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线上教学的经验与问题分析 |
范文 | 龙祖胜 赵诗辉 韩乐 罗维松 一、问题的提出 “疫”不容迟、“学”不能缓。为了保障“停课不停学”,自2020年2月10日起,在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天津市中小学纷纷启动在线教学,这次应急性、过渡性、衔接性教学既是中小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应急之举,也是近年来我市“互联网+教育”改革成果的运用。本次大规模线上教学既是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演练与实践,又体现了未来教学改革的趋势与方向。基于此,我们于线上教学全面实施近1个月后的3月5日,对疫情防控期间天津市中小学的线上教学进行了大范围调查,以便及时总结线上教学的经验与问题,反思改进,并积极探索基础教育线上教学新模式,以适应未来线上线下教学有机融合的改革需要。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调研对象 根据天津市的行政区域划分情况,本次调研从全市16个区域取样,调研涉及全市16个区的小学(考虑线上教学的实际,小学只调研五、六年级学生和教师)、初中及普通高中学校,兼顾市区、城镇与农村。 (二)调研内容 针对本次“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线上教学”,我们围绕以下核心内容开展全市中小学教师及学生问卷调研。 教师层面:(1)队伍情况(区域分布、年龄、职称、任教年级);(2)线上教学的经历及相关培训情况;(3)线上教学的能力结构与主要表现;(4)线上教学组织形式与平台;(5)线上教学内容;(6)线上教学的实施情况;(7)工作量与工作压力;(8)线上教学的效果评价与面临问题。 学生层面:(1)基本情况(年级分布、区域分布、学校类型);(2)线上授课情况;(3)线上学习方式和资源使用情况;(4)线上平台使用和授课内容情况;(5)网络打卡、作业安排和课时安排情况;(6)教师教学状态、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操作能力情况;(7)线上教学的效果评价与面临问题。 (三)数据收集与处理 受疫情影响,本次调研的所有问卷都采用通过“问卷星”在线调查平台向研究对象发放,样本选择采用便利抽样法,问卷发放历时一个星期,最终发放教师问卷34487份,收回有效问卷33798份,问卷有效率为98%;发放学生问卷215730份,收回有效问卷211416份,问卷有效率为98%。在33798份有效教师问卷中,从学段分布上看,初中教师最多,占44.87%;小学教师(只调研五、六年级教师)次之,占32.34%;普通高中教师最少,占22.79%。从区域分布上看,市内六区(和平区、河西区、南开区、河东区、河北区、红桥区)最多,占40.42%;环城四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次之,占23.88%;濱海新区再次之,占18.57%;新五区(武清区、宝坻区、静海区、宁河区、蓟州区)最少,只占17.13%。在211416份有效学生问卷中,从学段分布上看,五、六年级学生最多,占35.58%;初一、初二年级学生次之,占32.25%;初三年级学生再次之,占14.05%;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又次之,占12.43%;高三年级学生最少,占5.68%。从区域分布上看,市内六区学生最多,占47.27%;新五区次之,占22.3%;滨海新区再次之,占16.76%;环城四区最少,只占13.67%。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线上教学取得的成绩 1.线上教学普及率高 由于天津市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科学决策与超前谋划,加之教研部门的专业支撑以及广大学校的积极跟进,全市中小学线上教学普及率高。通过数据可以看出,99.2%的学校都实施了线上教学,只有0.8%的学校未开展线上教学。从区域分布上看,虽然各区域均有未开展线上教学的学校,但比例均不超过1%,这说明天津市线上教学的开展普及率与均衡度都比较高。进一步分析,在未开展线上教学的年级中,高三年级占比最高,达1.57%;五、六年级紧随其后,占1.08%;初三年级占0.7%;其他非毕业年级情况相同,占比均为0.51%。这是因为初、高三毕业年级在下学期主要任务是专题复习,而不是学习新授课内容,加之市级层面组织市、区教研员及名校名师及时为高三、初三年级录制了高考、中考复习专题指导课程并通过天津有线电视免费播放,满足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小学五、六年级虽然也有1.08%的学校没有开展线上教学,但综合考虑小学生的信息化能力以及家长对小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等的担心因素,这一开课率已经比较高了。 2.学生、教师及家长对线上教学的支持度、认可度高。 当学生问卷中问及“你是否支持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学校组织线上教学”的问题时,表示“支持”的占86.52%,这表明绝大多数学生是支持学校开展线上教学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都比较高。同时,对教师而言,线上教学既是新事物(根据本次调研,教师以前使用过线上教学的只占26.88%),又是新挑战(根据本次调研,教师在回答“觉得自己开展线上教学的能力如何”的问题时,回答“能力较好,能很快适应”的只占26.91%),但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为了保障学生“停课不停学”,教师对线上教学的支持度也比较高,认为“没有必要”的只占7.2%。这充分说明教师愿意基于新的形势,接受相关挑战。由于居家学习,家长对线上教学的支持也非常重要。根据教师问卷调研发现,我市中小学家长对线上教学的支持度比较高。家长对线上教学“非常反感”的只占2.27%,由于各种原因不够配合的占13.01%,84.71%的家长积极配合或按要求配合。此外,从教师实际的线上教学中,感受到学生对“停课不停学”期间开展线上教学的配合度也比较高,根据对教师的调研,学生对线上教学不配合的只占7.32%,92.68%的学生能积极配合和按要求配合。 在线上教学的效果评价方面,学生对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学校组织的线上教学效果不满意的只占3.93%,96.07%的学生对线上教学是满意的,44.79%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这说明,由于各方面的精心准备和大力支持,学生对本次线上教学的效果满意度较高。在线上教学的效果评价方面,教师对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学校组织的线上教学效果不满意的只占6.52%,93.48%的教师对线上教学是满意的。但从教师的教学反思角度看,认为非常满意的只占8.73%,远低于学生的44.79%的非常满意度。这说明教师还是担心线上教学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能否有效保证比较担忧。 3.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学能力受到学生的认可。 由于线上教学与常规的课堂教学差异较大,加之疫情防控的紧急需要,给教师教学准备和适应的时间不长,教师在对自己开展线上教学的能力评估时,认为自己“能力较好,能很快适应”的只占26.91%;认为自己“能力较差,很难适应”的占到7.89%,但经过广大教师的努力和教研部门的专業指导,教师很快就适应了线上教学,并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通过学生问卷调研发现,在进行线上教学期间,学生对教师教学状态、教学能力、教学技术操作能力的满意程度很高,满意度所占百分比相差都很小,对教师教学状态不满意的只占1.46%,对教师教学能力不满意的只占1.49%,对教师教学技术操作能力不满意的只占1.53%。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进度安排满意度也比较高,学生对本次线上教学教师的教学进度安排不满意的只占1.96%。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师无论是线上教学中所表现出的教学状态和能力,还是线上教学技术操作以及教学进度安排都表示很满意,这充分说明广大教师在市、区、校三级教研的支持下,以及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对线上教学的适应能力很强,能够很好地应对本次线上教学。 4.学生对本次线上学习资源满意度较高 居家线上学习,学习资源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我市充分发挥了市、区、校三级教研的优势,各教研部门组织优秀骨干教师精心开发了一批优质课程资源,所以学生对本次线上学习的资源满意度较高。在学生问卷调研中,对本次线上学习资源不满意的只占2.36%,非常满意的达到53.17%。同时,在教师问卷调研中,教师实际采用的教学方式方面,排在第一位的是“教学资源课前发布+学生自学+在线讨论与答疑+作业布置与反馈”,占68.74%;排在第二位的是“教学资源课前发布+学生自学+作业布置与反馈”,占37.72%,这也充分说明了教师高度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与课前提前发布教学资源。通过学生问卷调研发现,在学校组织网上学习方式方面,排在第一位的是“ 直播+录播+资源包”形式,占25.94%;排在第二位的是“录播+资源包”形式,占23.5%。通过区域划分也可以看出,这两种形式是各区学校采用最为广泛的线上教学方式。在涉农区域学校和非涉农区域学校中,同样也是这两种形式的使用最为广泛。由此可见,我市提供的线上学习资源较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线上教学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1.教学内容以学科为中心,多为学科课程教学。 教学最重要的是处理、解决三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为好。从教学内容层面看,本次线上教学在授课内容方面,排在第一位的是“学科课程教学”,占95.27%;排在第二位的是“疫情防控知识”,占61.43%;排在第三位的是“答疑指导和学生辅导”,占59.56%;相比较而言“思政及健康教育(如爱国主义、心理健康、生命教育等)”比较靠后,对学生“兴趣特长的培养”也关注不够。学科课程教学固然重要,但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其实更应该强化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把爱国主义、心理健康、生命教育等内容与疫情防控知识以及学科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这样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形成更为重要。教学内容的选取由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走向素养导向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学生的学业负担比较重 从全市学生每日线上学习的课时量来看,“每日5—6 课时”的占35.83%,“ 每日7—8 课时”的占18.92%,“每日8课时以上”的也占到4.04%。即使从非毕业年级来看,比如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每日5—6 课时”的占40.87%,“ 每日7—8 课时”的占29.7%,“每日8课时以上”的占到了7.76%,可见,每天7课时及以上的占37.46%。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每日5—6课时”的占42.61%,“每日7—8课时”的占24.59%,“每日8课时以上”的占3.34%,可见,每天7课时及以上的占27.93%。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每日5—6课时”的占28.49%,“每日7—8课时”的占9.38%,“每日8课时以上”的占1.38%,可见,每天5课时及以上的占39.25%,每天7课时及以上的占比也达到了10.76%。此外,从全市学生每节课的时长来看,“每节课31—45分钟”的占49.33%,“每节课45 分钟以上”的占24.81%。即使从非毕业年级来看,比如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每节课31—45分钟”的占58.04%,“每节课45分钟以上”的占29.06%。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每节课31—45分钟”的占56.36%,“每节课45分钟以上”的占22.75%。即使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每节课31—45 分钟”的占47.54%,“每节课45分钟以上”的占6.89%。除了每天课时量较多、每节课的时长比较长外,在作业方面,全市中小学教师每天安排课堂作业的占94.99%。即使是小学五、六年级,教师每天安排课堂作业的也占到92.51%。与此同时,教师要求学生每日进行上网学习时“打卡”的情况也比较普遍,全市中小学生每天学习打卡的占75.24%。即使是小学五、六年级学生,每日进行上网学习时“打卡”的情况也占到64.77%。学生进行线上学习或完成线上学习时,教师要求学生“打卡”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心理负担。这些都说明,大部分学校还是按照日常教学进度和课时安排进行线上学习安排的,表明全市中小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学业负担还是比较重的,这也值得各方面关注。 3.适合线上教学的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由于线上教学与常态课堂教学在教学情境创设、教学互动、教学监控等方面差异较大,所以教师的教学方式变革对提升线上教学效果十分重要。在教师问卷调研中,围绕“直播互动”“视频点播”“教学资源+学生自学+在线讨论与答疑+作业布置与反馈”“视频点播+在线讨论与答疑”等6种教学方式,按照“线上教学中您采用较多的教学方式”和“认为线上教学最有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66.02%的受访教师认为最有效的线上教学方式是“教学资源+学生自学+在线讨论与答疑+作业布置与反馈”,这也是教师们实际采用较多的教学方式,占68.74%。此教学方式之所以能够得到教师们的认可和欢迎,主要是因为它涵盖了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既注重优质资源提供与学生自学,又注重教学指导与教学互动,还能做到教学反馈与监测。此外,在其他有效教学方式的选择中,“直播互动”(占32.37%)获得的支持率远比“视频点播”(占11.37%)高,而“视频点播+在线讨论与答疑”(占32.44%)又获得了和直播互动几乎对等的支持。由此看出,能够支持师生互动、营造沉浸式课堂氛围的组织方式才是教师们最为接受的教学方式。 通过学生问卷调研发现,学校实际组织学生网上学习的方式如下:排在第一位的是“直播+录播+资源包”,占25.94%;排在第二位的是“录播+资源包”,占23.5%;排在第三位的是“录播”,占11.4%;排在第四位的是“资源包”,占11.14%。排位比较靠后的为:“直播”占9.14%;“直播+录播”占6.38%;“直播+資源包”占6.14%;其他方式占6.35%。通过学生问卷调研发现,学生最喜欢的线上授课方式如下:排在第一位的是“直播+录播+资源包”,占31.58%;排在第二位的是“直播”,占20.82%;排在第三位的是“录播+资源包”,占13.32%;排在第四位的是“录播”,占8.74%;排在第五位的是“直播+资源包”,8.53%。这说明,学生实际运用的学习方式与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有较大差异,教师的线上教学没有很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没有满足并引领学生的学习方式,这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4.线上教学存在“课堂难以监控”“课堂不便互动”等困难。 作为教学的新生事物,教师在线上教学方面肯定会面临各种新问题。基于此,我们进行了相关问卷调研。如教师问卷中,在回答“您发现学生在参与线上教学中最大的两个问题”时,排在第一位的是“不能与老师有效互动”,占59.64%;排在第二位的是“注意力不集中”,占49.94%;排在第三位的是“预习、复习不充分”,占32.25%;排在第四位的是“不能按时上课”,占28.5%。这说明在教师看来,线上教学不能很好地实现师生互动是最大的问题。因为教学的实质是对话,是师生、生生之间思维碰撞、思想交流、心灵共振的过程,如果没有有效的互动,教学效果必将大打折扣。同时,由于是居家学习,学习环境、学习场景、学习氛围与师生共处一个场景、面对面的教学差异也很大,这对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控制要求更高,因此,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难以长时间集中也是教师线上教学面临的难题。在教师问卷中,在回答“您认为线上教学最薄弱的环节”这一问题时,排在第一位的是“课堂监控”,占62.7%;排在第二位的是“课堂互动”,占18.54%;排在第三位的是“考试评价”,占6.73%;排在第四位的是“ 作业反馈”,占5.66%。这说明教师担心线上教学无法很好地实现课堂监控,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好掌握。另外,课堂互动难以实现也是比较受关注的问题。线上教学和课堂教学的差异性也可能影响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所有学生集中在一个空间内,师生之间能够面对面交流,学生有什么动态,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察觉;而线上教学,是学生在各自的家里,独立进行学习,对着屏幕很难把握住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表现,这也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线上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少,也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分散。在教师问卷中,回答“您在开展线上教学时遇到的困难”这一问题时,排在第一位的是“缺乏教学氛围”,占61.7%;排在第二位的是“师生互动困难”,占58.81%;排在第三位的是“设备网络故障”,占37.3%;排在第四位的是“ 家校配合困难”,占34.93%;排在第五位的是“ 软件使用复杂”,占32.98%。这说明教师担心线上教学在营造教学氛围、实现师生互动方面存在很大困难。此外,线上教学的平台、设备与软件使用、家校配合等也是教师需要克服的困难。 根据学生问卷发现,学生在线上学习面临的最大困难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网络不流畅,视频出现卡顿”,占38.85%;排在第二位的是“学习自控力差”,占35.14%;排在第三位的是“难题或疑惑得不到及时解答,学习效果差”,占24.27%。全市只有34.04%的学生表示没有困难。可见,除了提升网络平台的运行质量外,如何解决“学习自控力差”、如何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都是教师需要思考、破解的关键问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在目前的线上学习过程中也面临一定的问题。有61.52%的学生表示线上学习注意力容易被分散,57.34%的学生表示不能身临其境,53.05%的学生则认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够。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如下:一是教师没有设计适合学生的、具有一定思维含金量的学习问题、活动或任务;二是没有注重学习情境与氛围的营造;三是线上教学过程中还是以教师讲为主,缺乏教学互动,这样就很难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容易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分散。 5.教师应对线上教学的专业能力有待提升,教学压力比较大。 教师是决定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调研发现,在应对线上教学方面,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待提升。首先,教师对线上教学比较陌生,教师问卷调研显示,全市73.12%的教师表示在此之前没有使用过线上教学(其中51岁以上的教师群体中有78.35%的教师没有使用过线上教学),全市50.11%的教师没有接受过线上教学的相关培训。由此可见,线上教学经验不足、线上教学相关培训不充分,使得教师在突发情况下开展线上教学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其次,在线上教学的专业能力方面,全市只有26.91%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力较好,能很快适应”。进一步调研发现,教师认为自己欠缺的线上教学能力如下:排在第一位的是“线上课程开发与设计能力”,占62.41%;排在第二位的是“教学软件使用能力”,占45.1%;排在第三位的是“线上师生互动能力”以及“线上教学检测能力”,分别占41.95%与41.61%;排在第四位的是“个性化教学指导能力”,占37.14%;认为自己具备线上教学能力的只占6.69%。这充分说明,加强教师线上教学能力的培养与培训迫在眉睫。 在教师线上教学的工作量与工作压力方面,调研显示,有73.33%的教师认为工作量增加了,5.69%的教师认为工作量减少了,20.98%的教师认为工作量无变化。对不同年级与工作量变化情况进行卡方检验,卡方值为375.49,df为8,p<0.01,即不同年级在工作量变化方面的选择差异显著。工作量增加是教师们的普遍感受,且初、高三毕业年级占比要比非毕业年级大,初、高三毕业年级教师认为工作量增加的高达80%。同时,疫情期间,教师需要频繁地和居家学习的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与联系。调查显示,在家长和学生配合方面,超过90%的学生、超过80%的家长能够配合教师完成线上教学,但就配合程度而言,积极配合的学生和家长占比均不到三分之一。师生关系、家校关系一直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关系,在特殊时期的线上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难度和工作压力。 进一步分析教师压力的相关数据,我们发现新形式的备授课工作任务、学生的学习状态、学校的各项工作、随后的考试压力四个方面是线上教学中教师压力的主要来源。尽管我市高度重视教研指导,但线上教学这种新形式的教学方式给教师的备课、授课工作带来了挑战:在教育环境、场景、条件都改变的情况下,教学如何设计与实施,软件如何安装与使用,如何与学生进行隔空互动,如何开展个性化学习辅导;春季学期是各类考试的集中期,居家学习的学生状态、随后的考试压力,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给教师带来焦虑和压力。此外,疫情防控期间,教師还承担着除了教学工作以外的其他组织、管理工作,这也牵扯了教师的精力。因此,疫情防控期间,怎样适度减轻教师的负担,怎样帮助教师缓解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也是需要各方关注并妥善解决的问题。 与此同时,我们对“学生是否希望在疫情结束后学校继续实行线上授课”进行了调查。尽管有86.52%的学生表示支持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学校组织线上教学,但是在疫情结束后,只有39.85%的学生表示希望学校继续实行线上授课,39.16%的学生表示不希望继续实行线上授课。在教师问卷调查中,在回答“疫情过后您对实施线上教学的意愿”这一问题时,“将继续组织实施”的占6.21%;“根据安排组织实施”的占72.63%;“不愿意组织实施”的占21.16%。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线上教学在师生互动、教学氛围营造、教学监控、学生学习管理等方面都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了挑战,加之信息技术的学习,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所以教师对疫情结束后的线上教学支持度不高。这也说明,有关线上教学的理念、策略、技术等培训迫在眉睫,因为未来,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将会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 6.线上教学平台运行能力有待提升。 在平台使用方面,通过学生问卷发现,采用社交平台的学校占比最高,达51.56%;使用市级资源平台的占16.74%;使用国家资源平台和区域资源平台的占比不超过10%。对于本次线上学习所使用的学习平台,表示非常满意的学生只占49.89%。这说明,学生和学校、教师更喜欢使用社交平台进行线上授课,其原因可能是社交软件操作更便捷,也可能是各区域和学校没有固定的网上授课软件或资源平台。同时,根据学生问卷发现,在学生线上学习面临的最大问题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网络不流畅,视频出现卡顿”,占38.85%。根据教师问卷调研,发现教师在开展线上教学时遇到的困难中,“设备网络故障”高居第三位,占37.3%;“软件使用复杂”也占32.98%。可见,如何提升线上教学平台的高效运行也是我市基础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