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高年级数学错题管理的调查分析 |
范文 | 李治祥 摘 要: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错题管理属于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及教师的教学具有较为积极的指导意义。现阶段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开展高年级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重视错题管理,但由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多数教师在错题管理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对于错题管理的内涵及管理方法等尚未完全明确,影响了错题管理效率的提高,因此有效的优化管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小学高年级数学错题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小学高年级数学错题管理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错题管理;调查分析 现阶段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从错题管理的整体能力出发,从认知的角度给予学生引导,首先使其正确理解错题的价值,之后阐述哪些典型的错题需要进行相应的管理,并将需要管理的错题建构成错题集,分析错题的原因以及利用何种方式分析错题、解答错题,最终在错题管理的过程中对错题分类进行审查、订正与管理,很大程度上发挥错题管理的有效性,减少及避免后续同类型错误发生,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及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错题管理现状调查 当前的小学高年级数学错题管理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均认识到错题管理对教学及学习提升的意义。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认识到错题管理为自己学习带来的实际效益,教师也认识到错题管理可以有效找准学生复习的重点,方便教师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指导[1]。但在实际的错题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教师对于错题管理应用存在较为片面的理解,大多数教师认为错题管理只是基于学生的角度,未能充分认识到错题管理是针对教师与学生,两者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消除学生学习中隐患的效果,且错题管理的内容包括方法、策略及观念态度等方面,这种片面的认知导致教师对错题管理内容的理解不充分。其次,教师在对学生错题管理过程中缺乏理智及客观的态度,大多数教师虽然能以宽容及理智的态度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但实际上当同一错误类型出现或多数学生出现同一错误时教师会出现浮躁、烦闷及不耐烦等情绪,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学生主动说出错题或自己问题的积极性,导致错题无法得到真正的改善[2]。且在错题管理的过程中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除了要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兼顾每一位学生数学学习需求及针对性指导,教师的精力有限,错题管理的时间较长且成效较慢,导致教师出现着急、为难等情绪,不利于错题管理有效性的提高。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多数学生在遇到错题后会积极地与其他同学进行探讨,其对自己的数学错误存在改正的积极态度,能够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及其他人指出自己的错误,但很多学生在错题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那就是错题改正不彻底及反复出错现象的出现。这一问题也是教师较为头痛的问题,很多学生在看到错题的正确答案后会将错因归结于客观因素,没有认识到自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基础知识不牢固、练习不够等问题,导致学生在遇到错题后无法客观地分析错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导致下一次遇到同类型的题目后还是会出现错误[3]。且大多数学生在错题管理的过程中缺乏持续性及时效性,多数学生在遇到错题之后不能立即进行分析、收集与整理,且在收集和整理错题之后不会定时翻查复习,会遗漏很多能刺激学生记忆的关键点和知识点,加上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较短、自主学习意识较差,教师很难利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整理及管理错题,导致学生在结束学校学习之后会将错题管理抛诸脑后,在课后的学习过程中家长由于自身文化限制及时间限制无法一一对学生的错题进行很好的管理,导致错题资源利用率不高、错题管理效率低下的现象出现[4]。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错题管理的优化策略 1.教师应树立科学的错题管理观念,最大限度地发挥错题管理的作用 教师在小学高年级数学错题管理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者及组织者作用,将错题管理作为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相互交流引导学生以自我批改、互相批改等多元化的方式自主地认识自己的错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发挥错题管理对提高数学学习水平的作用,强化学生对错题管理的重视程度,并组织学生在发现错题之后利用课后休息时间及时收集、整理错题,并花一定时间分析自己错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课后复习的过程中反复地看、给予自己第二次机会进行重新解答,针对重新解答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及重复错误现象及时寻求教师的帮助[5]。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错题管理的过程中定时将错题拿出来翻看及复习,还应在家长的配合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错题管理,和学生分析错题出现的原因,定期对错题进行复习,协同教师、家长及学生三方面的能力强化学生错题管理的效率,增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方便学生更好地开展错题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错题管理的作用。 2.规范错题管理的流程与环节,提高错题管理的有效性 学生错题管理的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但在错题管理中部分学生为了省事会在错题原处修改,并将这些试卷、练习装订在一起,这种错题整理的方式不利于学生进行分类归纳,使得学生在使用及复习时出现混乱、难于查找的现象,导致错题管理效率低下。为了提高数学错题管理的有效性及质量,教师可以对错题管理的流程与环节进行明确:首先要求学生建立错题本,要求学生抄写原题,这一抄写原题的任务可以交给家长帮忙,或要求家长直接将试卷上的原题剪辑下来粘贴在错题本上。其次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错误原因进行分析,明确自己错误是由于自己粗心没有看清题意导致的,还是因为自己对数学知识点把握不清晰导致的,或是由于自己审题错误、思维错误、认知错误、过失错误等导致的。这一过程中还应明确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错误[6]。在明确错误类型之后要求学生将正确的解答填写入错题本中,详细地将每一个正确的解答步驟记录下来,方便学生进行复习与翻看,避免学生看不懂的现象出现。之后还应对错题进行分类归纳,按照学生的学习习惯、教材、题型、数学知识点、题目难易程度或错误原因等进行分类处理,将同一类型的错题分类及装订在一起。最后要求学生定期对错题进行复习翻看,结合错题更正的时间进行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以利用标签做标记的方式强调重点,明确自己不理解的地方,逐步完善管理错题的各个步骤与环节,提高错题的利用效率与质量。 3.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运用不同的管理方式,体现错题管理的价值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错题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运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六年级以下的学生要求其在课余时间收集、整理、翻看相应的错题,针对六年级的学生要求其在学校内完成相应的错题整理,在数学练习中出现错题后应留给学生课后整理。在这一管理过程中还应充分认识到不同性别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不同性别、学习水平的学生采用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多给予学生一些耐心,让学生正视自己的错误。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应采用学生之间相互监督的方式,要求学生以同桌、小组之间相互监督与检查的方式进行错题的管理,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促进学生在相互监督与管理的过程中能学习其他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最大程度上体现错题管理的价值[7]。 三、结语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实施树立科学的错题管理观念、规范错题管理的流程与环节及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展不同的管理方式等多元化的优化管理措施促进学生错题管理有效性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整理错题习惯,强化学生错题管理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敏.低段小学数学作业常见错例分析研究[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8,32(10):36-37. [2]季水伟.基于小学高年级数学典型错题改进教学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8,25(8):11-12. [3]吕翠红,雷蕊.小学数学错题原因分析:以六年级分数乘法为例[J].文存阅刊,2018,10(8):45-46. [4]张梦茜.小学数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错题类型分析及对策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30(24):125-126. [5]吕进.农村学校小学生数学错题原因分析及应對策略[J].甘肃教育,2018,619(23):117. [6]李娟芳.小学中年级数学错题整理的必要性与方法[J].考试周刊,2016,20(48):67. [7]段志贵,徐茜.切莫让错题打包:初一学生数学错题管理的调查及分析[J].数学之友,2017,12(24):68-71.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规划课题《小学高年级数学错题管理现状调查及应用研究——以白银市平川区某小学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9]GHB045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