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谈谈教育中的学术训练 |
范文 | 陈自鹏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也是一种学术训练。学术训练是一种特殊的训练,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再到未知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从懵懂无知到知之较多,也可以从知之较多到熟练掌握。 一、学术训练都训练什么 学术训练是通过不同的内容和途径对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施加影响的。 一是训练知识获取的方式。学生知识获取的方式有多种,比如:按照学习的主体,有主动式知识获取和被动式知识获取;按照社会交往方式,有交互式知识获取和自主式知识获取;按照学习策略,有死记硬背式知识获取、条件反射式知识获取、类比学习式知识获取、传授式知识获取、演绎式知识获取、归纳式知识获取等方式。 二是训练各种习惯的养成。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学术训练对学生各种习惯的养成作用尤其明显。比如学术训练中至少可以训练学生提前预习的习惯、认真听课的习惯、独立自学的习惯、自主思考的习惯、严谨治学的习惯等等。这些习惯实际上也是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三是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学术训练最重要的作用是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要通过学术训练使得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演绎能力、判断能力、概括能力、综合能力都得到提高,更主要的是要使學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四是训练克服困难的意志。学术训练不仅能够增进学生的智慧,还可以培养学生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意志。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常常是鲜花伴着荆棘,一帆风顺的学术生涯或者人生是不多见的。学生能够在学术训练中勇于克服困难,勇于争取胜利,是比现实的智慧还要重要的事情。 二、如何开展学术训练 学术训练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要改进学术训练的效果,需要创新学术训练方式。 一是要开展研究性学习。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到《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 二是倡导课堂教学民主。教学民主是指在教学中采用民主式教学。有专家指出,民主式教学通过教会学生自己学习或自主学习,通过教师教的逐渐减少以及学生学的逐渐增加,完成从“扶”到“放”的教学全过程,最后达到“教是为了不教”。 三是反思学术训练手段。学术训练手段是指为了达到训练目的而采取的合适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在教学中究竟选择哪些教学内容训练学生,选用哪些训练方法训练学生更为有效,需要认真研究和改进。 反思学术训练手段应该注意训练内容和方法的目的性、教育性和科学性。要明确训练应该达到的目的,关注训练手段的教育作用,并不断改进训练手段的科学性。 四是提高学术训练效果。学术训练效果应是效能和结果的有机统一。什么是效能?此处效能是指训练的效率和能力。效能是衡量训练结果的尺度,效率、效果、效益是衡量效能的依据。有人说,效能是效率和目标相乘之积,是说我们不能片面地追求效率,效率高不代表目的就可以实现,有了目标再乘以效率才是达到目的的有效方法。 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术训练的效能,以保证训练取得好的结果。 总之,学术训练十分重要,其效果将影响孩子的一生。提高学术训练效果,一定要目标在胸,注重效率,立足当前,兼顾长远,不断提高训练的长远效果和效益。 (责任编辑 林 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