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
范文 | 李平 摘 要: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从“语用能力”“思维品质”“审美能力”及“文化观念”四个方面入手,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这一主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语用能力;思维品质;审美能力;文化观念 小学语文学科主要包括“语用能力”“思维品质”“审美能力”和“文化观念”这四维的核心素养框架。以下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发表个人认识与看法。 一、贴合生活,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素养 语用能力素养即是指学生们能将所学到的语文进行灵活实践运用的一种素养。我在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就会采取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即立足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他们创设一种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导他们在该情景中锻炼与发展自身的语用能力素养。 例如,在教学了新学的汉字之后,我不会要求学生们进行一遍遍的抄写,而是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尝试着寻找生活中这些汉字的身影,并将其运用的语境进行说明。这样一来,学生们的汉字学习便与各自的实际生活之间建立起了极为紧密的联系,同时也给予了他们发现所学语文知识得以实践运用的更多机会。像在学习了“播”这一汉字之后,有的学生在报纸上发现了“春天来了农民开始播种”的用法,这其中便有“播”字的身影,有的学生在所阅读到的书上看到了“我一直以来的梦想便是成为一名播音主持人”,这其中也蕴含着“播”字……如此这般,学生寻找生活中汉字身影的过程实质上便是他们复习所学汉字与加强实践运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将大大培养学生们的语用能力素养。 二、引导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素养 思维品质素养是指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广度思考灵活性与创新性思考过程中所展示的一种素养。要想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就不能像以往那样仅仅只是将教材上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还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质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探究中锻炼与提升自身的思维品质素养,同时深化对所学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 例如,在教学《将相和》这一课文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对蔺相如这一人物持有极高的评价,反之对廉颇则是负面评价,可事实上廉颇真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负面角色吗?针对这一问题我引导学生进行了积极探索,鼓励学生结合成学习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着对廉颇这一人物的形象角色进行分析。在小组探讨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廉颇虽然性情有些过急,有点小心眼,但是他在知道自己犯了错之后就能做到立马改正,这是他身上闪光的一方面;有的学生认为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即使知道自己负荆请罪会有些难堪,但是在听到蔺相如说“为了维护赵国的利益”之后也义无反顾地如此做了……就这样,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朝着更加全面而深入的发展,同时其不局限于以往他人见解敢于提出自己认识与看法的表现也大大促进了其思维批判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目标得以轻松达成。 三、加強联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素养 审美能力素养是指学生所具备的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与素养。小学语文学科中其实蕴含有丰富的审美教育素材,为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的方式培养他们自身的审美能力素养。 例如,在教学《桂花雨》这一课文的时候,我就带领学生们认真品读,认真想象作者笔下所描述的情景“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在认真阅读与联想的过程中,学生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着桂花的清香,也能从中感受到作者对桂花的热爱之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获得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从中所获得的审美感受,效果一举两得。 四、联系古今,培养学生的文化观念素养 文化观念素养是指学生形成兼容的文化观念,能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端正观念与素养。考虑到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资源,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古今,在对比中培养学生们的文化观念素养。 我在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就会有意识地为学生组织一些趣味化的文化学习活动。例如,有一次我带领学生们进行了以“梅”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活动,要求学生们课下积极查阅各种资料搜集与“梅”相关的古诗词,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品读与鉴赏,从而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学生们积极踊跃地参与,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既收获了丰厚的人文积淀,更重要的是对我们优秀的古诗词文化以及古诗词背后所蕴含的优秀价值观念等文化内容形成了进一步的深刻认识与理解。 核心素养是指能对学生日后长远性发展起重要推动与支撑力量的关键素养。为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自身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一定要想方设法对学生们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推动学生更好的进步与成长。 参考文献: [1]高文燕.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5):33. [2]李作芳.“四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外在表现[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7(1):43-45. 编辑 王亚青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