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聋校低年级读唇看话教学的思考 |
范文 | 杜瑞鹏 摘要:针对聋生语言学习困难、语言能力低下的问题,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研究了“‘强化口语、说写并重语文教学模式”对聋生语言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化口语、说写并重的语文教学模式”丰富和发展了“以口语为主导的全沟通教学”的内涵,对聋生语言能力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低年级聋生 ?看话教学 ?强化口语 ?提升语用能力。 读唇看话是指聋生在掌握汉语拼音的生母、韵母发音的基础上,会拼读、会拼写、认识四声,能看懂教师说话速度快慢、口型明显的短语、短句。 掌握“读唇看话”技能对聋童来说,意义深远。简单来说,“看话”可发展他们的视觉感受力、语言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这对促进他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有着直接作用。另外,用眼睛来读懂语言,是聾生学习语言的特殊途径,也是他们体会有声语言的基础和依靠,不同程度地补偿了聋生听力损失。 首先,聋儿习得读唇看话因其生理损伤不同而出现差异。大脑是一个复杂而灵活的动力系统,它的各个中枢的技能存在着高度可塑性,当某个感官受到损伤,如目盲或耳聋,别的器官替代感知。由于听觉渠道的阻塞,聋儿利用视觉接受外界信息的机会大大增加,从而使他们的视知觉比正常的同龄儿童更细致、周密、敏感,这些都为聋儿习得读唇看话的能力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其次,有声语言不仅具有听觉刺激,还具有口语形象刺激。聋儿声带发育正常,运用多种感官,模仿练习口语,继而理解语意,习得读唇看话能力。 通过以上两点,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求聋儿学会读唇看话是有其客观基础的。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读唇看话对聋儿来说,是一件费力、复杂的事情。聋儿为何难以学会读唇看话呢?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掌握有关的词汇和句法。聋儿读唇看话技能与他们语言词汇的收集量、训练次数、思维能力、说话能力以及有意注意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些因素,往往取决于教师的训练方式。 怎样教好读唇看话尚没有好办法,但是我们可以借鉴书本知识和别人的经验,再加上自己的实践摸索,探讨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基础一般是在最初阶段打下的。读唇看话训练应从聋儿入学后第一堂课开始。一年级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有拼音字母、字、词以及简单的句子,其读唇看话教学可分作两大类: 一、拼音字母的读唇看话教学 拼音字母教学是发展聋生语言的基础,它的成败,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聋生今后说话、看话的水平高低。所以,在这一关上,每一位语训老师都应舍得花力气。如果这一基础打得好,在以后的口语训练教学中,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文件指出: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视觉感官、触觉感官、运动觉感官,进行发音训练和说话技能的训练。据文件要求,并借鉴别人的经验,我先把每个字母的发音口型固定下来,然后做发音示范,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触感、局限、演示等多种方法模仿发音。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够辨别自己的口型是否正确,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教室里准备一面大镜子。教学时,学生边看教师口型边对着这小镜子模仿,以纠正自己的口型。对个别纠正不了自己口型的学生,教师再和他一起照着大镜子纠正。总之,对每个字母,力求每个学生既做到自己口型正确,又做到看懂别人的口型。虽然口型、表情、眼神等,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言符号,但是在重度、极度聋生眼中,这些语言的外在信息无疑等于语言本身。 二、字、词、句的读唇看话教学 如果拼音基础打得好,在字、词、句教学中,学生的发音、读法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但对于那些语言形式上或语言内容上容易混淆的字、词、句,要运用其他手段辅助读唇。如在教学生母“t”和“n”时,已要求学生掌握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读时,前者送气无声,后者鼻翼振动。但是在读唇看(听)话时训练“他是我的爸爸”和“那是我的爸爸”时,学生容易把“他”和“那”混淆。在说第一句话的第一个字时,把手背放在嘴前面下方,表示有气流冲出;而在说第二句话的第一个字时,把食指放在鼻翼上,表示鼻腔振动。这样,学生就能明白第一句话的第一个字是“他”,第二句话的第一个字是“那”。 教好读唇看话需要有一套过硬的基本功,同时也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比如,教师的口型不过分夸张,注意说话的速度和口型复现的次数,以及不要读破词、破句,等等。当然这些要求很多教师做得都很好。但是发展聋儿的语言不是语训教师一个人的责任。有一点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注意,那就是要尽力争取别人的参与,特别是聋儿家长的参与。具体办法是指导他们一些有关口语方面训练的知识,让他们指导聋儿在家庭生活中掌握一些常用的口语。每个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父母身边度过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才最需要语言,而这个时机就是所谓语言教学的最佳时期。所以,应该倡议家长充分利用这种机会,教孩子读唇看话技能。这样在家校训练的配合下,聋儿的读唇看话技能是可以很快提高的。 三、激发聋儿读唇看话动机 聋儿是靠被动的方式学语,要使被动学语转为主动学语,必须激发聋儿的读唇看话动机,使聋儿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语音”学习。 动机是由需要产生的,聋儿往往学语意识淡薄,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环境未给他提出学语的要求。父母出于负罪和同情心理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指”什么就给什么,很少对孩子提出学习看语、说话的要求,这其实是溺爱孩子。迁就孩子的缺陷无疑等于培养孩子的缺陷。 当聋儿提出要求,需要教师、父母满足时,教师、父母应当适当提出自己的要求。比如孩子想吃糖,大人可以拿一块糖对他说:“糖、糖、糖。”等孩子看懂了话再面带笑容地给他,每次要尽量提高孩子看话的水平。孩子从茫然到注意力集中在口型上,到他自己双唇不由自主地活动,再到能较准确辨别说话的内容,这都是不小的进步。一旦孩子腻烦,则可视情况减少或不满足其要求,使孩子建立自己要想得到东西就必须看话、说话的观念。很多父母都在孩子痛哭流涕时心软了下来,使语训不能坚持下去;而少数坚持下来的家长们反映,孩子学语进步很快。 四、培养聋儿综合感知语言的能力 读唇看话以看口为中心,但面部肌肉活动、眼神、身势、手语和情景也是看话的内容。准确地说,读唇看话就是聋儿将这些信息有机地结合,“分辨”出正确语意的过程。例如吃饭这个情景,孩子在并没有完全看清口型的情况下,也能明白父母问他饭菜怎样……语言方面的信息固然重要,非语言性质的信息也不可缺少。 总之,聋生读唇看话是一个既老又新的话题,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教学任务。为了使聋生早日走出无声的世界,最大限度地发展他们与正常人的交往能力,每一位聋生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克服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根据聋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读唇看话教学的有效方法。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引导聋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中反复应用语言,去看话、说话。切忌出于怕别人笑话等为难的心理而关起门来训练,因为语言行为能力的康复乃是培养聋儿用语言主动性的最终目的。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