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在材料分析中提升知识重组能力 |
范文 | 徐燕 材料分析题是历年高考必考的主要题型之一,从历年高考和平时的训练看,此类题目学生失分较多。学生失分的原因主要是:不认真审题或审题不清,答非所问;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且不懂所学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缺乏答题的技巧和方法,表达随意,语言不规范,缺乏逻辑性。那么,怎样在材料分析中提高知识的重组能力呢?现以高考政治题为例,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材料一:2004—2007年江苏农民人均收支状况(单位:元) 材料二: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2007年我省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农民得到的收入有所增加,但流通环节的弊端及农资涨价吞食了农产品涨价带来的一部分收益。与此同时,因食品等价格上涨,农民生活成本在增加,消费额在增长,实际购买量在下降。同年,苏南、苏中、苏北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6989元、4784元和3534元。 一、读懂材料,找出关键词和关键句 设问指向:针对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如何进一步提高江苏省农民生活消费水平。 应对策略:(1)强化基础知识的理解,增强对关键词、关键句的敏感度。如例题中的“收入与支出、流通环节的弊端及农资涨价、江苏三地区消费的差异、经济生活角度、提高消费水平”等。(2)加强训练,提高对材料的概括、归纳能力。如根据例题材料中江苏三地区消费的差异,教师应概括出江苏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结论。(3)对于题目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教师建议同学们应用着重号把它在卷一上标出来,提醒自己思考时注意。(4)思维中关键要做到“三审”。①审材料:去粗存精,找出关键词和关键句;②审知识定位:明确运用知识的指向(《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③审题型:即设问是“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样做”。据此,教师要审出例题材料中的下列内容:随着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的支出也在增加;流通环节的弊端及农资涨价吞食了农产品涨价带来的一部分收益;物价上涨增加了农民生活成本;苏南、苏中、苏北农民的消费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运用的知识角度是《经济生活》;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农民的生活消费水平。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全面、准确地分析这些内容就为后面解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明确要求,找准知识的落脚点 应对策略:(1)强化回归书本意识,明确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考试考的是大家对书本知识的识记、理解、迁移、运用的能力。材料可以千变万化,热点也与时俱进,但万变不离其宗,即离不开书本上的知识。(2)强化体系意识,做到“心中有体系”。更多时候学生也能答出书上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但答不全。究其原因是因为心中没体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整合相关知识,将所学知识体系化、系统化。(3)强化原理意识,做到“心中有原理”。对原理找不准的主要原因是对原理的识记、理解不到位,即不能从材料中的具体现象联想到书本的一般原理。因此,教师在讲课时要尽可能做到从具体到一般,再从一般到具体。如在例题中看到“物价上涨”,就应想到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从而想到采取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三、寻求观点和材料的最佳结合 应对策略:(1)答案应采取要点式陈述。有些同学答题就像写作文,不分要点地写上一大段。这样做的结果是阅卷老师可能看漏,从而造成失分。因此,学生作答时应少写废话,少写描述性的话,多写关键词,言简意赅,要点与要点之间标上序号或用分号间隔开来,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2)对原理的叙述应遵循相关性原则。前面我们在寻找书本知识的落脚点时,对落脚点所涉及原理的取舍就是根据与材料的相关性进行的;同样,对原理该写哪些话,不写哪些话,也应根据与材料的相关性去进行取舍。 (3)阐述时要将材料和原理有机结合,防止出现“两张皮”。如对例题阐述中要紧紧围绕农村、农民和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农民人均收入差距大的材料去组织答案,强调“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4)注意逻辑性,语言表述要规范,做到“三尽量”,即尽量使用学科语言、尽量使用材料语言、尽量使用时政语言。 (5)再想想题目能否结合时政及书外知识作答,锦上添花,争取不失分和扣分。比如,对例题的解答,如果能再加上“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增强农民消费的信心”就更好了。(6)最后,总分结合、注意归纳小结,注意书写端正,明确书写也是分数的道理。 我们相信,只要掌握该类题型的思维特点和规律,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规范思维,加强训练,就一定能在材料分析中提高知识的重组能力,从容应对高考。 作者单位 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 杨博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