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问题的反思与化解对策 |
范文 | 姚闳耀 冯建新 杜皓 [摘 要]新时代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具有现实必然性与逻辑必然性,它是实现中国梦与完善教育内核的重要步骤。当前国家认同教育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教学实践中取得长足进展,同时也凸显出了较大问题。具体表现为国家认同教育在“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主体与客体”上的脱节,具体表现为只重视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形式教育,而缺乏本质认识;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而缺乏实践体验,亦即缺少了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只注重机械僵化施教方法,而忽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对象性关系。本文立足于当前现实,剖析上述问题,并从国家认同教育的内容、实践以及客体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方法论原则。 [关键词] 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少数民族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8)09-0053-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09.011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了突出位置。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中强调,坚定不移地把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贯穿到民族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在2017年2月9日印发《教育部民族教育司2017年工作要点》的通知中指出:民族教育工作要打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坚持不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教民司函[2017]1号)。因此,研究和反思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国家认同教育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和不足,对进一步完善爱国主义教育,促进民族团结稳定、社会和谐,维护国家稳定统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1]。 一、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教育的必然性分析 (一)现实必然性:实现中国梦的当代要求 从现实上来讲,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容易受到一些境外不法分子的煽动,从而引起不同民族群众之间的误会,导致民族之间产生摩擦,增加民族之间的内耗。加之全球化进程与传媒技术发展对人们意识形态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一些西方霸权主义国家采用种种手段“塑造”符合他们各自现实利益诉求的认同“内涵”,这容易使得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面临着 “危机化”甚至 “破碎化”的危险。只有激发民众向心力,强化价值共识,增强民族凝聚力才能应对这些挑战。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意义,即实现当代中国梦的必然要求[1]。习近平表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的共同梦想,需要团结各民族的力量。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各少数民族中的精英成员,是民族地区建设的中流砥柱,在民族成员中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和一定的权威性,对民族地区群众国家认同意识的强化有导向作用。对其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引导和国家认同教育,一方面时间、人力等成本投入相对较小,教育效率高;另一方面,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能够在民族地区起到良好的榜样示范及教育引导作用。有利于加速整个民族地区国家认同意识的培养,加速中国梦的实现[2]。 (二)逻辑必然性:民族教育的必然环节 国家认同教育作为学校德育中的重要环节,事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3]。加强改进国家认同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必然职责与使命。民族大学生作为国家认同教育实施对象中的一员,其整个群体的特殊性以及群体内部成员文化的复杂性使得国家认同教育在实践中存在问题。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学校的学生群体来自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受不同民族地理、历史、文化、宗教等因素影响,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信仰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民族地区学生步入内地大学学习生活过程中,其面临的文化冲击、环境适应、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以及学业等方面的压力常常使得学生产生孤独、焦虑、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使其民族认同意识逐渐强化,而国家认同意识相对淡漠[4];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学生因缺乏生活经验与阅历,极易成为分裂势力进行思想渗透和政治分化的对象,导致其不能历史、客观的认识各个民族之间的差距,以及本民族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因而产生偏激情绪,容易对党和国家政策方针产生模糊认识,不利于各民族团结、共同进步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全面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探究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内在因素以及合理构建国家认同的教育新途径,对于促进民族稳定、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哲学反思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变化,国家认同教育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和形象出现在教育者的视野之中,这要求教育者必须不断地深入观察、探索、研究国家认同教育[5]。一方面,国家认同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另一方面,国家认同教育要重视把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对症下药。当前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的国家认同教育虽然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忽视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未能很好把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张力,主要表现如下: (一)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脱节 当前很多院校将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理论与生活衔接不当,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脱节,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今年3月12日,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亲和力不够、针对性不强,我们到高校去调研,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不高,人到了心没有到,“配方”比较陈旧、“工艺”比较粗糙、“包装”不那么时尚,所以亲和力就差了、抬头率就低了。 从整体上看,未能清晰的认识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的國家认同教育不是简单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传输,也不是纯粹的思想意识传递。它需要通过恰当的教学形式、生活体验以及情感上的陶冶来增进民族学生对不同文化和社会的适应能力,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国家所带给个体的美好体验,从内心积极主动的加深对国家的感情。这一目标主要通过学校教育中各种课程以及教学情境中获得,然而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教育的具体课程设计中,其内容设置还有诸多可改进之处。 具体来讲,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课程中内容结构设计不合理,忽视了学生文化背景和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在教育内容的设计方面未能有效把握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学习水平,内容安排上难度过大,加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负担。具体表现为:关于灌输理论政策条框的多,讲社会现实问题的少;介绍国家发展内容的多,讲本民族地区发展内容的少[6]。纯粹理论知识的学习既枯燥乏味又晦涩难懂,学生容易将其视为学习负担,在一定心理程度上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汉族学生尚且如此,对汉语掌握水平不高并长期生活在西部和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少数民族学生个体间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比汉族大学生更为显著,当前国家认同教育课程的内容上未能考虑到其特殊性,未能结合各个民族地区社会生活实际,未能生动合理地安排课程内容和结构,不利于增进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体验之间的联系和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分离 当前国家认同教育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偏重知识理论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不足的现象,从而导致了国家认同教育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问题。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偏重于爱国主义等国家认同课程的知识传授,简单的假设为:只要将关于国家、关于祖国的知识和原理教授给学生,并且学生习得了这些知识和原理就会爱国,就会忠于祖国[7]。显然,这种假设是禁不起逻辑推敲也禁不住实践考验的。 总体而言,在国家认同教育的探索中未能有效认识到“心理认同教育”的本质内涵,在实践中常常忽视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主体性。无论是从少数民族学生不同民族身份或文化背景出发,还是从学生实际教育水平来看,均与内地普通大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然而国家认同教育實践照搬汉族普通大学生的教育模式,缺乏针对教育对象的独特性加以改造和创新。 具体来讲,当前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的国家认同教育在具体实施中表现形式单一。在对大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教育过程中,常常未加改进的直接套用已有的课程模式,忽视了少数民族大学生他们生活背景、风俗习惯、文化信仰等差异性,忽视了将不同文化有机融合到国家认同教育课程中,没有有效的将课外活动课程与正式课程相结合,教学空洞乏味、缺乏生机。没有生动的学习和生活情境的构建,让其抽象的理解中华民族共同文化,建立起国家命运共同体的内心体悟是相当困难的。 (三)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二分 当代教育哲学认为,教育实践中的教育者和学习者互为主体,知识的获得是在与教师平等交往、主动对话、相互理解以及与环境相互构建和融合中以取得共识的一个生成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和学习者均是认识和改造主体。当前对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过程中忽视了教育者和学习者主客体角色的可转换性,在实践中往往将其置于二分对立的位置,导致国家认同教育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偏向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者至于主导地位,只强调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客体,忽略了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另一种教育思想过分强调学生地主体性,忽视了受教育者的身份。两种做法均没有使学生主客体的双重地位统一起来,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具体来讲,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中由于主客体对象性意识不够,把学生当做被动学习的受教育者,导致了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国家认同教育没有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合理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未能有效的利用课外资源开展活动课程,剥夺了学生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和情感的机会;其次,国家认同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民族学生的关怀体现不足,忽视了大学生作为来自不同民族、地域、文化环境的特殊群体,在进入高等院校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环境中生活学习所面临的一系列文化不适应现象所导致的心理问题,在课堂中未能有效的设置合理教学情境,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在课堂外未能有效组织活动课程和实时辅导,未能让民族学生切身体验到国家的关怀感和亲切感;最后,民族大学生教育对象的构成差异决定了对他们实施的教育不仅仅要找到学生群体的共性,更要体现灵活性,尊重差异性,然而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国家认同教育表现形式单一、死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未能做到多种方式相结合,因材施教。 总而言之,当前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的国家认同教育在实际表现中仍然偏重于传统的把学生当做被动的学习者的思维模式中,未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际教育效果中不尽人意。单向性的从主客关系理解教育,以一种先在的主客二分的态度去认识和理解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和结构,忽略了主体间、交互的整体意义,不利于国家认同知识的建构和理解。 三、合理推进国家认同教育的建议 发现和反思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存在的困惑与问题,帮助个体更好地了解国家现状,逐渐形成国家认同的积极体验,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有效促进国家认同感形成和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一)教育内容方面:多维度完善教育内核 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要求把握特殊性、注重差异性和体现灵活性。教学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育德与育心共举、课内与课外并重,通过目标导向、教育内容组织与安排及具体教学实施方式上,多维度完善国家认同教育内核,营造可持续性的教育生态环境。基于此,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当从以下几个角度予以完善。 第一,加强教师及学校管理人员对国家认同教育内涵的认识与理解。教育者要树立整体性国家认同教育意识,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特殊性。意识到国家认同教育不是简单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传输,也不是纯粹的思想意识的传递,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和生活体验以及情感上的共鸣来增进,从而在具体的情境中生成对国家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在实践中要合理的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把这种学习活力注入社会实践中,充分运用实践中群众的丰富创造,让学生感受到理论来自实践,能够指导当代中国的实践。只有理论和实践结合,我们才能筑起一个“同心圆”。 第二,注重对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安排和设计。要适当简化理论知识增加实践性内容,让少数民族学生能够从真实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经验。其一,要丰富多元文化课程,更新教材内容,通过有机的融入具体生动的案例和时政热点,融入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增进与民族地区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拉近国家认同教育与学生所在民族、生活地区以及社会体验之间的距离,建立起情感联系;其二,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例如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庆祝民族节日、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红色旅游等,让民族大学生在多元文化中成长,搭建起思想交流的“立交桥”,进而构建“中华民族”整体的认同意识。 第三,增强国家认同教育实施方式的多样性。一方面,国家认同要做到教育育德与育心相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注重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营造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生活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情境,增强课堂趣味性和灵活性,加强道德法制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另一方面,国家认同教育还要做到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结合,运用好网络平台,输送给血色正确的知识营养,通过线上的思想意识引导和线下的具体教育相结合,形成国家认同教育新合力。 (二)教育实践方面:加强被教育者的实践体验 结合当下我国教育实践改革、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成果和现状来看,其未来的课程开发及教育实践发展趋势必然是基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特征而设立的,即摆脱传统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脱离实践主体的困境,实现差异性教学,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学习过程中的附加价值和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认同,加强学生在国家认同学习中的情感体验。 一方面,国家认同是一种主观的心理认同,建立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主体认知的基础上,依托一定的情感体验的主体性认识,这种经过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而领悟到的国家认同感,才是生成性的,才能使少数民族学生自发的外化为一定的行为。因此国家认同教育不能仅靠学校“两课”教育、简单的讲座、宣传标语教育等,这样不仅起不到好的效果,而且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注重教学过程学生的实际体验,适当运用“移情性教学”,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实践检验和情感体验中获得更为完整具体的理解,使之知其然还要其所以然。在具体实践中,应当通过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加强学生参与力度,并设计系统创新方案,将观念教育融合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课内外实践环节中,多结合社会现实问题,并适当降低国家认同教育课程的难度,增强学习趣味性。 另一方面,在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过程中少数民族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学。因为知识的构建是基于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已有基础之上的,若理论知识与学生已有的认识和生活实际相差甚远便不利于知识的内化和情感的形成[8]。进入高校后民族大学生在学生集体生活中经历文化的冲击,面对各种生活、社会不适应以及学习上的巨大压力,不能仅对其讲授复杂抽象的关于国家认同的知识,要通过有效的方式缓解其不适应感,降低其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负担。在国家认同教育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举办各种互动活动,增加各个民族传统节日的庆祝,在具体实际的活动中让民族学生感受到国家的关怀,从而在具体实际的生活情感体验中自下而上的形成对国家的热爱,形成更为上位的认同。 (三)教育客体方面:以人为本的对象性意识 在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教育的过程中,要树立起国家认同教育的主客体意识。一方面,让学生在与教师平等交流的互动和理解过程中构建起国家认同意识,生成国家认同情感。另一方面,在国家认同教育中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觉生成国家认同情感。 具体来说,一方面,在教育目的上要凸显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人的成长和发展目标導向,把国家认同教育基于学生个体发展的前提之下,和学生个体发展的权益保持一致性才能可持续性的发挥国家认同教育实效;另一方面,注意重视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综合考虑民族学生民族身份和文化背景及其作为特殊个体具有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从学习、生活、心理、生理等多个方面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内容要合理、形式要多变,切忌人为的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影响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9]。具体而言,要在教学情境中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实践体验,让来自每个民族地区的学生都感受到了一种平等和尊重的感觉,才能让他们形成对他人、社会进而对国家的好感,方能增加其对国家的认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自我调节和驾驭自己心理的能力。 综上,国家的认同教育作为一种基于个体发展体验上的认同情感培养,教育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针对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突出创新性。在教学内容上,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不同的知识体系和文化背景,把握其与普通大学生群体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加强国家认同教育的主体间交互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当做主动的学习者,摒弃套用普通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模式,因时、因地的灵活应用各种教育影响,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义、施之以爱,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性,以提高国家认同教育的课程质量,引导他们树立爱中华民族,建设家乡的坚定意志;在教学实践中改变以知识讲授为主的理论教学,设置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互动,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开展活动课程,做到课堂知识学习和课外实践体验相结合,将国家认同知识深入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具体学习和生活当中,加大生活和学习两个方面对国家认同教育影响的交互作用,在多元结合的生态环境中形成国家认同的内生性体验,构建国家认同教育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胡兆义.从内涵和特点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56-61. [2]万明钢.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看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J].中国民族教育,2017(4):16. [3]董靜.培育当代爱国主义的多维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3-15. [4]杨鹍飞.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少数民族身份认同变迁的实证研究——基于甘肃、青海、新疆三地的调查分析[J].广西民族研究,2015(4):20-33. [5]欧阳常青,苏德.学校教育视阈中的国家认同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12(5):10-14. [6]徐柏才,孙明福.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状况与教育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11(17):80-85. [7]贾志斌.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35-139. [8]陈达云.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初探[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84-88. [9]于红梅.少数民族大学生情感教育思考——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4(1):52-56. (责任编辑:宇美臻) Abstract: The national identity education of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both with realistic and logical, it is an important step to realize the Chinese dream and improve the kernel of education. At present, the national identity education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and it also highlights big problems. Specifically, the state recognizes 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education in “form and content”,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subject and object”. Specifically, it only emphasizes the form education for minority students, but lacks the essential understanding;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mastery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but lack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that is lack of ac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Only pay attention to mechanical and rigid teaching methods, but ignore the two-way obje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Based on the current rea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bov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thodological princip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identity educations content, practice and object. Key words: national identity; ethnic education; ethnic minority education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