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 |
范文 | 严媛 【摘要】课堂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个性化语言,对教学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大多数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来说,语文课堂中教师所说的语言是他们学习语言表达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当重视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力求教学语言的准确,培养教学语言的艺术,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环境中,爱上表达。基于此,本文对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词】课堂;教学语言;规范;准确;艺术 课堂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个性化语言,是教师传达思想、表达感情、教授知识、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基本工具。在课堂实际教学中,教师把自己内在的知识和观点转化为语言、动作、表情等活动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对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就谈谈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几点看法。 一、重视教学语言的规范化 近日,学校老师在评笔者执教的《母鸡萝丝去散步》一课中指出:“你的課堂语言过于随便,如‘母鸡萝丝的脚被绳子绊住了,你却说成“母鸡萝丝的脚被绳子牵住了”;又如你说‘狐狸被蜜蜂追出了十万八千里,这个‘十万八千里使用太过随意,更恰当的说法应该是‘狐狸被蜜蜂蛰得抱头鼠窜等等。”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这些都是用词不恰当、语言组织过于随意的例子。我想不仅是笔者,很多跟笔者一样的年轻教师也许或多或少无意中也会犯这样的错误。要知道,对于大多数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来说,语文课堂中教师所说的语言是他们学习语言表达的重要途径,倘若教师不够重视规范自己的课堂教学用语,给学生提供错误的范本,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造成严重的影响。正是这样直言不讳的批评建议,让我开始认识到教师应当重视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化。 当代语言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小学阶段是发展儿童语言能力的最佳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语言模仿能力强,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不规范,就容易影响并造成学生的习惯性语病。比如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教学时习惯性夹杂一些口语、方言,学生自然而然地跟着模仿,这样不仅难以纠正,甚至会受误终生。因此,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首先要做到规范化,每位教师都应重视使用规范化的语言进行课堂教学。 二、力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还应力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平时,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表述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的领悟与掌握。笔者在授课《玩出了名堂》中解释“玩具”为什么要加双引号时,是这样阐述的:列文虎克通过这个“玩具”,发现了“小人国”,“居民”比我们这个世界还要多。这里的“玩具”是不是真的指玩具?学生回答:“不是。”我又问:“不是真的指‘玩具,那是指什么?”学生回答:“指放大镜。”后来,学生在做练习时回答到:“玩具”等词语加双引号是因为它们不是真的。事实上,这双引号是表示具有特殊含义。正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上表述的语言不够准确,才会导致学生得出如此令人目瞪口呆的结论。 相反,笔者在聆听一节一年级的公开课时,那位授课老师语言的规范化和表述的准确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学生不理解“山清水秀”这个词,那位教师引导孩子道:“山怎么样?水怎么样?”学生很快反应过来,说:“山很清,水很秀丽。”那位教师趁机总结说:“对,‘山清水秀指山的轮廓很清晰,水很秀美。但我们一般不拆开来解释,而是总体理解为风景很优美。”这样,学生既明白了词意,又懂得了该何时运用这个成语。紧接着,学生还仿照“山清水秀”这个例子,清楚明白地解释了“鸟语花香”这个成语的意思。这位教师规范、准确的语言表达,得到了令人惊喜的收获。 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笔者对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有着深切的感受,特别感悟到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教师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有着更高层次的要求,因为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有着更为深刻的影响。 三、培养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指出:“话说得好就会如实地达意,使听者感到舒适,产生美感,这样的说话,就成了艺术。”由此可见,培养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是课堂教学的更高境界。 课堂教学语言需有一定的艺术性,它是富有生命的、灵动的、有趣的传递信息和交流情感的工具。如笔者在授课《夜色》时引言:“漆黑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让人感到害怕;美丽的夜晚,微风轻拂,鸟叫虫鸣,让人感到陶醉……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夜色》,看看文中的小朋友眼里的夜色又是怎样的呢?小声读读课文。”学生听到如此触动心灵的话,自然好奇又深情地投入到朗读中去了。当要引导学生感受“我胆子很小很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的害怕心理时,我又说道:“看!窗外那么黑,黑漆漆的夜色中有小小的亮光在一闪一闪的,就像是怪物的眼睛……你们听!那呼呼的是什么声音?窗外那么黑,我好像听到了鬼在叫,狼在嚎,怪兽在张牙舞爪、龇牙咧嘴地呼唤着我们……好像马上就要冲进家里来了……”学生立刻感同身受,情不自禁地缩成一团,在接下来的朗读中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害怕的心情。通过运用艺术性的语言,让学生置身于生动的语言环境和极具画面感的氛围中,可以更好地使学生受到感染和启发,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教师用自己规范、优美的语言吸引学生爱上文字,爱上表达,这就是一种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吧!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陈金铭.跟着名师教语文[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