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提升语文素养对幼专生师德建设的几点意义
范文

    内容摘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于幼儿园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师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实施与幼儿能否健康成长。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对教师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专生的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教师师德建设应着关注对在校生的培育。本文在提高幼专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上,在潜移默化中为幼专生师德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语文素养 师德建设 幼专生

    泰戈尔曾说过:“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教师这一职业一直以来都是受人敬仰的,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全面的学科知识体系,同时还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应的教育理论。而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师德的建立,师德既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与职业要求,同时教师师德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的高下。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对教师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中,每每出现的幼儿园虐童,体罚幼儿、辱骂幼儿的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因此在幼专生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着力打造其优良的师德品质。语文是思想政治品德之外,最能显著提高学生品德修养与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一门学科。依托语文学科,在语文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优良的师德素质,打造高素质的幼教人才是幼专院校终极目标。

    一.幼儿教师师德教育的重要性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体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而道德品质的形成来源于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对人或对事做出符合自己认识水平的道德评价能力。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作为社会的成员,幼儿教师不可能与社会隔绝,也无力控制、净化社会环境,再加上自身的选择、判断能力高低有别,因此,社会上的良好与不良的风气都有可能影响其道德品质的形成。所以在培育幼儿教师时对师德品质的教育与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唐代诗人韩愈在《师说》中曾说:“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指出了教师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教书育人。职业教育的本质不是传授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人的道德境界。我们应该思考一下,人们的文化水平及学历在不断提高,但为什么虐待学生的新闻报道却屡见不鲜呢?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们更关注于学生成绩的高低,而并没有有意识的注重素质道德的提升。随着师范教育专业取消直接领取教师资格证的政策,各类师范院校更加注重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过级率,其人才培养的目的和标准产生了错误的导向。而幼儿教师往往承担着人们的启蒙教育,错误的教育和诱导方式会给幼儿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会影响其一生。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幼儿教师是孩子们的一面镜子,其言谈举止都会成为孩子效仿的榜样,因此幼儿教师的师德建设更是重中之重。

    二.提升语文素养对幼专生师德建设的意义

    目前,人类处于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的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会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还要胜任具有较高挑战性的工作才能更好地生存。语文素养已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素养之一。新颁布施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义教课标》)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是从人的發展方面对学习语文意义的新定性。

    首先,提升语文素养可以形成幼专生的正确人生观念。语文教材中收录的都是经典的名篇佳作,蕴含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心路历程,它包含着人类最先进的思想,最伟大的精神。幼专生在学习这些文章时,可以得到人格和志趣的熏陶和陶冶,同时也可以感受到深藏于文章中的爱与恨、是与非,并促进其进取心、责任感、荣誉感的培养和提升。例如,在学习美国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时,主人公贝尔曼是一位身患肺炎奄奄一息的老人,但为支撑青年画家的生命意志,牺牲自身生命安危为他人营造梦幻世界的感人故事,让我们不禁为他善良的“谎言”而感动,对他温暖广阔的的精神世界产生敬仰之情。又如莫泊桑的《项链》中我们看到马蒂尔德因为爱慕虚荣而毁掉了自己的人生,我们会抨击马蒂尔德的这种行为,同时结合学生中也有很多享乐、攀比、虚荣等心理现象,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帮助幼专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懂得脚踏实地的努力生活才是我们人生追求的真谛。

    其次,提升语文素养可以促进幼专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品质。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很多名著古籍都记录着古人的生存智慧,在《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读物中不仅记述了我国历史演变的历程,还传递了古人在行为习惯方面对孩子培养的理念,打造他们孝、仁、勤、诚等多层面的高尚道德品质,这些品质的提升对人格的养成有很大的促进意义,能够滋养孩子们的心灵,是他们通往成功之路的基石!如我们在学习苏轼的《定风波》时会讲到,此诗创作于苏轼“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在简单中见深度,于寻常处见不同,表现出豁达超脱的胸怀,寄托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结尾两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道出了大自然奇妙的瞬息变化,并由此顿悟出人生哲理,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生活中的宦海浮沉、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呢?纵观全词,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江湖的自在、快乐和豪放的态度。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旷达超逸的胸怀,成为了幼专生高尚人格培养的一个最为优质的案例。

    再次,提升语文素养可以促进幼专生形成高尚的道德素质。幼专生作为社会中的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导向,因此帮助他们养成高尚的道德素质尤为重要。语文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还能够做到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的教育。如在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让我们知道应该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使命感;在学习冯友兰的《人生的境界》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去追求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我们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悟,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在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真正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他做出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行为。而现在的青年人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都备受宠爱,性格中普遍存在着自私自利、任性懒惰的缺点,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远大的理想。在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既要注重提升幼专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水平,也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培养其自强不息的美德,从而促进幼专生形成高尚的道德素质。

    总之,提升幼专生的师德素质,必须依靠思想政治教化以外的其他有效手段来进行。想要在师德教育中取得成功,必须调动幼专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其自我学习意识和语文素养水平的提高来带动幼专生的师德素质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语文素养的提升过程可以使幼专生的职业道德从认知转变为相应的情感、意志和信念,从而转变为自觉的道德行为,从被动教育转变为主动提升。随着国家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与打造,幼专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和高尚师德素质的形成成为了可能。教师是最神圣的职业,教师是最高尚的职业,我们也希望教师也可以变成最纯净的职业,希望教育行业中可恨可憎的事情不再发生,每一位教育人都能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参考文献

    [1]记者 王广禄,通讯员 陶赋雯.塑造新时代新师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4-01(002).

    [2]刘杰锋.谈教师德才兼备的三种修炼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9(09):50+53.

    [3]临泽县职教中心 李多海.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浅析[N].张掖日报,2019- 03-21(003).

    [4]陈桂花,李秀秀.用高尚的师德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J].陕西教育(高教),2019(03):68-69.

    本论文为2017年度高等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名称:《提升幼专生语文素养以建构其师德的实践研究——以黑龙江幼专为例》,课题编号SJGZY212

    (作者介绍:孙静,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文学教育)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