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丧葬文化中棺材的发展及意义 |
范文 | 谭瑞瑞 李花 韩文祥 内容摘要:自古以来孝文化一直是为人所称赞发扬的优良传统之一。在逝者的丧葬之中孝文化也都有体现,如安放逝者的棺材,这里面就蕴含着晚辈对逝者的孝与缅怀,更是逝者的最后归宿。这里通过对古代丧葬文化的了解探索棺材文化关于孝文化的传承及发展至今人们对其存在的思考。 关键词:丧葬 棺材 古今含意 一.古代棺材 1.棺木的出现及样式形状 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棺这一字的解释是:“棺,关也,所以掩尸,从木,官声”。关于椁的解释是:“椁,葬有木郭也,从木郭声”。椁是指古代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从其对于“棺”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棺就是用来收殓已逝世者尸体的器具,其本义就是棺材,棺木的意思。椁是棺材外面包裹的又一层棺,棺椁在我国古代一般都是高门大户为逝去的亲人订做的棺木,它代表着一定的地位和声名。还有称其为棺具,也就是指装殓死者尸体的葬具,俗称棺材。棺材有棺木、棺函、寿器等别称。世俗取“棺”通“官”,“材”通“财”利用同音和同韵,以此来表示吉利吉祥,故通称为棺材。棺是由树木经过加工制作而成的,棺木、棺材本来是指用来做棺具的木料,后来用以指已做成的棺。 在1977年的夏天,考古学家在昭乌达盟翁牛特旗解放营子公社二道丈房大队南沟生产队的石棚山上,发现一处保存比较完好的原始社会氏族墓地。他们在墓地中发现了桦树皮的痕迹,并且发现有些尸骨上是用树枝覆盖的,在这里桦树皮和树枝已经具备了遮盖尸体的性质,它们可以作为我国古代棺木文化形态发展的滥觞。所以说在我国境内关于棺材本源的发展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 《周易·系辞下》中说:“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意思是古时候人死之后,将他们的尸体放到野外,然后在尸体上覆盖些树叶枝条。关于这些覆盖在尸体之上的树叶枝条有学者称之为树枝棺。这里所说的树枝棺在当时就有棺材之意,但还是有别于后来严格意义上所说的棺具,虽称其为“棺”,只是将那时最朴素的对棺具的理解加已升华。如前面所说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中特旗的石棚山上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氏族墓地,仅是一些树皮和树枝来掩藏尸体。这种对尸体的处理方式,在当时相对于直接将尸体放在野外来说已经具有了较深的文化内涵。用树皮、树枝来遮掩尸体,或许是为了防止风吹日晒,或许是为了防止野兽的撕咬,或许是为了防止有人对尸体的破坏,或许是为了让已逝去的亲人有一个相对安静完好的安息环境。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在思想意识上已经开始有一种对死去的亲人的缅怀意识和对鬼神的敬畏意识,他们开始有意识的去保存逝者的遗体,这种意识的产生以及在这种意识驱动下产生的举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反映出古代棺具文化形态的起源。 2.棺材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方面有了很大提升。物质决定意识,所以人們的思想意识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以前用树叶、树皮、树枝作为逝去亲人的棺具已经与发展的社会不相适应了。因此出现了以土棺为主的棺材文化,关于土棺这种形态也有着相当久远的历史。 《礼记·檀弓上》记载说:“有虞氏瓦棺,夏后氏堲周”。堲就是把土烧成砖,而这里所说的“砖”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不高等各种原因而导致烧制的砖很硬,相当于硬土块,“堲周”是说用烧成的硬土块在逝者周围垒起来做棺材。这是记录最早的土棺。《淮南子·汜论训》中记载:“夏后氏堲周”,东汉高诱注云:“夏后氏禹世无棺椁,以瓦广二尺,长四尺,侧身累之以蔽土,曰堲周”。这里的记录同前面《礼记》里面记的土棺是一样的作用,也进一步证明了最初的土棺形式,那就是用火烧成土砖块,然后在墓坑中垒成棺形,将尸体葬入。每一种新事物的出现都是基于旧事物的基础发展而来,所以说一种新的棺具形态的出现,并非代表旧的棺具形态的消失,它们的各种形态会在不同地方和不同时期而陆续出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受当时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一方面也受制于地理条件等等。还有,一种新的棺具形态出现之后,它不仅仅是继承,还会受其时代的经济发展,意识更新和文化多方发展不断出现新的内涵和意义。再者,新的棺具样式的出现也并非是按照时代更迭而一种接一种的先后出现,有时同时代会同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棺具形态,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时和地方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与限制。在整个中古时期,人们使用的主要棺具形态还是木棺,我想这也是汉字“棺”本身从木的原因。原始的木棺,并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整体嵌合紧密的棺木,它仅是在逝者遗体的周围围盖上木板或木棍。如果我们要了解历史上最早的木棺文化的话,那么在半坡遗址中发现的那个小木棺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该棺制作简单,实际上是用粗糙简陋的木板和木棍拼接而成。准确的说,它还不能算做是严格意义上的木棺,但是不可否认,它的出现却昭示了一个木棺时代的到来一种木棺文化的逐渐形成。 木棺作为一种棺具形态开始盛行的时期是在商朝时期。《礼记·檀弓上》记载:“殷人棺椁”。根据殷商王室陵墓的发掘,说明相关历史文献上的记载具有可信性,根据其内容可看出对于逝者的墓葬多选木棺。到周代后期,棺具以木棺为主就已经已制度化形式出现了。《礼记·檀弓上》中也已提到了古代贵族的棺椁制度,而后流行起来的是棺,椁象征着地位的棺具形式被大众接受的较少。《庄子·杂篇·天子》中说:“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可见能够以棺椁下葬的只有士大夫贵族。后在《礼记·檀弓上》记载:“天子之棺四重,诸公三重,诸侯再重,大夫一重,士不重。”由此可见椁的运用大多停留在统治阶级贵族大夫层面。关于这些历史文献记录内容的真实性暂且不再去讨论,留给我们出土或未出土的遗址去验证。通过这一系列的记录我们可得出在那个时代木棺已成为主要的棺具形态。 二.现代棺材 1.棺材的取材及意义 关于棺木的选材,首先是棺木所用的材料。材料好与坏主要通过看它是否耐腐,是否防虫,是否变形来看。在我国农村一般老人去世后所用的棺材大都是用松木、柏木或杉木制作而成的,在这里面杉木是比较为常见的,柏木这种木料相对来说就比较名贵了。相较于柏木,再好一点的就是楠木了,其主要原因就是楠木更加耐腐蚀。其次,看棺材的好坏还要观察它的外形。好的棺材,一般是前端较大大,后端较小,是一种长梯形的形状,从棺材正前方看,似一根半边圆木。再次,棺材的好坏还要看它外部装饰。好一点棺材它正前画的是碑厅鹤鹿,上面部分是展翅的仙鹤,两边会有青松、柏树,呈现出一副祥和有神韵的画面前面,在棺材的两侧分别画着腾越的黄龙。还有画上水中莲花和祥云。 关于棺材的结构,人们认为“钉”有着不好的蕴含,所以将棺材结构设为榫卯结构。关于棺材用漆,这里面也有着很多讲究,一般人们都会选用土漆,有一年一次的,也有两年一次的。在民间会有很大一部分人会提前购置好棺材,自己在家中给棺材上漆,这是通过不断地刷漆来进一步提高棺材的防腐性能。事实上,人们是通过这种技术对棺材的装饰,去表达一份对逝者的缅怀与寄愿,这也能让逝者更安心地走黄泉之路。 2.关于棺材的选取禁忌与要求 民间有句谚语说:“师傅不做倒地木”。“倒地”是指已经去世的人,“木”是指棺材。这句谚语的大概意思是,做棺材的师傅一般不为已经逝去的人做棺材。人已经逝世了才来准备棺材,一方面反映出家人对于逝者不够关心,另一方面表現出家人没有规划,未做提前准备。人们普遍认同“倒地木”是不吉利的,不仅是对逝者,而且对后代的家运也有不好的影响,这种思想也是被当时的人们所认同。自然而然做棺材的师傅也就不愿为这种没有准备家庭做棺材。所以很多家人都会在老人五十岁之后开始购置棺材,在老人生病期间选在吉时将棺材迎回家,寓意“冲喜”,以此来为老人趋利避害。 丧葬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历史上一颗亮丽的明珠,所谓:“尘归尘、土归土,”万物的一次轮回都将归于尘土。棺材作为连接死亡与归尘的一部分,蕴含了千百年来文化的内涵和社会人文中对逝者的追思缅怀。虽然棺材文化至今没能用科学角度去解释,但是也不能片面地将其定义为封建迷信。棺材也是古人千年文化的智慧结晶,我们应该心怀敬畏,而不是简单的为其打上封建迷信的标签。 三.孝文化的体现 棺材文化中所蕴含的一部分便是缅怀先祖。就是“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意思是始终不忘思念先祖、继承遗志,将先祖的美好功德发扬光大。父母在世时,子女能够一直孝敬、瞻仰老人,父母离世后,则谨慎行事,不让自己给已故者带来恶名。再有就是不断提升自我,为社会的发展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来世一趟也不枉。这也是一种尽孝的表现。 四.现代社会中棺材之于孝文化的存在意义 "孝"观念在中国古代丧葬文化的演进中,起源于从事鬼神到事人的转变过程,经历了从事人之生到事人之死再到事死如事生的演进,并具有超越层面之神圣性、精神层面之终极意义与社会生活层面之教化规范三个方面的保证,从而使"孝"观念在事死方面不落于空疏的形式,彰显出其在中国古代丧葬文化中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说文解字 许慎〔M〕中华书局 2.仪礼 彭林 [M]中华书局 3.周易 冯国超译注〔M〕北京华夏出版社 4.礼记〔M〕中华书局 5.昭乌达萌石棚山考古新发现 李恭笃〔J〕文物1982/03 基金项目:2018年甘肃农业大学SRTP项目,项目名称:甘肃省定西市丧葬习俗及消费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20181576。 (作者介绍:谭瑞瑞,李花,韩文祥,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学生,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民俗文化)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