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范文

    樊辉荣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强调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实施探究性教学是实现如此教学要求的主要手段。以高中数学教学为例,从创设情境、提出任务、动手操作这三个策略入手,就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实现探究性教学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实施策略

    探究性教学的实施是践行“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教学理念的有效途径。在高中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倘若教师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探究,不仅可以点燃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自主性的发挥下探寻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增强理解,提升记忆,促进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基于学生探究数学的重要性,本人在实施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会采取以下策略引导学生探究,实现探究性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的实现是以学生的探究兴趣为保障的。因为探究学习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活动,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则会导致缺乏探究主体,探究活动无从谈起。对此,在实施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活动的时候,本人首先会采取适宜的方式点燃学生的探究兴趣。众所周知,数学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不仅可以降低数学的理解难度,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乐趣。因此,在组织探究性教学活动的时候,本人会根据教学所需,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以“随机事件的概率”为例,在现实生活体验过程中,我们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求算随机事件概率的现象,如彩票、抽奖等。对此,在实施探究性教学活动之初,本人先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国庆期间,超市搞活动,只要购物满200元就可以参加抽奖活动。已知一等奖有三个,二等奖有五个,三等奖有十个,谢谢参与奖有二十个,请问获得一等奖的概率是多少呢?如此熟悉的生活内容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不少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抽中一等奖的概率进行探究。如此探究,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发挥自主性的基础,还使学生在切身体验中建立了对随机事件概率的感性认知,有利于进一步进行探究,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二、提出任务,学生自主探究

    探究性教学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有效践行。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之所以实行探究性教学,是为了打破传统教学的限制,将学习数学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展开对所学知识的探究,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增强数学学习能力。要想实现这一点,在实施探究性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驱动学生自主探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发现,根据教学所需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定明确的探究任务,可以有效地驱动学生探究,同时推动教学的继续发展。

    以“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为例,在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本人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探究任务:任务一:关合教室门,你可以发现门的两边处于怎样的位置呢?是何位置关系呢?当门绕着一边转动的时候,转动的一边与门框所在的平面之间是何关系呢?任务二:将数学教材平放到桌面上,翻开一页,此时,翻页的页面在上的一条边与桌子上的书是何位置关系呢?任务三:想象一个圆柱和圆台在旋转的过程中,母线与旋转轴之间有何位置关系呢?任务四:根据以上给出的现象,总结在什么条件下直线与平面是平行的呢?在这样的任务驱动下,学生不仅可以准确地掌握本节课的学习方向,还可以自主地对任务展开探究,通过分析现象,积累大量的感性认知,总结数学规律,建立对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的感性认知,打好深度理解课堂所学的基础。

    三、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

    数学探究的实现需要学生经历从现象到规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动手操作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不仅可以将教师提出的探究任务转化为直观的现象,还可以清晰直观地探寻到数学现象,有利于抽取规律,增强认知。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本人一般会在提出探究性的任务之后,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使用手中的材料动手操作,展现数学现象,并合作观察数学现象,发现数学规律,接下来,则在小组中就所发现的现象进行讨论,通过碰撞思维集思广益,总结数学规律,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具体地,在“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教学实施过程中,为学生提出了相关的任务之后,本人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合作操作,细心观察,交流讨论,总结结论。在学生合作探究之后,本人则根据各个小组获得的结论,进行点拨和总结,使学生加深理解。

    总之,在组织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探究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动手操作,从而由浅入深地理解所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刚.关于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115-116.

    [2]刘忠林.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7):40.

    編辑 杜元元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