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
范文 | 曾竹兰 摘要:近年来,随着幼儿教育不断发展,游戏化教育已经成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手段,通过游戏化教学,能够发挥出游戏的趣味性、启发性和互动性的优势,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游戏化教学中,如何能够发挥出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是每个幼儿教师关心的课题,本文将对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进行介绍,分析游戏化教学激发幼儿主动性的要点,并提出让幼儿成为游戏主人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主动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8-246 游戏化教学是幼儿园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游戏化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已经受到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认可。在游戏化教学中,如何能够唤醒幼儿游戏兴趣,提升幼儿参与度,让幼儿成为游戏的真正主人,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的作用,成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关心的话题。 1、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的相关概述 (1)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的内涵 游戏化教学是幼儿学前教育的主要手段。幼儿具有天真、活泼的个性,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具有喜欢游戏的天性。学前教育中,采用游戏化教学形式,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能够让幼儿边完善边完善对事物的认知,丰富自己生活经验,从而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1]。 (2)学前教育中游戏化教学的特点 1.趣味性 幼儿的注意力常常会被新鲜事物所吸引,而且,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通常在5分钟左右。學前教育中采用的游戏是围绕幼儿认知特点和身心发育规律设计的,符合学前教育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对幼儿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能够让孩子将注意力放在游戏活动中,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学到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2.启发性 幼儿游戏不仅需要在形式上丰富多彩,还需要具备符合孩子认知的情节,能够让孩子通过对游戏活动的参与,获得认知上的启发,让孩子形成主动思考,促进孩子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的提升。 3.互动性 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年龄较小,认知能力和自主意识还不完善,在幼儿游戏设计中,教师需要将游戏情节简单化,提高游戏的互动性,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形成积极思考,强化幼儿的自主意识,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游戏化教学中激发幼儿主动性的作用 1.增强幼儿学习兴趣 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中,激发幼儿游戏主动性,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有助于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源于孩子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探索,孩子的游戏兴趣与自身年龄特点和生活环境有关。发挥幼儿在游戏化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够让游戏更加贴近孩子的生活,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从而实现对孩子内在情感的触动,增强幼儿学习兴趣。 2.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幼儿阶段是孩子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孩子大脑功能在不断完善,孩子的智力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采用游戏化教学方式,让幼儿充分发挥出游戏的主动性,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能够让孩子在轻松、自主环境中自由思考,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乐趣,在思考中获得生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从而促进幼儿智力的快速发展。 2、游戏化教学激发幼儿主动性的要点 (1)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中,要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需要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是,充分考虑到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考虑到幼儿的兴趣爱好[2]。 例如:在进行“看图识动物”教学中,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将会让孩子结合图片对动物特点进行总结,让孩子形成机械记忆。采用游戏化教学方式则为教学活动赋予了趣味性。 教师结合图片对动物生活习性和特点进行讲解,制作动物的头饰,让孩子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结合动物的习性和特点自由发挥,自主构建故事情节,不仅能够让孩子提升对不同动物的识别能力,还能让孩子主动意识得到提升,锻炼孩子思维能力。 (2)采用多样化的游戏材料 要提升幼儿在游戏化教学中的主动地位,需要通过外界事物的刺激引发孩子积极思考,采用多样化的游戏材料是促进孩子主动思考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看图识动物》教学中,教师在游戏材料投放中,不仅用到了动物头饰,还增加了其他游戏材料,如:花草的模型,餐具图片等。孩子在角色扮演中,很自然将各类材料与动物的习性特点联系起来,将动物拟人化,故事情节生活化,构建出动物的日常生活游戏场景。 通过投放多样化游戏材料,能够让孩子思维得到拓展,主动思考,将游戏材料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让游戏变得更加生动,从而成为游戏的组织者和设计者,让孩子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3、如何让幼儿成为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中的主人 (1)更新学前教育观念 要提升幼儿在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中的主动地位,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让孩子参与到游戏的组织和设计中,发挥出孩子的群策群力,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认识10以内的数”教学中,教师采用游戏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对游戏过程进行了设计,在教室中将椅子排成了3列,分别为1列、2列和3列,每列“火车”分为1号车厢、2号车厢等,孩子随机抽取“车票”上面标注了列车号和车厢号,如:3-5代表了第3列火车,第5号车厢。教师在游戏组织和策划中,让孩子参与进来,用椅子布置好教室,将数字挂在对应的“火车”上,将卡片放在每节“车厢”上。 孩子亲身参与到教学游戏的组织和策划过程中,对游戏规则理解更加深入。因此,孩子对游戏的参与度更高,参与的热情更加强烈,不仅缩短了游戏准备时间,游戏进展也格外顺利。 结束语 采用游戏化教学方式,能够让学前教育具有趣味性,提升幼儿学习兴趣。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到游戏的组织和设计中来,让孩子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在提升游戏参与度的同时,锻炼孩子主动思考能力,从而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文婷.幼儿教学中教育游戏的应用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7(23):420. [2]赵芹.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33):297-29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