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卷首语
范文

    现在有的教育者认为,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太柔软”,不能“太善良”,而应该培养学生的“狼性”,教给他们与市场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种种“生存技能”。他们认为,东方是“羊”的教育,培养的是温文尔雅、逆来顺受、安于现状的人;而西方是“狼”的教育,培养的是个性张扬、敢于挑战、不断超越的人。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世界里,我们要对孩子们进行“狼”的教育,而不应是“羊”的教育。

    对此我万万不敢苟同。教育当然应该教给学生生活技能与生存智慧,但首先应该给学生以人之为人的精神世界,而人的所有“精神”都必须以“人性”为最基本的底線,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持孩子善良和悲天悯人的天性,这对于一个人是否拥有幸福终身的精神生活是至关重要的。苏霍姆林斯基在其名著《帕夫雷什中学》中这样写道:“为每一个人培养起善良、诚挚、同情心、助人精神以及对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事物的关切之情等品质,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的、起码的目标。学校教育就要由此入手。”

    正如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幸福一样,教育的不同阶段同样有不同的主题。理想与现实、玫瑰与毒刺、美丽与邪恶、真诚与虚伪、热爱与憎恶……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生,都是应该或拥有或经历或感受的,但对于成长于特定学段的孩子来说,是否应该将这些一股脑儿地展现给他们呢?不,我认为,对于某一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教育者只应该给他这个年龄最需要的东西。这是对人性的尊重。

    ——李镇西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9: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