期间,教师要引导幼儿自主找到自己的床位,学会自己脱衣服,盖小被子,不要左顾右盼,大声说话,这样能让幼儿从小有公德心,学会在大环境下多为他人着想,这样孩子们以后在公共场所就会自觉地遵守公共秩序。这些看似是非常小的事情,但是这些礼貌用语却会在幼儿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让他们从小事增强文明意识。这样久而久之,很多文明用语就会每天挂在嘴边,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较多,部分孩子任性、蛮横,对很多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占有欲,所以孩子们的一言一行要在教育中一点点约束。在幼儿性格养成的关键期,教师从平常小事引导孩子们学会分辨好与坏、善于恶,做到言传和身教,这样才能逐步优化幼儿的道德品行评判标准。

    二、 将幼儿置身于具体的德育情境中

    德育不是父母和教师能够给予的,而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体验获得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给幼儿创设教学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体验中打开思维,促进孩子们思考、判断、理解。

    例如,在每年的端午节,教师提前准备,给幼儿创设端午节包粽子的节日情境,教师鼓励幼儿说一说在家里是如何与爸爸妈妈过端午节的,孩子们把过节的细节一一表述出来,接着,利用多媒体让孩子们观看我国一些地区过端午节时的一些民俗,让孩子们感受节日气息,同时由我国这个传统的节日,挖掘其道德基因,端午节不仅预示着中华民族高尚的爱国情操,而且还弘扬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又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幼儿观看儒灵童动画,通过律动情境促发幼儿情绪,里面涉及的道德习惯内容有很多,有礼仪情境、故事情境、动画情境、语言情境、图谱情境、游戏情境、经典情境,儒灵童将好习惯渗透到幼儿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应情,还应时,使幼儿以儒灵童为学习的好榜样,幼儿潜移默化地受情感熏陶,促进幼儿更好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实现幼儿园德育情境创设价值。可见,把幼儿放在具体的德育情境中,能体现出德育的直观和鲜活性,有利于幼儿学会判断和分析什么样的习惯和行为是正确的,帮助幼儿提高道德认知。

    三、 在游戏中融入德育教育

    幼儿园的任何一项教育活动都离不开游戏,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性格特点来开展一些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同时在设计游戏时,要融入德育教育,这样孩子们可以一边玩,一边学,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五一劳动节前,教师可以将“我劳动,我快乐,致敬祖国建设者”为德育主题,让每个孩子通过各种学习渠道了解五一劳动节的由来,之后引导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画出自己心中最敬佩的劳动者形象,于是在孩子们的笔下有了警察、消防员、医生、教师、环卫工人、建筑工人、教师、农民等劳动者,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劳动是最光荣的,劳动有利于他人。由此,教师还可以设计游戏活动,让幼儿行动起来,看看他们在五一劳动节这一天都想做些什么,有的孩子浇花、有的叠自己的衣服、有的开始扫地和拖地、有的整理玩具等等,当孩子们完成一项劳动时,教师可以奖励孩子一件玩具,鼓励孩子们在劳动中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做起事情会比较粗糙,教师不要过于苛责,要用鼓励的话语激励孩子们一点点进步,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教师可以让孩子们把劳动当成游戏来做,比如和孩子们一起收拾玩具、把书摆放整齐,看看有多少孩子做的又好又快,游戏中教师可以放慢速度,把劳动机会留给幼儿,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成就感和满足感,通过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孩子们在勞动中养成勤劳、肯干、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劳动中帮助孩子树立坚韧、独立、自信、快乐的品质,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尊重和热爱别人的劳动成果,进而使孩子们从小养成劳动最光荣的思想美德。

    又如,教师给孩子们设计“拔萝卜”的游戏活动,这个故事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不陌生,但是要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能力,将其表现出来,这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在游戏中每个孩子尝试着不同角色,有的扮演成小动物,有的扮演成老爷爷和老奶奶,在拔萝卜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孩子们敢于向他人寻求帮助,教师还要用拔萝卜这种歌渲染游戏气氛,来增强孩子们的兴趣,通过主动参与游戏活动,让孩子们认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非常渺小的,很多人的力量凝聚起来会爆发出很大的力量来,多人一起来拔萝卜,所有人拧成一股劲,萝卜很快就会被拔出来,可见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在合作中让幼儿体味快乐,同时引导孩子们在做事时不要一意孤行,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让幼儿感受到合作能把事情做得更快、更好。

    四、 关注社会时事,与德育教育联系起来

    社会是每个人都无法脱离的环境,德育教育与社会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入时事,让孩子们通过一些时事来进行德育学习。

    例如,生活中有很多活雷锋,总是想着他人安危,在2019年蔓延的新冠肺炎期间,就有很多的志愿者主动请缨上前线,他们很多人瞒着自己的父母,害怕父母担心,无论前面有多少的危险和困难,他们选择了坚守,日日夜夜地为患者送去温暖,当患者心理负担过重,情绪不好时,他们给患者加油打气,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他们是最美的白衣天使,也让2019年不平凡,教师可以把一些典型的抗疫故事讲给幼儿听,让孩子们在内心树立榜样意识,引导大班幼儿就疫情谈谈自己的感受,对许许多多的逆行者的行为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学习他们身上哪些品质,该怎样做,有很多孩子说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自己能力范围内可以办到的事情。

    又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给幼儿播放消防员拯救森林大火,不顾个人安危,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的视频,让孩子们思考他们的伟大之处,让英雄人物的行为触动每个孩子的心灵,引导幼儿从小要有爱国情怀,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能为祖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让孩子们认识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来不断提升孩子们的德育素养,使幼儿人格进一步完善,养成多关注社会时事的思想意识,并对每一个事件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由此来培养孩子们优秀品质。

    五、 在家园共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一面镜子,在幼儿园教学中,只依靠教师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家长的言行举止能够塑造孩子的行为,也对孩子们的成长带来一定影响。幼儿教师要和幼儿家长共同学习和成长,旨在帮助幼儿提高道德水平,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在教学中,可以在幼儿园开展多样化的亲子活动,拉近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距离,让家长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了解自己的孩子。同时,向家长交流孩子学习和生活实况,如实交代孩子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家园共育能够凸显家庭和学校的共同教育作用,使德育教学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化,因此,幼儿园可以定期让家长到园里接受德育思想,3-6岁孩子就好比一张白纸,他们的思维和认知尚未成熟,家长和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对孩子的成长,乃至一生都受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擅长观察和模仿大人的言行举止,如果大人在一些品行方面不注意,很可能让幼儿染上坏的行为习惯。对幼儿实行德育教育,就是为了从小规范孩子们的行为,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让他们学会分辨是非,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需要从幼儿时期开始,一句礼貌的话语、一个暖心的小举动,都是孩子进步的表现,作为幼儿教师,要多关注每个孩子,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同时多和家长沟通和交流,每天可以在微信群,发一些德育教学资源,以及一些优秀的人物事迹,让孩子们在家园合力下,以期更好地实施德育教育,使幼儿在学习中全面发展。

    总之,良好的幼儿道德品行,需要从娃娃时期抓起,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使幼儿在今后成长和学习中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断完善自己的品格,分清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对任何事情都能学会理性的判断,育人先育德,德育是一项长久性、持续性的教育工作,一种品格的养成需要量的积累和质的突破。要想塑造幼儿道德品行,就要抓好德育教育工作,并且借助网络资源,来促进社會、幼儿园及家庭之间的联系,将这三者有效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德育教育经验和方法,以为将来祖国的花朵的盛放做好足够准备。

    参考文献:

    [1]冯蕾.幼儿园教学中如何渗透对幼儿的德育教育[J].散文选刊,2019(9):43.

    [2]敖魏.浅谈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J].信息周刊,2019(51):347.

    [3]黄磊.关于幼儿园教师进行幼儿德育教育的措施[J].好家长,2018(63):3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