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简谈美术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 |
范文 | 茅华艳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美术学习个性特点,注重美术教学的多元性和弹性,并善于挖掘、培养和优化学生的独特性。因此,笔者在美术教学中重视挖掘学生多样的潜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实践机会,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 一、在教学中彰显学生个性 由于家庭、年龄、性别、先天等方面的因素,学生本身就存在差异。譬如:有的学生对美术感兴趣,有的学生对学习美术兴趣不浓,有的只喜欢捏橡皮泥,有的又喜欢剪纸……针对学生个性的差异,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及在美术学习活动上表现出来的个性特点,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譬如:问卷调查、评判作业。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宽松的课堂中观察学生课堂行为表现,例如:上课时,重新安排学生座位,提出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一起议论,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势利导,为他们在美术学习上找到最佳突破点。在美术学习活动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运动等方面的感受,使拥有不同优势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促使他们酣畅淋漓地抒发自己的审美体验。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要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教学就必须多样化。整齐划一、没有个性、缺乏新意的学习方式需要改变。具体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上,都必须不拘一格。 1.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可以不局限于课本内容,尽量挖掘地域美术资源,开发校本美术教材,如:把我们沿海的一些美术资源编成课题,《舌尖上的海鲜》《撒网归来》《海上迪斯科》等,带领学生参观渔港,观察渔船、海鲜,从它们的形状、色彩、大小人手,运用写实、夸张、想象的方法,用美术的形式把它们表现出来。 2.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在感官上欣赏美,可以用丰富的语言来描述生活中的美,可以收集废旧材料,让学生创造多元化的美……充分刺激他们的视觉、触觉,从他们的兴趣、能力出发,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从而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3.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多形式的课堂教学同样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如户外美术活动课,课程富有特色,有挑战性。比如:我在上二年级《会滚的玩具》时,尝试到户外教学,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把制作好的玩具有的放在水泥地上滚,有的放草地上滚,有的放在事先摆好的倾斜的木板上滚……通过户外体验,让学生知道自己作品的优缺点。整堂课氛围轻松、心情愉悦,教师完成了本课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知道了美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激发了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效果更好、乐趣更多。 三、用多元评价发展学生个性 有一句话说得好: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天生的艺术家。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智力差异、家庭差异,所以他们的美术潜能也有差异,美术作品的最后效果也不一样。 为了让学生增加学习美术自信心,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在课堂最后一个环节——评价环节中,我把评价的方法采用多样化。例如:在上手工造型课时,把评价标准分为几个方面:精致美、创意美、夸张美……让学生从各种特色的作品中体会到不同的美,对自己的作品也有一定的成就感,以此增加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在上绘画课时,可以运用水彩笔、彩铅笔、炫彩筆、油画棒等材料,评价也从颜色鲜艳、细致认真、大胆创新等方面来点评,让学生更加自如地运用各种材料来作画。这样的评价方法,不但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还挖掘了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都能显现出来。所以采用多元的评价,有助于关注学生的优点,调动学生对绘画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成功的信心。 美术课学生个性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每一个美术教师都肩负着重任,教师应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帮助学生,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完善与发展。 编辑 姚思雅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