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分析 |
范文 | 万应峰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当前小学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特别是教学环境和教学思维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果。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群文阅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它克服阅读教学的局限性,具有深入性和拓展性,在教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学生能够有效阅读文章,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水平。从群文阅读出发,分析“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和实践策略。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被广泛实践。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能够让学生从开始的尝试阅读到循序渐进提升阅读能力再到后来对阅读产生热爱之情,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新课程背景下,越来越重视学生的阅读情况,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阅读现状也不容乐观。教师没有整体把握好阅读教学,教学针对性弱,效果也不明显,花费的时间过长,加上学生对阅读也没有兴趣,阅读教学成为教师十分头痛的问题。为此,教学工作者遵循新时代的理念,将群文阅读引进阅读教学,解决了以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正确理解和运用新型群文阅读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群文阅读中的不足,以此提升教学质量[1]。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阅读教学只是一种形式。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往往以学生解答阅读问题为主要内容,对阅读中包含的知识和技巧并没有引起重视,学生在这样的引领下,往往有目的地进行阅读,从不深入思考阅读内容,对不理解的知识也是一笔带过,阅读呈现出片面性,没有养成总结和反思的习惯。其次,教师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个性化发展。在现代教育理念下,个性化思维一直是主要方面,但是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忽视学生本身的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抑制学生的思维,总是用标准答案去要求学生,否定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个性得不到发挥。最后,教师没有将阅读课程作为主要方面,对其不够重视。特别是在应试教育下,教师只注重考试要求的知识以及基本理论知识的背诵,给学生的阅读心态造成影响,学生就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而阅读,没有进行深入理解,阻碍了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2]。 二、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概念与特征 群文阅读是一个集体建构过程,它通过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议题对文章进行选择,教师和学生以议题为中心开展阅读活动,以此对议题形成共识。具体来讲,细心选择议题文章,使其能够引领教学过程,使师生能够在集体建构中阅读、思考、讨论,在合作交流中达成共识[3]。群文阅读主要分为五个层级,第一是课本,注重单元整合,提高阅读的整体性;第二是突破课本,将课外读物融入内容中,在原来课本内容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第三是多面阅读,也就是阅读整本书,从一本书籍开始递增;第四是以同一个主体来阅读文本,强调主体阅读;第五是将课内外的阅读结合起来,开展相应的阅读活动,拓展阅读视野。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特征首先是议题具有开放性,选择多样的文章,以不同的文章特色吸引师生进行讨论交流;其次是阅读文本的多样化,在短时间内呈现多篇文章,既要阅读量又要阅读速度;再次就是集体建构性,学生发挥主体地位,教师充当好引领者角色,团结合作,构成一个分享彼此智慧的共同体;最后群体阅读要体现共识的特点,就是对某个问题、事物等有共同的理解,能够达成共识。 三、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 1.教师以内容为主题进行群文阅读 文章内容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丰富内涵最为直接的体现,在阅读学习中需要重点分析和研究。在实际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教授学生掌握阅读文章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文章内容获得一定的阅读经验和技巧,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所提高。教师应该要将群文教学方法应用其中,从文章内容出发开展相应的群文阅读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4]。 例如,在教学《山中访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作者表达的内容主要是访问“树林、悬崖、云雀、瀑布”等这些朋友,也就是作者访问大自然朋友,从中表达出作者访问朋友的乐趣。教师在教完这篇课文的基础知识之后,可以以文章的中心内容开展群文阅读,先让学生说一说通过学习《山中访友》这篇课文的内容有什么感想和体会,之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學习经验和体会,利用课余时间找《春》《梧桐树》等与《山中访友》类似的文章来阅读,对这些文章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接着就要将学习过的《山中访友》这篇文章的内容和那些文章的内容进行对比,从结构、内容等出发,找出它们之间存在的异同性,在群体阅读活动中分享给大家;然后学生分析课文的内容,并提出一些阅读的建议。教师用这样的方式开展群文阅读,学生既能够掌握相关的知识技巧,还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学习致用,提高阅读能力。 2.教师以写作手法为主题进行群文阅读 阅读和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对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有重要意义。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中,需要有一个好的阅读基础来学习更多的东西。因此,教师应该利用群文阅读方法,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从写作手法的角度来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让学生对语文知识和技能都能有所掌握[5]。 例如,在教学《草虫的村落》时,这篇课文巧用了拟人的修辞,将大自然的奇妙和繁茂生动形象地体现出来,教师可以针对这种情况利用群文阅读方法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使用拟人手法的段落进行相应的阅读分析,将其作上标记,之后在课后找一些运用拟人手法的段落和句子,将其与课文中的句子、段落进行对比,仔细分析,思考为什么相同的写作手法在不同的课文中表现出的含义不相同,有时候还会出现相反的意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能不能找出其中包含的依据;然后让学生梳理一些自己对拟人手法的理解,不断在阅读中进行总结,将得出的结果分享给大家;之后,教师自己也要进行总结,尤其是要总结和引导学生的思路和想法,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写作手法。教师运用以写作手法为主的群文阅读方法,让学生能够清晰认识写作手法的运用,将其作为写作中表达自己感情的方式,从而提升写作技能。 3.教师以情感表达为主题进行群文阅读 情感和思想一直是文章的灵魂,文章有了情感才显得活灵活现,才能吸引读者阅读。文字内容就是作者的一種情感表达,华丽的辞藻远没有思想和情感深刻,好的思想和情感往往会将读者的兴趣激发出来,进入阅读的世界。因此,教师在使用群文阅读教学时可以从情感出发开展课堂活动,要重视在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剖析文章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6]。 例如,在教学《穷人》时,这篇课文体现出的主题是善良,教师可以抓住文章中的思想感情,以“善良”为群文阅读的主题,开展相应的活动。先让学生寻找一些描写“善良”的文章,让学生对这些文章展开阅读,对此进行相应的了解和体会,把握文章的中心,并且将其与学习过的文章《穷人》对比,找出文章描写善良的特点,这些文章是如何体现出善良这种品质的,从文章中哪些部分可以看出来,将其学习的成果分享给大家。教师运用这种群文阅读的方式,以感情为主要出发点,让学生学会对文章当中的情感进行剖析,在今后的阅读中能够对文章有更深的感悟。 四、结语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正确理解群文教学的教育理念,以情感、文章内容、写作书法等为出发点,在课堂上开展群文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教学质量[7]。 参考文献: [1]贺玉珍.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考试周刊,2018,34(52):53. [2]王黎明.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J].考试周刊,2018,39(53):112-113. [3]欧阳思芸.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35(18):459-460. [4]孔德美.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分析[J].情感读本,2019,45(16):33. [5]余惠娟.浅析“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4(45):122-123. [6]张丽欣,陈秀娟.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中华少年,2017,46(17):345-346. [7]李忠琼.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34(19):15-16. 注:本文系2019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规划课题《“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以白银市平川区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9]GHB054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