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从幼儿视角出发,赋予自主散步更多的教育意义
范文

    邹国英

    摘要:众所周知,幼儿午餐后的散步环节是每日常规中的重要内容,其价值与意义毋庸置疑。我们从活动预设开始,吸引幼儿参与其中,从幼儿的角度重构自主散步形式和内容。在活动内容和实施细节上,许多创新的方法非常适合运用,使简单的饭后散步如同其他课程活动一样,既具有相应的目标指向,又具有自由开放的特点。我们秉承“一日生活皆课程”的育人理念,以大班幼儿散步活动为突破口,进行思考和探索,期待给幼儿更多的自主体验和活动乐趣。

    关键词:大班幼儿;自主散步;改进策略

    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一日常规的每个环节都可以成为教育内容。幼儿散步活动便是如此,只要用心用情,从幼儿视角进行改进和思考,幼儿会具有更多的自主权利,而课程也会弥散出动人的童真童趣。下面就组织和实施过程中的感悟,试做一些分析。

    一、选择幼儿的视角,给予自主散步的权利

    在幼儿的世界中,即便是点滴的常规,也可能蕴含着随机教育的契机。既然如此,作为教育者,不妨贴近幼儿的内心,从而实现常规活动与幼儿心灵之间的沟通与共鸣。考虑到大班幼儿已拥有相应认知经验和活动习惯,在园区的倡导下,我们就自主散步进行积极思考和尝试。措施如下:

    1.打破“牵着走”的被动模式,给幼儿平等自主的权利。简而言之,以前的散步方式,大多是教师在前面带着孩子排队向前走,幼儿无法和教师、伙伴随机交流。现在,我们允许孩子以安全和纪律为前提,以疏放自由的方式散步,还可以做出相应的交流和互动。

    2.幼儿可以选择相应的区域,让散步活动具有自主的特点。在教师能够照顾和跟进的前提下,允许幼儿当“主人翁”,拥有一定的选择区域权利。当然,不是完全的自由散漫,而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掌控相应的路线和区域。

    3.内容上赋予一定的随机权利,让幼儿借散步自主发现探究。“人人都说小孩小,其实人小心不小”,幼儿拥有无与伦比的观察力和探索力,我们借散步的机会,鼓励他们亲近自然和环境,用心锻炼观察发现和探索能力。

    以常规的眼光来看,幼儿在饭后的散步再简单不过,往往是教师带着幼儿在午饭后随意走走,达到放松目的。如今,我们认识到“教育无小事”,努力让一日生活皆成为课程。因此,原本随意散漫的散步被纳入有效实施、快乐教育的范畴,简单的常规活动转变,却体现出我们对幼儿生命成长的关注和尊重。

    二、进行大胆的改进,让常规弥散童真童趣

    在著名的《爱弥儿》中,卢梭强调关注孩子的自主意识,呼吁教育者追寻“让孩子成为孩子”的愿景。无独有偶,陶行知“生活教育”“儿童教育”也期待我们摒弃“看护式”“保姆式”的固有思路,把自主意识和能力培养渗透在所有常规中。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发现幼儿对“母鸡带小鸡”形式的散步失去兴趣,于是大胆尝试意识和行为的改进、转型,给予幼儿一种全新的自主方式,陪他们一起发掘散步中的乐趣。教师则做好定点站位安排,保障幼儿拥有安全和快乐。我们引导大家,利用餐前时间讨论,结合幼儿已有经验,基本明确散步的地点方式、可供玩耍的游戏,做好充足的自主活动准备。轻快的铃声响起,吃完饭的幼儿们陆续走出室外,进行期待中的自主散步。“我们来啦”,大家结伴而行,寻找想玩的地方。有的在操场上玩民俗游戏;有的进入百草园,做一次“探秘”;有的蹲在墙边的地上,用石子和树枝画画;有的眯缝着眼睛,坐在攀爬架平台,仰着头享受沐浴阳光的乐趣……在这样的散步活动中,许多内容根据幼儿的能力和兴趣生成,突破成人固有的思维框架,做到玩出花样、散出自我,幼儿十分喜欢。教师在常规中融入个性和情趣,看似简单的行为改变,却让幼儿获得发自内心的快乐与幸福。

    三、做出合宜的指导,借自主散步收获惊喜

    正如幼教专家蒙台梭利所言:“在常规中渗透,为幼儿构建出规则、自主两相宜的环境。”不过,囿于幼儿的年龄,尽管已升入大班,在自主散步的过程中,依旧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状况。譬如,因为没排着队列走,少数幼儿会出现推挤行为;在宽敞的区域散步时,忍不住奔跑起来,忘记安全;在园内中“探秘”,一时忘形忽略爱护花草树木……对此,教师不必着急,也不可置之不理,正确的方式应当是做出合宜的指導,帮助幼儿自觉自愿地反思并予以化解。例如,让幼儿观看活动视频,把自主散步中出现的问题交还给幼儿,通过讨论和建议一起想办法。“我们可以把距离拉开,就不会推倒小朋友了”“选几个小朋友,帮助老师提醒大家注意事项”“每次散步后,选出行为表现最好的小伙伴,大家都向他们学习”。 对大班幼儿来说,最愉快的事情便是午后散步,他们如同自在的小鸟,尽享午后休闲时光,进行探索发现和情感沟通。大班幼儿对生活范围的扩大在心理上有迫切要求,短暂的午后自主散步,无疑正契合幼儿的成长需求。我们循着这一课题方向,将规则和自主教育内容实现融合,鼓励幼儿走到室外、友好交往。在自主散步活动中,幼儿投入自然的怀抱,接触到周围的环境事物,与教师、伙伴安全交往,在感受自由和快乐的同时,逐渐了解并遵守适当的规则,在个人品行上不断地取得进步。许多幼儿呈现出不同的变化,他们的认识能力、生活能力和交往能力不断发展。随着活动的深入实施,教师的管理水平也不断提升,能够捕捉散步的随机生成进行指引,通过自身的努力,让自主散步更加契合幼儿的特点,使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中建构起相关的知识和健全的人格。

    为了让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成长,近段时间,我园基于幼儿的视角,改进每日常规中的散步活动,在思考与实践中前进,旨在给幼儿自主的权利,让活动弥散出源于童心的乐趣。在这样的过程中,短短的散步时间成为幼儿放松身心、自主活动的好时机。事实证明,饭后散步是幼儿不可或缺的园区生活环节,只要运用得当、引领得法,也可以彰显出特有的魅力,吸引幼儿进入其中,体验、探索并收获意料之外的惊喜与乐趣。既然如此,我们不妨沿着这样的方向继续探索,用适合幼儿的方式去探寻常规教育的最佳路径。

    参考文献:

    [1]万薇.幼儿自主散步的尝试与感悟[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1).

    [2]顾滢滢.浅识幼儿园餐后散步:让散步变成快乐的游戏[J].幼儿教育研究,2018(2).

    [3]汪田田.大班幼儿散步环节自主性培养策略[J].中国教师报,2014(4).

    (责编 杨菲)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6:5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