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充分挖掘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
范文 | 徐晴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育教学愈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所谓“综合素质”,即雄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完善的思想品格,两者缺一不可。小学美术学科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都有良效。因此,小学美术逐步引起了大家的重视。盐城大丰是一座被誉为“麋鹿故乡”的城市,她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一处天然的美术园地。以挖掘本地乡土资源为切入点,针对如何发挥当地的地理优势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提出几点浅薄的意见,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农村;乡土资源;小学美术 农村美术教学虽没有过多的现代化设备和仪器,但是却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而这种优势在美术教学中体现得更为明显。美术讲究“户外写生”,户外空旷、宁静的氛围,对于激发人的创造灵感、绘画灵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农村小学美术教师决不可忽视这一巨大的教学优势,要将当地自然资源以及乡土文化与美术教学完美融合,丰富小学美术课堂,在培养学生美术兴趣、美术技能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受到“麋鹿文化”的熏陶,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使他们树立文化自信,以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实物教学,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实物教学是美术教学中一种最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小学生生活阅历浅,认知系统并不完善,在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的时候,他们更多的是依靠模仿去完成。小学生拥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便可以将一些美术课能用到的实物搬到课堂,从而刺激学生的形象思维,有效地开展“比着葫芦画瓢”的美术活动。 例如,在教学“各式各样的椅子”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椅子的结构以及功能,笔者就从办公室、后勤部借来了两种不同材质、不同形态的椅子。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首先观察椅子的形状,接着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材质椅子的舒适感,从视觉以及触觉等方面调动学生的感官,更直接地激发学生的绘画灵感,让每个学生在比照实物的基础,加上自己的感受进行绘画、表现,从而有效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二、室外教学,挖掘当地乡土优势 笔者任教的学校东起黄海,西临淮安,南连南通,北望连云港,独特的地理方位辅以温润的季风气候,使当地拥有丰富的树木物种。因此,在教学与树木有关的内容时,笔者都会尽可能地将课堂转移到广阔的室外或者邻近的郊野。让学生深处乡土气息的包围中,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让他们感受乡土文化的熏陶,体会大自然的艺术美。 例如,在教学“春天的色彩”一课时,笔者就将课堂转移到了郊外的田野当中。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宝塔形的银杏树、鸡爪槭树苗以及五颜六色的花朵,让学生直接感受乡土气息的熏陶,以描绘这些特色树木的方式来表达家乡不同寻常的美,从而让家乡的美定格在学生的作品当中,提升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制作学具,学会变废为宝 美术作品的品质不在于所用墨、画笔以及画板等外在材料的昂贵和品质,即便是一枝树枝、一片松散的沙地,只要心中有画,用情之处便是一幅佳作。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笔者尤为提倡“变废为宝”,自主制作教具和学具,既能贯彻节约资源、废物利用的思想,又能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利用材料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美术创造力。 以叶贴画为例,在日常美术教学中,树叶其实是一种宝贵的资源,随处可见。在引导学生收集树叶的时候,学生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问题:(1)只收集美丽的树叶;(2)习惯性地搜集大量的树叶,面对大量的树叶无从选择,导致大量的树叶没被利用,成为垃圾。这些显然违背了“变废为宝”的教学主旨。想要真正体现“变废为宝”的教学意义,教师就应在授课之前引导学生对自己想做的作品进行简单的构思,大致确定创作中需要什么颜色和形状的叶子,以便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寻找合适的叶子。 四、画悟交融,让文化得以传承 一个优秀的美术家从来不缺少思考,这也是众多绘画大家得到大众认可的重要原因。当然,一幅美术作品能被世人接受,肯定是具有共性的,但是创作却又具有一定的个性,以个性成就共性其实是不冲突的。因此,笔者一直有一个宏愿,那就是以盐城之地为画板,以麋鹿之乡为背景,引导学生创作出一幅具有人文情怀的佳作,让文化永存于艺术世界,从而引导学生做文化的传播者,使这一珍贵的文明得以传承。 2019年暑假,笔者就组织全班学生来到了大丰麋鹿保护区,在当地保护区人员的带领和介绍之下,笔者和學生都有幸与这一珍贵物种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在相关人员的介绍下,学生了解了麋鹿的发展历史,了解了大丰市为保护麋鹿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文化就是一种能够激励创作灵感的力量,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下,通过对麋鹿水中嬉戏、林间散步以及翻越山丘等画面的观察,将一幅幅具有文化气息的作品交到了笔者的手上。美丽的麋鹿之乡,充满艺术气息,学生深受熏陶,美术技能和思想境界都得以有效提升。 总之,借助乡土资源优势来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已成为一种常态,一名合格的农村美术教师应当明确自身教学职责,深度挖掘当地的地理优势、文化价值,使其与美术教学巧妙融合,让学生在乡土气息浓厚的美术园地得到美术技艺的提升,同时也能激励他们做文化的传播者、文明的传承者,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贵云.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农村小学美术活动课程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五)[C],2019. [2]周冰.传承乡土扩展视野:小学美术乡土资源扩展的实践探讨[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三)[C],2018. 编辑 李 争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