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范文

    戈菲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德育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教师承担育人责任,需要发挥德育实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探讨了物理教学中的德育路径,以期为有识之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物理;德育;教学

    德育是学生成才的必由之路,只有做好德育工作,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在教学体系中,物理学科占据关键位置,物理教师不仅要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还需要适当渗透德育,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一、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德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德育工作至为重要,其不仅对学生发展产生影响,且对学校发展、社会发展意义深远。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镇,应该主动肩扛重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在成才之路上披荆斩棘。中学生处在重要的成长阶段,其认知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正面影响将助力学生成长,负面影响将阻碍学生进步[1]。学校应该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引导学生的前行方向,以德育弥补家庭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当前中学生个性差异较大,孩子们的生长环境不同,性格相差悬殊。学校把孩子们聚集到一起,为德育提供了重要平台。在课堂中渗透德育知识,开展道德教育,能够让孩子们在集体活动中汲取知识,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成长。

    当前部分学校将着眼点放在课程教育上,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意义。学校并未对各科教师开展培训,要求教师渗透德育知识,助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导致德育质量很难提升。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应该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将德育工作与学生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德育对青少年成长意义重大:首先,德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烛照学生的成长之路。思想价值观影响学生的人生方向,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学生在未来生活中做出的每个选择,都与思想价值观密切关联,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立足德育,考察学生的现实成长状态,开展针对性德育,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人格健全的人。其次,德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爱国观念与集体观念[2]。作为中华儿女必须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集体,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团队的力量,在国之发展中感受国家的伟大。德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荣誉感、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主动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为中华之崛起而不懈努力。最后,德育能够帮助学生洞察是非。学生并不能长期处在校园之中,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学生会走入社会,被多元思潮环绕。面对社会诸多思潮,学生必须形成自己的准则,在尺度内行事。德育明确了校园准则,细化了社会道德,提出了社会公德。在授课过程中渗透德育,能够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学生主动遵守校园准则、社会道德、社会公德。

    二、当前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不足之处

    从整体上来看,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部分物理教师德育意识淡薄,其将教学重點放在课程知识上,并未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导致德育效率偏低,学生发展受到阻碍。部分教师忽视了物理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认为德育对物理教学并无裨益作用,并未在教学过程中开展道德教育,导致德育工作沦为了形式化的产物,学生全面发展目标无法实现。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传统教育理念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物理教师需要感知时代的脉搏,知晓素质教育的变化。对学生成长而言,物理教育至为关键。其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由于物理知识具有复杂性和抽象性,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容易受到阻碍,对物理学科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3]。为避免出现这一情况,教师需要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德育是通往物理世界的重要钥匙,其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思想,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物理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德育工作,在授课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大目标,使学生真正喜欢物理学科,主动学习物理知识。

    三、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路径

    1.渗透爱国教育

    学生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是中华儿女,也是炎黄子孙。作为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古代先贤智慧超群,在物理学科上大胆突破,创造了宝贵的智慧成果,使我国古代科技称誉世界。在公元十五世纪之前,我国是世界科技强国之一;在公元十五世纪之后,我国受到闭关锁国等政策的影响,受到封建制度的制约,创造的科技成果越来越少,逐渐失去了在科技上的优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投入了大量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仍然偏低,创新性技术成果仍然较少[4]。很多学生在这一情况下产生崇洋媚外的心理,认为国外科技发展态势更好,国内科技发展实力不强。之所以会出现上述错误认知,是因为学生并未了解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科技文化,并不了解我国在物理领域作出的巨大贡献。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爱国主义观念,教师应从物理发展历史中提取教学素材,介绍古代中国在物理领域的巨大成就。中国古代的重大科技发明较多,这些都体现着古人的巧思。《春秋纬》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一本科技著作,其中记录了简单的物理学原理。书中记载:大地一致都在变化,人却无法感受天地的变化。恰如人坐在船中,将船舱的窗户关闭,无法感知船在前行。通过书中的这一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在公元一到二世纪,我国科学家已经能够认识到运动的相对性。而哥白尼和伽利略提出运动相对性,要等到一千多年以后。《梦溪笔谈》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本科学著作,其中记录了与物理知识相关的内容。书中记载:在外面行军的士兵,会故意枕着箭筒睡觉,这样在敌人到来之前,士兵可以听见马蹄前行的声音。通过书中的这一记载,我们可以知道,早在宋代我国学者就对声音问题进行了探究。学者们在提出理论观点后,将理论观点应用在了其他领域,如建筑领域等等,从而建造了回音壁,体现了古人的独具匠心[5]。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追溯物理学科的发展历史,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印象,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2.引导探索真理

    在教育体系中,物理学科具有特殊性。物理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要求,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才能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探索物理学科的真谛,在学习之路上乘风破浪,鼓励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在学习实践中,经常出现学生对困难望而却步的情况。当遇到物理难题,这些孩子选择了放弃。一些孩子想要走捷径,放弃了主观努力,导致物理学习能力难以提升。一些孩子失去了继续学习的自信,对物理学科产生厌烦心理,导致物理教学质量并不如意。教师应该分析学生在现阶段出现的学习问题,总结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结合德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物理名人的治学事迹,让学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思考问题,取长补短实现自我飞跃[6]。与电流相关的物理名人是安培,安培是法国科学家,在治学方面非常严谨。安培被称为“电学中的牛顿”,其和牛顿存在相似之处:一方面,安培和牛顿都对自己研究的东西刻苦钻研,最终形成了科学成果,对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安培和牛顿都敢于质疑权威,创新性地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真理。安培为电学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因此物理学界将安培这一名字作为电流单位名称。物理名人因其卓越贡献而享誉古今,指引了后来学者的道路。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安培的故事后,应该让学生以安培为榜样,并分享交流自己在安培身上能够学习到什么。教师要鼓励学生向榜样靠近,潜移默化接受榜样的熏陶,从而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发展能力[7]。

    3.坚持辩证唯物

    在当代社会,学生面临社会的急剧变化,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念,主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让学生能够在变化中不忘初心,在多元思潮中坚定立场。比如,在为学生演示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的实验后,很多学生会对實验现象产生疑问,认为是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动了手脚”。物理知识具有辩证唯物特点,学生需要把握物理规律、分析物理现象。教师此时应该为学生讲解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明白棉花不点自燃的道理。在阐述物理知识之后,教师应该让学生正确区分封建迷信理念和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引导学生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念,揭露迷信活动的面纱。比如,教师在讲解与原子相关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了解原子结构知识的发展历史[8]。物理学科中假说较多,假说是理论产生的基础,也是物理知识形成的基础。假说为实验探索做了铺垫,证明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质疑权威,逐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分析问题、善于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夏召蕾.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A].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九)[C],2019:490-491.

    [2]吴忠朝.基于新课程理论下的高中物理德育渗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59-60.

    [3]戴莉萍,李明.熏陶喻示 积淀顿悟:刍议物理教学中的德育[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2):24-25.

    [4]裴昌文.谈基于网络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教育的创新[J].学周刊,2019(5):118-119.

    [5]宁洪强.物理教学与班级管理:略谈班主任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47-52.

    [6]刘俊秀,胡青云,周谋远.浅谈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认识[J].教育现代化,2017,4(51):257-258.

    [7]周永玲.高职高专物理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新区,2017(17):69.

    [8]汤玉华.探索学科渗透 优化三维目标:探析物理教学之德育渗透[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46(14):12-1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5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