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优化模式研究 |
范文 | 王莹莹 摘? 要:双一流建设给我国高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具体到图书馆,就可以充分利用文化服务、知识传播的资源优势,积极构建创客空间,并促进创客空间模式的优化发展,构建出开放式、具有实践特色的创客平台。从运行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创客空间建设依然处于起步期,覆盖范围并不十分广泛,主要模式有武汉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打造的风格各异的创客空间模式,其他高校就可以借鉴这3种模式的建设经验,结合双一流规划的具体内容,把创客空间建设真正与双一流建设规划融合起来,让图书馆创客空间成为高校“双一流”建设发展的强大支撑和坚实力量。 关键词:双一流? 高等院校? 图书馆? 创客空间 中图分类号:G258.6;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1(a)-0193-03 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Model of Maker Space in University Library Based on "Double First-Class" WANG Yingying (Tangshan University,Tangshan, Hebei Province,063000 China) Abstract:The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provides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Specific to the library, we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resource advantages of cultural services and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to actively build maker space and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ker space mode, and build an open and practical maker plat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per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maker space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China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and its coverage is not very extensive. The main modes are different styles of maker space models created by Wuhan University,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and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Other universities can learn from th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these three models and combine the specific contents of the double first-class planning to develop maker space. The integration of space construction and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will make the library maker space a strong support and solid forc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ouble first-clas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y; Library; Maker space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新一轮国家发展战略,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后为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战略举措,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做好立德树人工作。这一战略规划兴起于2015年8月,2017年1月“双一流”实施办法正式发布,这就意味着双一流战略规划正式步入实施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再次明确指出高等教育中要加速双一流的建设步伐。双一流建设给我国高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具体到图书馆,就可以充分利用文化服务、知识传播的资源优势,积极构建创客空間,并促进创客空间模式的优化发展,构建出开放式、具有实践特色的创客平台,通过创客空间建设来拓展图书馆服务功能,通过图书馆服务职能的转型、服务内容的拓展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支持,为双一流建设增添一份力量。 1? 我国高校图书馆构建创客空间的主要模式 1.1 以“四创”为主题的武汉大学图书馆创客空间模式 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排头兵,武汉大学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与图书馆建设等领域中都做出了积极尝试,其中图书馆就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构建了“四创”为主题的创客空间,也形成了四创空间模式,四创即创造、创新、创业与创意。当然,武汉大学图书馆创客空间模式也是逐步探索的结果,最开始依托工学院分馆构建了第一个创客空间,为满足工学院学生创新需求与实践训练对场地的要求,充分利用该分馆的设施与设备,打造出了“创客小聚区”,为立足于创意训练的创客们提供技术指导。为了满足工科学生对高精尖设备的需求,创客小聚区陆续购置了智能化双屏云学习终端、27寸触摸全媒体阅读器、3D打印与扫描系统与MAC电脑的“创客云平台”等智能化数字化设备,这期间,创客小聚区的设计、装修、设备的摆放等,均由学生来完成。在随后的运行过程中,3D打印已经成为创客训练与产品展示的一个亮点,吸引了大量学生前来围观,创客与学科馆员相互合作,多次举办3D打印原理讲解、三维造型设计、工艺制作流程等学术讲座,向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普及智能制造概念,并举办设计、建模、制作等比赛活动。武大图书馆以创客小聚区为基地,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的创客空间,为大学生创意成果转化提供基地,为他们搭起了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桥梁,同时举办嘉年华、沙龙、经验分享会等活动,探索出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新的可供实施的路径。 1.2 “软创协作”创客空间模式 这种模式以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构建的创客空间为主,不同于其他高校图书馆打造的创客空间,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把人文教育同创新实践实现有机结合,借助海大人文发展规划的东风,把人文精神引入到创新教育与创新实践之中,构建出“软创协作”创客空间模式。针对大学生群体对传统图书服务需求呈下降趋势、对多功能需求不断上升的客观情况,海大图书馆充分利用双一流与双创发展契机,尝试构建“软创协作”空间,把闲置的借阅空间进行简易改造,为前来图书馆的大学生提供小型研讨交流空间,供他们开展非数字化、软性创意训练,这些空间功能各异,有创意工作室、软实验室、主题创意室等,把曾经是摆放图书、期刊与报纸的空间改造为交流、讨论、实践训练空间,为他们提供教学相长的空间。尤其是针对科学发明、专利申请深受欢迎的现状,学科馆员充分发挥文献检索的特长,给创客们提供专利查询、技术查新与专利申请指导等服务,为把他们的创意思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科技作品与产品提供尽可能的指导与服务。 1.3 “三全”创客空间模式 为了探索出全新的创新育人路径,借助于双一流建设契机,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借打造“大流通”服务观念的机会,为大学生构建了“三全”创客空间,即提供全面、全员、全程创新指导的创意训练服务。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创客空间总面积达到了600 m2,配置相应的设备与设施,供大学生进行创意训练、文献检索与专业学习活动。为了给大学生提供前沿文献服务,图书馆为“三全”创客空间订购了创新创业类的期刊与报纸,同时开通了多种数据库,供他们自由、免费查阅创新创业信息;开展创业大讲堂活动,邀请校内知名教授、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来进行专题讲座,也邀请长期奋斗在创新创业领域的知名校友回母校图书馆,为正在创意训练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专业化指导。 2?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的优化策略 2.1 重视学科馆员建设,为创客空间提供专业指导 对于高校而言,双一流建设不单单是一流学校建设,还应重视学科建设,建设一流学科,对于图书馆而言,首要的应是加强专业学科队伍建设,建设出高质量学科馆员队伍,鼓励学科馆员与各个院系、系部相结合,与重点专业、重点学科结成联系对子,双方就大学生群体创新创业教育、产学互动、创意成果转化等活动开展合作,图书馆创客空间为院系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基地与场合,院系知名教授、职业指导教师可以担任创客空间兼职教师,取长补短,制订出完善的创客训练计划、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创意主题活动,开展出行之有效的创意训练活动。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构建模式在优化、完善时,首要的是做好顶层设计,重在思维模式创新,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活跃、专业的成长空间,让他们在创客空间内将个体创意顺利转化为创意作品。 2.2 构建创新型模式的创客空间 双一流建设给高校各个环节的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到图书馆发展规划中,服务模式创新、服务能力改进、服务内容扩充已经是迫在眉睫的发展要务。构建创新型模式的创客空间就是高校图书馆增强服务能力的一个切入点,也是带动图书馆服务变革的一个推动因素。创客空间建设意味着图书馆的全体馆员应在技术指导、数字文献服务、项目孵化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提供服务指引,作为指导者、参与者与管理者,这些服务工作的开展就给全体馆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型创客空间模式的改进,首要的是馆员队伍创新意识的培养,每位工作人员应意识到新的服务理念所提出的要求,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培养科学思维与创新意识,敢于面对挑战,与学生创客一起合作,达到共赢的双重效果。 2.3 积极引导创客成果的实际转化 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高校图书馆意识到大学生创客成果转换推广,仅仅依靠图书馆实现是“杯水车薪”,“创客空间”在推进成果转化方面要抓住“国家政策支持、产学研合作对接、提升成果品质”三个优势。目前一些重点大学图书馆“创客空间”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专项政策补贴,建立由优秀导师辅助带领,为大学生成果搭建高层次平台;有的大学图书馆采用校企合作,优化比较团队,嫁接优质项目源,运用民间资本推动大学生创客项目;有的调动高校独有的校友人脉资源,寻找更广阔的企业赞助,实现高校创客成果与社会的“产学研”对接。但是无论何种成果的推进转化,最终取决于它的质量和价值,终将面临社会的检验,大学生创客成果也不例外,这需要图书馆在做服务支撑时,引导大学生考虑成果的目标方向、创新因素与社会需求因素要求,推出的成果有品质、有创新、有实力,才能被社会所需要和接纳。在大学生创客成果推广转化的手段和方法上,寻求校内外多渠道、多平台的“强力互补”,将促进大学生创客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实力的成果出现和成长。 3? 结语 双一流建设给我国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就可以充分使用这个战略机遇期,带动服务理念的变革,其中构建创客空间就是一项有效内容。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促进了图书馆在创新意识培养、创新人才发现、创新平台搭建、创新资源提供、服务创新转型等多方面的生长点,对人才、对高校、对国家发展建设的作用清晰明鉴。但是,从运行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创客空间建设依然处于起步期,覆盖范围并不十分广泛,存在同质化、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相关院系、职能部门对图书馆创客空间的认知也不到位,这就需要引起图书馆的反思,重视创客空间构建模式创新,结合双一流规划的具体内容,把创客空间建设真正与双一流建设规划融合起来,让图书馆创客空间成为高校“双一流”建设发展的强大支撑和坚实力量。 参考文献 [1]?石立民,陈灏.发展图书馆隶属学生社团拓展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内容和空间——以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导刊,2016(2):21-24. [2]?车宝晶.“双创”时代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构建模型与运营策略研究[J].图书馆研究,2018(1):19-22. [3]?李燕波.論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经营模式及发展策略[J].图书馆建设,2015(2):69-72. [4]?刘小芳.图书馆创客空间的馆员能力及培育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11):110-112. [5]?张鹤凡.我国图书馆空间改造及发展趋势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18. [6]?高震.“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的调查与分析[D].安徽大学,201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