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生本教育与情境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高效融合
范文

    罗世鑫

    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要研究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生本教育和情境教育灵活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担负着培养孩子数学逻辑思维的重任,要注重引导学生在情境之中进行独立思考,完善知识结构,快速掌握所学知识。我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从情境化导入问题、构建平等师生关系、有效利用“错误”资源三个方面,讲述如何融合生本教育和情境教育,希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情境化导入问题,突出学生教学主体地位

    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模仿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设置情境化问题,提升其学习兴趣,关注他们的认知规律,突出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贴近实际的问题会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他们快速进入情境,主动学习新知识。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知识点时,我会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圆的。然后让同学们联想八月十五中秋节,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品月饼,赏圆月,门前是一片平静的湖面,一滴水从上面滴入后,在水面上荡起一圈圈水纹。从中你感觉到哪些事物与本节课内容有关?学生们积极回答:水纹圈、月亮、月饼是圆的。我趁势引入新的学习内容正式开始授课,这样就会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活跃课堂气氛,构建平等师生关系

    生本教育的理念,要求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课堂授课时,教师应当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保护其自由探索的个性,注重引导他们,激励他们不断进步。活跃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如“圆的认识”开始正式授课后,我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圆形纸对折后打开,用笔和直尺把折痕画出来,并在圆形纸的其他位置上重复上面的折纸活动。操作后,我问:“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回答:“这些折痕都相交于一点,正好在圆的正中心。”我说:“数学上把这一点叫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身体的多种感官被调动起来,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学习过程。

    三、有效利用“错误”资源,诱导学生独立思考

    生本教育的思想,要求教师应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思维的误区,通过巧设问题的方式引导其进行自我反思,以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其思考能力。有效利用“错误”资源,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避免再发生同样的错误,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总之,新课改的实施,吹响了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号角,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教師应当融合现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快速吸收教材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生本教育与情境教育的高效融合。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大砂坪小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9: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