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研究 |
范文 | 钱晓康 摘 要:21世紀以来,我国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其核心素养就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这也是全面推进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新途径。所谓中国应试教育发展中的核心教育,就是学生通过学习接受相应的教育环节,培养个人生活所必需的关键技能和素质。高中生物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等。一般来说,在高中生物教育中,核心能力是指培养学生广泛的社会实践技能。以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研究,从核心素养的概念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方法 在高中发展阶段,学生所要接触的学科很多,比较繁杂,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也非常多,而生物学便是其中所要学习的重要知识之一。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学习成绩虽然重要,但是也要考虑以后在社会中的发展方向,因此提升学校综合素质能力也非常重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能够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能够满足学生在社会中身心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综合发展型人才,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技能和知识。通过学生学习高中生物让学生对生命个体有一个重新认识,在生物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改变很多过去错误的认知与观念,通过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提升高中学生的综合生物学习能力。 一、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的相关概念分析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不同学科知识学习教育的相应阶段所形成的与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有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情感、价值观、观念和态度的综合表达。核心能力可以分为参与社会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和文化能力三个方面。这些指标可以分为社会责任、道德素质、国民阅读能力和参与国际理解能力为两个二级指标。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的自主发展能力和学习各项知识的素养、人文素养组成的文化素养。 (二)高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高低不只与教师有关,还与学生的配合有关。学生在学习高中生物时,通过教育模式培养,加强核心技能,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掌握学习技巧,在学习中有自我管理意识,这些方面都能够大大提升教学中的教学效果。 2.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高中教学阶段,学生不仅要学习各学科的知识,还要提升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为以后的研究和社会发展奠定基础。这就是为什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原因,其实质是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征,这在学生综合发展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高中学生在学习生物时,能够提高自我核心素养能力,这也说明生物课程对于高中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没有学习生物之前,学生所有问题都是通过书籍或询问老师或上网搜索所知道的,有时候老师和家长给予的答案并不能够解决学生的问题,书上以及网上搜索的答案也不能够专门针对学生的问题而答,还有一些扩展方面的知识,这就会给学生的内心留下学习的疑惑。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基本上对生物知识有了一个简单的理解与记忆,并且学生在思想情感和性格方面也通过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了解了生命的起源,更了解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性。随着我国教育发展核心的转变,传统的教育已向素质教育转变,随着教学理念的改革,不仅仅是老师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能力,生物教学管理方式也应该不断创新。在生物教育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需要多种方法相结合,老师作为学生的大家长,也应以身作则,通过对学生的教育与管束来提高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二、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学会尊重生命 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高中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他们不断探索自然的奥秘,体会世界万物的多样性,学生在学习生物时培养了核心素质,还增加了更多知识和乐趣,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核心能力的培养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高中生物学习中,学生在学习时必须注意生物基础知识的积累,在实验操作时不能眼高手低,若是没有良好的基础就不能正确了解生命的意义。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质的基本,这也是让学生对生命的诞生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在进行生物学习后,学生知道生命诞生是以数亿的细胞组合成了一个个体,并且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不能找到相同的生命体,在今后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就会对生命产生一种敬畏的心理,认为万物都是平等的,这也是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 (二)培养理性思维 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把知识全面传授给学生,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根本无法吸收这些生物知识,从而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在遇到复杂问题时,没有正确的思考方向,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质能力其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思考方向,在遇到新的生物知识时,能够用自己的判断和知识去自我分析,不再局限于教学的框架中。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学生在学习时也会在网络中查找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接受外界的信息,这些阅读都有一定的诱导性,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帮助,但是学生也要对这些信息有理性判断,抵触不良信息对自身的干扰,从而不断吸取对人类发展文明有重要意义的知识来不断地充实自己。 (三)认识自我成长 高中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只是对素质文化学习的累积,还有更多的是通过生物学习对自我成长的认识。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产生青春期和叛逆心理。在成长的阶段中就应该正确地认知,避免自己走上歧途。首先,学生进入青春期时,男生和女生的身体会出现变化。例如:女生会出现生理期,男生会长胡须,这些都是生物教学中会涉及的。通过生物的学习认识及人体自身健康的生理发育,在青春期的成长过程中应该对自身的生理变化有一个理性的认知,不能因害羞惊奇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生理上在青春期也会出现一些变化,表现在不愿被父母管束,总希望能够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而通过学习生物学,高中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心理变化是正常的,在不断自我了解后,就会走出青春叛逆的时期,从而全心全意投入到学习的生活中。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也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学习生物能够让学生透彻地了解心理变化和生理变化的发展,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青春期。 三、當前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中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将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定位为教学发展的本质,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相互沟通,体现出在整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是一体的,上课时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教学的支撑点,以信息交流的方式让知识贯穿于整个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但从目前教学的发展来看,老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所设置的问题很浅,不能激发学生的交流与思考,从而在课堂中也就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缺少情景教学模式,不能在课堂中组织真正的讨论,学生的学习思维固定,比较肤浅,不能在教师的教学上建立自己的思维观念。 (二)缺少生物实验课程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实验课程开设不足,由于生物课程和其他的课程教学方式不同,主要强调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通过动手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目前,高中生对生物教育不太重视,很多学校还不重视,实验课节缺少,在教学中实验器材的资金投入不足,在生物课教学过程中主要以理论课为主,一般来说,实验课程没有开发和分布,这种生物教育缺乏活力,大大降低了其教育质量。 (三)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模式落后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方面注重全面发展,但在我国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大多把成绩作为教育目标,给学生的高考压力更大。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对生物知识点进行灌输,使得课堂气氛枯燥,学生对生物学习缺乏兴趣,导致高中生物课程教学质量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生物课需要很强的实践性教学,在目前教学中还存在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的情况,这也是学校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的缘故。由于师资力量以及教学实验设备的不足,从而也影响着生物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导致生物教学质量停滞不前。 四、高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一)增加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培养高中学生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就要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并且,还要不断创新教学的模式,在学习生物细胞时,学生在理解上会存在困难,主要就是生物细胞学需要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了解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时都不了解,因此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习的知识都来源于实际的生活,以此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景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有很大的帮助,高中生物教学应该在其教学过程中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能够在情景中开始深入学习。例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类的相关内容,讲解时老师就可以先将问题引出,引发学生去思考糖类和脂类组成的元素以及他们有什么样的功能,让学生围绕着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探究,解出自己的结果。然后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根据实验结果与自己思考的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的迫切性和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重视实验操作,塑造学生综合能力 实验是生物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学生获得核心能力的实验是生物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老师可以优化讲解的内容,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点难点。并且能够加强学生对实验分析的意识,通过实验的演示操作让学生全面了解实验操作,例如,在谈到细胞器的分工时,可以使用高倍显微镜来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老师给学生实验要求,准备相应的实验材料,并设计实验步骤,讨论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以及分布的整个过程,在学习中学生的实验技能、操作技能得到了提升,主动意识也越来越明显,组织语言的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也增加了生物教学质量的高效性。 总之,在高中阶段学习生物是非常重要的,在生物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生物教育质量,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发展中等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丽.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6,12(33):59. [2]司鹏飞.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考[J].名师在线,2016,28(12):23-24. [3]张乐.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例研究[J].高考,2016,36(12):209. [4]戴本鑫.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914):68-69. [5]赵芳.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评价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2):5-6. [6]肖安庆,颜培辉.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6):60-6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