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 |
范文 | 杨平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明确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数学核心素养是指用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倾向性,包括数学意识、数学行为、数学思维习惯等。 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教师而言,首先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教师要明确我们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有哪些,学科本质是什么,只有充分了解后才能明白教学究竟要把学生带向何方。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抽象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主要载体。下面我就如何在这个板块内容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加强直观,培养学生抽象思维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能力还较弱,所以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直观物体或图片,让学生感受经历图形的抽象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提升素养。比如,在学习射线、线段、直线时,这些线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图片或者实物如手电的光、一段跑道、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铁轨这些直观的图进行观察,激活他们的记忆库存,然后再去掉实物抽象出这些线,从而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小学生的思维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没有这些形象的過渡,他们对这些抽象学习内容就难以理解,那么空间想象能力的建立就会大打折扣。 二、动手操作,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空间观念的建立需要大量直观经验作为基础,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也很重要。很多理论知识讲给小学生,他们的理解和记忆都是浅层的,要让他们对那些结论定律形成记忆,就一定要让他们理解并运用于实践。让学生能够清楚且深刻记忆的方法,首选的是动手操作。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这句话简单而明了地道出了动手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动手操作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无可替代的。 操作实践是学生思维成长的起点,它的魔力在于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把枯燥乏味的文字叙述转化为吸引人的思维形式。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使知识内化。《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比如,在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诸多方法中,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接在一起的方法就可以简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度,而在证明过程中就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便加深了记忆。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展学生从二维平面观念转换到三维空间观念的能力,让学生在思维上的成长更加扎实。比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圆锥体积这些知识时,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圆锥的体积一定要自己操作经历实验的过程,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公式的来龙去脉,这样的学习记忆才会更加深刻。这种经验和方法会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合作学习,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 合作学习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与他们相处的能力都会得到提升,生生互动也会得到促进。有些知识学生自己也可以学会,有些要在与同学、老师的交流中受到启发,还有些活动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要合作才能完成。比如认识周长时,有一个活动是用线绕树叶的一周并测出长度,也就是测量树叶的周长,这个就必须至少两个人合作才能完成,在这种互动交流中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都能得到培养与提高。 史宁中教授指出:“素养的形成,不是依赖单纯讲授,而是依赖学生参与其中的数学活动;不是依赖及易于理解,而是依赖感悟与思维;它应该是日积月累,自己思考的经验积累,数学是悟出来的,而不是背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标,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从而强化数学意识,在操作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与人合作。 作者单位 西安市阿房路一校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