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音乐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
范文 | 于洪弢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小学又是音乐教学的基础阶段,是学生音乐兴趣与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因此,就要求我们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师提升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视,不断的探究与创新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以此来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音乐;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8-133 笔者任小学音乐教师多年,对于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有着清晰的认知,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我们非常有必要对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的梳理,并结合现实情况寻求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如何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激活音乐课堂,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立足笔者多年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分别以下几个方面对新时代下的小学音乐高效教学进行探究,期望能和各位一线教师共同学习与借鉴。 一、跟随音乐律动,提升学生兴趣 教师对音乐的节奏感会影响到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意会能力,教师要结合音乐的情调和音乐的旋律进行律动,表现出具体的情绪,让学生感受着音乐的魅力,也体会着音乐的情感熏陶,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具体而言,音乐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音乐韵律来进行身体的律动。 例如,do音可以用下蹲的动作来代表;re音可以用半蹲的方式来代表;mi音用跳跃的动作来代表等,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在发生明显的变化。由此,学生会跟着教师的节奏跳跃起来,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继续跳跃,并给予学生指导。通过这样的律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感,还可以带动而生的积极情感,提升学生对音乐节拍的热爱,并带动学生在课下进行不由自主的训练,加深学生的音乐记忆与感知能力。 二、借助信息技术,挖掘情感因素 我们都知道,能够被教材选中的内容,肯定属于“精华”,能够对学生有正确导向,传递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人生价值观,同时还能提升学生个人素养。在这种前提下,我们作为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师,就要注重对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分析作者生平以及创作背景、探究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并以这些因素为教学的基础,来指导学生增强对音乐的感触,诱发学生自身独特的情感体验。如此,就能实现学生对音乐作品理解的深化,促进高效的音乐课堂构建。 例如,在教学《依马呀吉松》内容时,笔者在导入环节向学生做了西部地区风土人情的讲解,并出示了布达拉宫的图片,让学生边观看边总结西藏谓语我国的什么位置。同时,笔者在向学生讲解:“西藏谓语我国的西南部,有世界最高的山脉,有最美的雪域风情,有勤劳勇敢的通报,更有独特优美、粗犷的音乐。本首歌曲就是最好的能体现藏族风情的音乐形式,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如此,不仅降低了音乐的难度系数,而且还使学生体会到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三、开展趣味活动,进行音乐赏析 传统的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模式单一,让学生单纯地听音乐或者讲授音乐知识,这样的音乐欣赏课是没有意义,也毫无价值可言的。因此,在小学音乐鉴赏课程上,我们要依据小学生的兴趣点,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如此就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其中,进而感受到音乐的美好。同时,教师也要跟根据学生的想个特点,针对性的设计有趣的音乐活动。比如,可以进行听音乐猜歌名、分组合唱比赛、歌曲对唱、角色扮演、音乐知识大赛等趣味活动,教师要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并且要主导游戏的进程,在游戏当中给学生渗透音乐知识。 例如,在音乐欣赏课中可以设计一个让学生通过伴奏音乐猜歌名的游戏。这个游戏的流程是这样,分成几个组,每一个组选出一个代表。根据歌词表现的内容给学生设计一个符合歌词特点的头饰,让这几个学生戴上头饰围成一圈,当听到哪段音樂,这位小朋友就主动走到圈里来,并且唱出其中的一句歌词。当听到西游记里的音乐时,戴这个西游记人物头饰的学生就走到圈里来;当听到《小燕子》这首歌,头戴小燕子特点头饰的学生就走到圈里来。通过这样的游戏,不仅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音乐,还加深了对歌曲的记忆与理解。 四、注重音乐欣赏,提高音乐素养 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更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的重要武器。所以,小学音乐教师不能将常态音乐课堂教学的重点单纯地放在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上,而是要注重音乐欣赏教学的组织与开展,积极地引导学生全方位地了解音乐创作的背景、艺术特色,深入了解歌词、乐曲、风格特点、表现形式,从而加深学生多音乐的领悟和体验,使学生感受音乐美感并升华为对音乐的理性认识,切实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例如,在教学《赶海的小姑娘》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笔者为学生开展了音乐鉴赏活动。上课后,笔者先为学生播放了本首歌曲,让学生体验歌曲的情绪,在欣赏的过程中,笔者再引导学生对歌曲的节奏、旋律进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的表达情感。这样一来,在音乐教学中,笔者通过注重音乐欣赏教学,就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五、通过红歌演唱,激发爱国情感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习唱歌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故而,教师要重视这方面的教学,而由于红歌有较强的旋律性,歌词积极,所以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积极去实践,去开口学唱,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把握红歌传唱的技巧。不过,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要关注每位学生的表现,多采用鼓励教学法,给予每位学生以肯定,进而,让其也能积极的在红歌传唱活动中达到传承爱国主义情感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映山红》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也为了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蕴含的情感内涵,笔者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歌词以及歌词背后的故事。首先,为学生播放针对“若要盼得呦红军来,岭上开遍呦映山红”的讲解视频,进一步让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这之后,向学生展示关于红军作战的背景故事的图片以及短片,为学生渲染了合适的情景,进而,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为后期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总而言之,音乐就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让学生充分感知音乐的魅力,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不断的进行体验,进而充分的融入到音乐教学的课堂,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提升音乐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笑坤.智慧学习,健康成长——小学音乐智慧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北方音乐,2018(06). [2]徐冬洁.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新课改下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策略浅谈[J].考试周刊,2018(0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