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时期科学素养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分析 |
范文 | 摘 要:在新时期,对小学科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科学知识,还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从而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在当前的小学科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切实地对科学素养建立正确认知,仍在机械灌输知识,影响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文章将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意义为切入点,详细阐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新时期;科学素养;小学科学教学 一、 前言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带领学生体验科学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笔者将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科学素养的意义为切入点,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详细阐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借鉴。 二、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意义 (一)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科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学生实现发展的主要途径。教学实践证明,传统的以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难以使学生发展科学素养,同时课堂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教学任务,驱动着教师优化科学教学活动,借助多样的途径,引导学生观察、体验,使学生成为学习科学的主人,并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下,提高发展效果。此外,学生的发展,是检验科学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之一。通过体验科学教学活动,学生实现科学素养的发展,意味着科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科学教师也可以从如此教学实践中获取教学经验,不断地完善自我,增强教学能力,从而进一步地改善科学教学,提高科学教学质量。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教师组织科学教学活动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之一。同时,综合素质的发展,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科学素养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参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出发点,创设多样的教学活动,不但可以实现科学教学的优化,提高科学教学质量,还可以切实地使学生通过经历一系列的科学教学活动,实现科学素养的发展,夯实综合素质发展基础。 三、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 立足科学素养培养价值,在实施小学科学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探索、应用多样的策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驱动学生有效发展。小学科学素养包含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立足科学素养的具体内容,笔者在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尝试应用如下策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一)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观察是非常重要的开端,通过观察可以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观察能力并不是生来就有的,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品质。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的客观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养成客观求实的品质,真实的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并且如实表达,不能对结果或者数据进行伪造。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的持久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在观察的过程中要保持耐心,从而使学生形成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的敏锐性。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保持敏锐的观察力,这样才能够切实的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在组织“土壤里有什么”教学之前,立足该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关系,教师设置观察任务,要求学生们搜集土壤,对土壤进行观察,初步地了解土壤中有什么,做好课堂学习准备。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科學思考任务,要求学生联系课前观察到土壤,提出不同的问题,借此调动学生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夯实发展科学素养的基础。 (二)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小学科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探究是最核心的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学生都缺少探究的主动性。虽然他们在儿童时期就开始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大多数父母并没有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而是直接将答案告诉他们。当学生进入学校之后,教师也采用多种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则非常被动,缺少探究思维。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习惯于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很少会主动进行探究。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能对教师有过多的依赖,而是应该先自己去寻找答案。比如,当学生遇到“植物的根是否吸水?物体的滚动摩擦是否大于滑动摩擦?”等问题的时候,应该自己去设计实验来找出答案,而不是马上就向教师提问。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使学生能够始终保持探究的动力。 (三)培养动手动脑的习惯 在新课程背景下,倡导在科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养成勤于动手和动脑的好习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非常喜欢动手,但是却不是很愿意动脑。当需要动手实验的时候,学生的操作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却不能真正在实验中有所收获。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既要养成动手的习惯,也要养成动脑的习惯,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开展探究活动,设计好实验的步骤,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提前预测。在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运用自己的多个感官,对事物发生的微小变化进行及时的捕捉,对产生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最终探究出事物的本质。比如,在学习“电磁铁”这一内容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电磁铁,知道电可以转化成磁,知道制作电磁铁所需的材料,知道电磁铁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向学生提问:“电磁铁是怎样构成的?电磁铁是怎样制作的?什么决定了电磁铁的词性强弱?”。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个问题进行探讨和预测。然后,各个小组要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预测结果。在学生动手实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科学记录的习惯,将实验现象以及自己在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想法都记录下来。这样不仅能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设置开放性的教学内容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教师应该将科学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首先,教师应该立足课堂,为学生开拓求异空间。教师应该对教材中的创新点进行深刻的挖掘,鼓励学生勇敢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从多个角度去思考,用创造性的方式去解决,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其次,学科之间应该进行互相渗透。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以及科学性,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在为学生构建开放课堂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科学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练习在一起,在教学内容、方法以及思维方式上进行互相渗透。比如,在学习“水”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从语文的角度为学生介绍。最后,课堂结构要因学施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该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为学生设计动态的教学内容,并且不断地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交流、合作的机会,全面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优化课堂评价的方式 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时,可能并不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当发生这种情况时,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指责,也不能否定学生,以免使学生失去学习的自信。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在学生完成探究之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肯定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优势,并且委婉地指出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失败的原因,鼓励学生再次进行实验。这样一来,学生在今后的探究活动中也会养成总结和反思的好习惯,科学素养会不断地提升。同时,在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立体、动态的评价,对于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比如,对于在实验中有良好表现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授予“实验小能手”的称号。对于回答问题准确而全面的学生,教师要对他们进行肯定。对于在课堂上敢于质疑教材、质疑教师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让其他同学为他们的勇气而鼓掌。另外,教师还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将集体评价、小组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结合起来,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好地认知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竞争意识。 (六)多样化课外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家庭作业,不仅可以驱动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地应用,做到学用结合,提高科学应用能力,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地感知到科学与生活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科学学习意识,为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有效地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在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将获得进一步发展。因此,在组织小学科学教学的时候,要想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教师不仅要立足课堂,多样策略地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等,還要立足课外,设计多样的家庭作业,引导学生应用。因为科学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在设计家庭作业的时候,教师不妨设计出具有生活性的作业,点燃学生应用科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使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发展科学素养。比如,在组织了“摩擦力”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联系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应用摩擦力的作业,如冬天下雪的时候,如何避免滑倒?使学生在应用科学知识的同时,积累生活经验,发展科学素养。 四、 结论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最终实现小学科学的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 姚万奎,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王家堡小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