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焦虑性失眠的辩证施治 |
范文 | 马晓青 【摘? 要】目的:在现代医学对焦虑性失眠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之时,探讨用传统的中医药方法进行治疗。方法:用中医药的整体观对焦虑性失眠进行辩证施治,采用中药方剂口服,针刺俞穴、耳穴埋豆、推拿按摩等治疗。在生话起居、饮食调摄、身体锻炼等方面进行预防。结果: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时间有明显殷改善。睡眠时间平均延长1~2小时,由原来的3~4小时/天延长至4~5小时/天。结论:用传统的中医药治疗焦虑性失眠无副作用,对药物无依赖性,且疗效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焦虑;失眠;中医药;辩证施治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3-0271-02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成年人失眠率已高达38.2%,门诊中的睡眠障碍患者大约60%的是由焦虑和轻度抑郁引发的,但只有少数患者会选择求助专科医师。 焦虑性失眠为入睡困难和频繁觉醒的同时伴随多梦,梦醒后出现恐惧感。长期焦虑性失眠可影响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现代医学对焦虑性失眠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长期以来多用镇静安眠药物虽对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依用,但仍存在着疗效反跳和药物毒副作用等问题,且疗效欠佳。而重视整体观念的传统中医学在治疗焦虑性失眠方面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基礎,且古代医学文献及现代临床报导也证实了中药方剂、针灸按摩、生活起居调护对焦虑性失眠症患者体内保持相对平衡的物质或功能起良好的调节作用。故“治病先治神”[1]以达到调整阴阳,催眠安神的作用。 本病辩证首分虚实。焦虑性失眠的初期和中期大多表现为实证,或为邪热扰心或为肝火内扰或痰热内盛。到了后期,失眠日久可能出现心脾两虚,心神失养的虚证表[2]。 1 辨证施治 1.1肝郁气滞? 是失眠发病机制的重要因素,是失眠最常见的证型,在肝郁气滞基础上,常可继发阳亢、化火、克脾生痰等症。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主要症状包括心烦失眠、易怒、情绪低落、目赤口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弦或弦细数。治疗主要以平肝潜阳,疏肝理气为主。方剂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1.2痰热内扰 临床表现为心烦失眠、胸闷胃满、恶心嗳气、伴口苦、头重、目眩、不思饮食,舌偏红、苔黄腻。治疗以降火祛痰为主。方剂选用温胆汤加减。饮食可食一些滋补精血的饮食,如红枣、花生。 1.3 阴虚火旺 临床表现为心烦失眠,五心烦热、耳鸣健忘、潮热盗汗。治疗宜滋阴养血、宁心神。方剂选用天王补心丹加减。 1.4 心脾两虚 历代医家多认为失眠的主要病位在心。《灵枢、口问》“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之腑皆摇”论述精神内守,情绪安定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前提。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神不守舍而失眠焦虑,则阴阳失调,阴血亏虚不养心神。治疗上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为主。方剂用归脾汤,养心汤加减。也可采用针刺:百会、印堂、四神聪、安眠、神门三阴交等穴。同样也可采用耳穴埋豆。选穴:脾、肾、神门、交感、皮质下。 2 起居饮食精神调摄 焦虑性失眠属于心身疾病,重视精神调摄和讲究睡眠卫生具有实际的预防意义。《黄帝内经》云:“恬谈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积极进行心理情志调整,克服过度紧张、焦虑、抑郁、惊恐等不良情绪,做到喜怒有节,保持精神舒畅,以放松的心态对待睡眠。 2.1 起居方面 适度锻炼,增强体质。打打太极拳,八段锦。锻炼时间不宜过长,每次1小时以内。强度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另外给自己营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空间,环境安静,温湿度适宜,卧室安装有遮光的窗帘。睡前不要过度兴奋,避免食用使中枢神经兴奋的药物、咖啡、浓茶等。 2.2 饮食方面 焦虑性失眠治疗通过合理的饮食可以达到非常好的调理效果。宜食清淡有营养的食物如牛奶、蜂蜜、鸡蛋、海带、大枣、绿豆/蔬菜、水果、玉米油。另外用玉米须、西瓜皮煲香蕉(玉米须60g、西瓜皮60g、香蕉去皮)加清水煎煮丿放少量冰糖',每日2次服完。 2.3 精神方面? 听听轻音乐,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以放松的顺其自然的心态对待睡眠。 参考文献 [1]????? 许凤全.焦虑性失眠的中医治疗[J].家庭中医药,2011,9 [2]????? 刘慧林,李彬.周德安教授针灸治神理论治疗不寐病的临床应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8(4):62_6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