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信息技术创新 实践课程有效实施策略 |
范文 | 胡斯荣 【摘要】在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实践课程中,项目式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及创新意识,有助于儿童成长思维的拓展,激发探知的欲望,培养科学研究的精神。本文基于项目式学习,从“重新定位,转变角色观念;立足学科,优化项目结构;细化目标,落实自主探究;有效组织,营造研究氛围”四个方面分享项目式学习的有效实施策略。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有效实施;策略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学科、超越学科、立足实践、贴近生活的课程学习。项目式学习团队以项目实施为主体,在一段时间内共同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或完成一项综合性任务。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学生学习相对应的知识和技能,有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及创新意识。它整合了小组合作学习和个体自主学习,有助于促进深度学习的实现,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以下策略能有效组织学生参与项目式学习。 一、重新定位,转变角色观念 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往往是被教师“导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的学习活动变成了“教师要我学”,学习活动往往缺乏主动性。在项目式学习课堂中,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项目式学习课堂的引导者与伙伴。 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在课前做好任务设计,细化学生学习任务,课中学生由教师要我学变成我要完成项目需要学习什么,怎么和同伴一起学。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小组讨论、解决问题,除了能发现自己的短板还能学习他人的长处,更主动地学习,提升学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例如,广州市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第19课《小火箭升空——背景的切换及收发广播》一课中,项目主要以以“小火箭升空”为主线,学习广播与接收广播、背景的切换、接收背景消息。学生不能只掌握操作技能,应要把掌握的操作技能灵活运用。在课堂教学前,我先让观看神州11号火箭升空的视频,然后再执行“小火箭升空”示范程序,让学生知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引导他们也能利用scratch制作小火箭升空动画,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最后分小组进行挑战任务,设计“小火箭升入太空”程序脚本,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一起创作。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往往会提出很多创新性问题并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过组员的“我们一起学”及“我们互相学”得出制作方案并实施,最终完成项目制作。教师是学生参与项目式学习的引导者及伙伴,和学生一起参与项目式学习。这样的项目式学习课堂,学生既掌握了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还能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 二、立足学科,优化项目结构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学科、超越学科、立足实践、贴近生活的课程学习。项目的设置应以学科为基础,必须依据课程标准、以教材为主要载体开展教学活动,依托学科教材提炼项目学习主题。其学习内容可以是本学科的,也可以是跨学科的,再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开展项目式学习。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许多内容都适合开展项目式学习,例如,第一册第二单元第9课《健康绿道行——图像的复制》一课中,项目式学习立足信息技术学科,涉及美术学科的空间布局。教师可以把课堂教学设计成一个项目,上课前告知学生要完成的项目及要求,再将任务细化,首先引导学生先将鲜花种植到花圃中,学生需要掌握图像的复制与移动才能完成任务,然后再引导学生从素材库里复制素材进行布置。学生需要掌握不同文件之间的图像复制学生要完成项目设计还需要一定的美术空间思维能力。依托信息技术学科的基础,进行课程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及创新意识,更有助于儿童成长思维的拓展,激发了儿童的探知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的精神。 三、细化目标,落实自主探究 项目式学习往往将一个创新实践课堂教学设计成一个项目实施教学,每个项目都以主题课程实施为主,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或团队学习,以解决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学习相对应的知识和技能,最终完成项目实施。对教师任务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细化项目的目标,设计可实施的、可操作的、有层次的任务,将项目的学习目标定位清晰,逐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并解决问题,掌握项目对应的知识与技能,将个人或团队的创新想法应用与项目中,最终完成项目式学习。 例如,广州市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第二单元第13课《滑板小少年——角色的移动及定位》一课中,学生以完成项目“滑板动画编程”为学习任务,教师在课前必须要设计好学生要完成什么项目,学生要学习那些对应的知识,将本课教学设计成一个项目,该项目必须具有挑战性、探究性,然后录制教学微课,再将学生的项目式学习任务细化成角色移动怎么编程,角色的坐标怎么获取,角色移到指定位置怎么实现。学生在课堂中,接收到项目学习任务,学生要完成项目就要通过看书、看微课、小组交流等形式主动开展学习,编写程序时后执行程序,观察效果,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小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修改程序,最终完成项目。学生从中学会对应的知识和技能并有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及创新意识。 四、有效组织,营造研究氛围 项目式学习将传统的课堂学习设计成一个项目开展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教师首先应创设有趣的情景激發学生的学习欲望,有想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项目学习中。在项目式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按设计好的任务逐步引导学生参与项目学习活动。个人或团队在开展项目学习中不但要接受同伴、教师或其他小组的建议及评价,也要对他人或其他团队的成果进行评价,最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提出修改意见,并修订项目学习成果,形成最终的项目成果。 课后,教师可以通过成立科技社团,社团每学期初公开招收喜欢创造、创新意识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通过社团活动组织成员参与各类科技创新实践竞赛项目学习中,组织学生参加市、区、省各类竞赛活动,如实体机器人、乐创空间等竞赛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项目式学习氛围。教师还可以开展区域内项目式学习成果交流活动,通过展示各学科学生项目式学习成果,提升学生的成就感,有效提高学生参与项目式学习的动能。 总之,教师需转变角色观念,立足学科基础,优化项目结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细化项目式学习目标,有效组织,逐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项目式学习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激发探知欲望,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冯书侠.项目式学习的校本实施策略[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9. [2]张建辉.一对一环境下的项目学习[J].教育(周刊),2017(52):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