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以读促写 |
范文 | 李金花 【摘要】目前农村大部分小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怕写作文。学生写不好作文是语文教师的困感。尤其是农村小学生,由于信息来源少,交流欠缺,阅读量少等原因,致使他们写作文时行文千篇一律,没有真情实感。针对这一现状,笔者从“以读促写”的方法去培養农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以读促写;写作兴趣 说到写作文,对于小学生而言,这可是学习上遇到的最大的“拦路虎”,每每谈虎色变,畏惧不已。对于教师而言,这也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可每当谈到作文教学时,大凡都是采取漠然的态度,总感觉在此问题上束手无策。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小学而言,就更难了。他们的视野不够开阔,生活的天地不够宽广,自然写出来的东西不是记流水帐就是空洞无物、千篇一律。但是,小学作文,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衡量语文成绩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该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这成了许多语文教师最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综合多年来在农村小学教语文的经历,在这里我来谈一谈我的一些浅见。 一、重视课外阅读,以读促写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 (一)大量阅读,以读促写 著名的诗人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这一语道破了读书与写作的关系,不用注释,要有“神”,就要“破万卷”。可见阅读对写作起着很大的影响。但自从电视、电脑等形形色色的媒体出现后,学生们对阅读更是避而远之,特别是对农村的小学生来说要有这方面的兴趣就更少了,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的家长对这方面认识不深,也更不重视,认为看课外书籍是读“闲书”,浪费时间,影响学习;二是农村里没有图书馆,课外书籍来源难。因此,作为农村小学教师,要重视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鼓励孩子们大量阅读课外书籍,让他们通过各种正当渠道获得书源,如到学校图书馆借用,自已买,跟别人共享等。与此同时,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多开展一些有关阅读的活动。如说故事大赛,比比谁抄的好词佳句多、名言名著知识大比拼、读书手抄报展示,读书心得体会、征文比赛等,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促进了他们动笔写作的兴趣。读是写的基础,要提高写作能力,必须博览群书。 (二)择优阅读 著名作家藏克家曾经说过: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是的,一篇佳作,一部好书,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志向。当前出版物中鱼目混珠,好书与劣书共存,因而作为教师要教会孩子们择优阅读,要挑选高品位的读物。比如名著、报刑、杂志、科普书等,并且在阅读中学会鉴别和思考。 与此同时,为了避免阅读的随意性,盲目性,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阅读,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要求学生勤动笔,做好读书笔记,或摘录精彩语句,或概括内容大意,或归纳写作特色,或写感想体会等,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读写结合,培养写作兴趣 读和写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会读,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而且还必须教会学生理解作者在表达思想内容时所运用的方式方法,及其遣词造句的妙处。将读和写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从阅读范文中训练学生的写作思路 学生思路的清晰性,对于作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十分重要。在阅读教学中,我常常从审题开始,围绕课题,把人们想问题时最一般的思维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一见题目就知道文章要写的主要内容;一想内容就知道文章的重点在哪儿。这样的训练多了,学生就能逐渐掌握最一般的思维方法,写作文时,能正确地审题,立意选材而且能清淅地、有条理地组织文章的层次,懂得围绕中心写文章,突出重点。 (二)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仿写范文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教学的主体。它对指导学生作文起着铺路筑基的作用。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有机结合,发挥课文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仿写,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1.从整体着眼,点线人手 作文这个整体包含许多部件,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从仿写部件人手。如写人的记叙文,我把人物外貌、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一一分述,并进行单项训练。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我把描写人物和描写思想活动部分多次设置情景进行训练,进行一课多仿。在教《慈母情深》一课时,在总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先让学生找出描写母亲动作、语言、神态的语段,找出之后,我再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然后让他们进行仿写。特别是在仿写文中“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这一处时,同学们的兴趣特别浓,有的学生写: “爸爸小心翼翼地从衣兜里掏出那个破旧的钱包,从里面夹出几张揉得有点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了数……”有的同学写道: “爷爷从衣兜里掏出一包花生米,用龟裂的手指夹一颗,小心翼翼地放入我的嘴里……”有的同学写道:“老师用龟裂的手指从衣兜里掏出一条洁白的方巾,为小明擦汗”……当时,我还趁热打铁,布置了学生写一篇写人的作文,并提醒学生要像课文上一样,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这些方面人手,进行细致描写,体现人物的特点。这样一来,不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2.以课文的写作形式为例,让学生仿写 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都是很好的文章。有的课文的写作技巧、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标点符号的使用等都恰到好处。例如,《白鹭》这篇课文在布局谋篇上采用了“总分总”的写作方式。文中先用一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总起全文,接着从白鹭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两大方面进行分述,写出白鹭的“精巧”。最后又用一句“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来总结全文,呼应文章的开头。文中在描写白鹭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时,采用了对比、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白鹭的精巧形象写得活灵活现。我在教这篇课文时,就抓住课文的这些写作特点,让学生仿写题为《我喜欢的一种动物》的作文。写前,我先让学生明确两点:一是选择自已熟悉的动物来写;二是学习《白鹭》一文的写法,特别要注意会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将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明确要求以后,我给大家开了一个头。同学们对这样的作文不感到困难,拿起笔来就写。下课铃响了,不少同学已把作文写好了。其中有一个程度一般的学生写的作文: “燕子是一种精巧的小动物。它色素的配合,身段大小,一切都很适宜。那乌黑的羽毛,那全身流线型结构,那小而尖的嘴,那灰黑的小脚,增之一分则嫌短,好看极了……” 实践证明,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师要想带领学生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就必须通过学生从读中悟写,以读促写,充分发挥阅读与借鉴的仿效作用,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把写作文当成一次次愉快的旅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高水平的作文。 【参考文献】 [1]韦志成.作文教学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2]倪瑞,小学作文教学问题与对策[M].作文学习,2009,1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